隨著洛硯的話說完。
涼亭內。
陳伶昭、洛硯二人相顧無言。
兩人本來就不熟,若非因為事情牽扯到淩清漪,也不可能有私下對坐的機會。
“無事了,你也回去吧。”
沉默片刻後,陳伶昭看著洛硯說道。
說話間,她便打算起身。
洛硯見狀,忙說道:“夫子且慢!”
陳伶昭動作一頓,狐疑地看向他。
“還有事?”
“確實有點小事,需要請教夫子。”
洛硯微微頷首說道。
說完,他又補充了一句。
“是關於音律方麵的問題。”
聽到這話,陳伶昭便又順勢坐了下來,麵上露出好奇的表情。
“音律方麵的問題?”
“我若沒記錯的話……你對音律,好像並不怎麼感興趣。”
“每次藝科開課,你都情願跑去畫畫、練字,甚至去看彆的女同窗跳舞,都不願來上我的音律課。”
“怎的這會突然對音律感興趣了?”
陳伶昭麵上露出玩味的笑容。
這小子,不老實啊!
先前還真被他糊弄住了。
什麼彌補漪漪心中的遺憾,分明衝著算計她來的。
“夫子,我如今立誌要當好大儒弟子,又怎能再跟以前一樣,忽視音律?”
洛硯笑了笑,說道。
陳伶昭聞言,明顯就沒信了這話,冷笑道。
“平日裡在學院那麼多時間,也沒見你前來請教啊?”
“洛硯,莫要糊弄我。”
說到最後,她語氣已經有些不善了。
洛硯聞言,歎了一口氣。
“看來夫子還是不願意信我。”
“您看這樣如何,不妨讓我把問題問完,您再看我是不是彆有意圖?”
陳伶昭愣了愣。
心道,難不成我又誤會了洛硯?
念及此,她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那你……問吧。”
“夫子,我從古籍上看到,上古時期季節變幻,都有相應音律適配,可否真是如此?”
洛硯斟酌了一下字詞,緩緩說道。
見洛硯果然是在問音律方麵的問題,且還是關於上古時期的音律,陳伶昭驚訝之餘,愈發覺得自己剛剛誤會洛硯了。
“你問得確有其事。”
“上古時期的季節變幻,可不像如今,對於古人而言,這是很嚴肅,很鄭重的事情,會有祭祀儀式,自然也會有相應的音律配合。”
“洛硯,你問這個乾嘛?”
陳伶昭好奇地看著洛硯。
這問題一般人還真回答不了。
但她不同。
她年輕時是音律方麵的奇才,對於上古音律頗有研究。
若非出了當年那事,恐怕她早已名揚天下。
“夫子,《月令》有詩雲:孟春之月,律中太簇;孟夏之月,律中仲呂;孟秋之月,律中夷則;孟冬之月,律中應鐘。”
“此句作何解?它是對應四首古曲嗎?”
洛硯並未正麵回答陳伶昭的話,而是繼續拋出問題。
陳伶昭一怔,微微頷首。
“你這《月令》詩並不全,但隻論你所言的詩句,確實代表了四首古曲。”
聽到這話,洛硯心下鬆了口氣。
他的問題事關武德密藏。
遊戲裡雖也提到了,開啟武德密藏真寶庫需要辨出對應詩句的正確古曲。
可遊戲終究是遊戲,隻放出了幾秒的片段。
洛硯並不清楚,詩句對應的四首古曲到底是什麼。
此刻聽到陳伶昭果然知道,頓時放下心來。
否則,他還需要從頭去刷音律方麵的知識,這可不是一時半會能搞定的。
“夫子,這詩到底對應了哪四首古曲?”洛硯裝出隻是好奇的樣子,問道。
看到洛硯一副求知欲滿滿的樣子。
陳伶昭對他印象倒是好轉了不少,臉上神色也變得神采飛揚起來。
“孟春對應的是太簇之曲,又稱太簇律,當配曲《萬年春》。”
“《萬年春》曲調清朗明快,有陽氣初萌、萬物複蘇之態。”
“故此古人多在孟春祭祀時,奏以《萬年春》,以應太簇之律。”
說起音律,原本有些死氣沉沉的陳伶昭,明顯“活”了過來。
洛硯聽得很認真,腦中不斷把陳伶昭的話給記了下來。
“孟夏之時,律中仲呂,對應曲目為《喜升平》。”
“四月仲呂本宮無射征,其曲名蘊含著夏日萬物蓬勃、欣欣向榮之意。”
“孟秋對應夷則律,適配《永太平》一曲,此曲風格沉穩大氣,似秋風輕拂,彰顯秋季收斂沉靜之韻。”
“至於最後的孟冬時節,當對應《龍池宴》一曲,其音清洌悠遠,仿若冬雪紛飛、天地靜謐,正契合冬之冷峻。”
陳伶昭侃侃而談,說起音律時,當真有滔滔不絕的趨勢。
洛硯連連點頭,心中記下了《萬年春》、《喜升平》、《永太平》、《龍池宴》四曲。
待陳伶昭說完,他深吸一口氣,問道。
“那夫子可會彈奏這四首古曲?”
光記下曲目名字還沒用。
還需要四首曲子給記下來。
這得通過陳伶昭當麵彈奏才行。
“自然會,怎的,你想聽?”
陳伶昭一怔,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