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少林神秘一笑:“大道至簡。”
醃製過程中,孫少林不時用手指輕觸牛肉,似乎在感受肉質的變化。十分鐘後,兩人同時開始準備配菜。孫大林切了青紅椒、薑絲、蒜片,還準備了一碗水澱粉。孫少林則隻選了青蒜和幾片鮮薑。
“孫老板,不用勾芡?”孫大林皺眉。
“不用。”孫少林已經熱好了鍋。
兩灶同時開火,孫大林的動作大開大合,熱油、爆香、下肉、翻炒,最後淋上水澱粉,一氣嗬成。而孫少林的操作卻讓人摸不著頭腦——他將鍋燒得滾燙,幾乎冒煙時才倒入油,隨即放入薑片和蒜白爆香,然後竟將火調小,才放入牛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老板,火候不對啊!”有廚師忍不住提醒。
孫少林充耳不聞,專注地盯著鍋中的變化。他的翻炒動作幅度很小,但頻率極高,牛肉在鍋中跳躍翻飛,卻幾乎沒有離開鍋底。一股奇異的香氣開始彌漫,不同於孫大林那邊濃鬱的調料味,而是一種純粹的肉香,混合著若有若無的焦香。
“三十秒!”孫少林突然大喝一聲,迅速將火調至最大,倒入青蒜葉,手腕一抖,整鍋菜騰空而起,在空中完成最後一次翻轉,精準地落回鍋中。隨即關火,裝盤。
整個炒製過程不超過一分鐘,看得眾人目瞪口呆。
兩盤小炒黃牛肉擺在長桌上,形成鮮明對比。孫大林的版本色澤紅亮,裹著晶瑩的芡汁,配菜豐富;孫少林的則看起來簡單得多,牛肉呈現出自然的棕紅色,青蒜點綴其間,沒有多餘的汁液,但每一根肉絲都清晰可見。
“請品嘗。”孫少林做了個邀請的手勢。
廚師們一擁而上,筷子如雨點般落下。孫大林自信地抱著手臂,等待讚美。然而,他很快發現眾人的表情不對勁——嘗過他菜的人隻是禮貌性地點點頭,而嘗過孫少林菜的人卻瞪大了眼睛,有的甚至發出驚歎。
“這……這怎麼可能?”一位老師傅不敢置信地又夾了一筷子孫少林的牛肉,"沒用澱粉,肉怎麼能這麼嫩?"
孫大林終於按捺不住,也拿起筷子嘗了一口自己的作品——味道確實不錯,牛肉嫩滑,調料豐富。但當他嘗到孫少林的版本時,整個人如遭雷擊。
那牛肉入口先是微微的焦香,咬下去卻鮮嫩多汁,肉的本味被完全激發出來,青蒜的清香與牛肉的鮮美完美融合。更神奇的是,明明沒用澱粉勾芡,肉絲卻絲毫不柴,反而有種彈牙的口感。
“這……這是什麼技法?”孫大林的聲音有些發抖。
孫少林擦了擦手:“西江鎮祖傳的‘三十秒成菜’,關鍵在於火候的精準控製和肉質的把握。”他指著孫大林的菜,“你的做法沒錯,但調料太多掩蓋了肉的本味,水澱粉雖然讓肉看起來嫩滑,實際上破壞了肉的纖維結構。”
孫大林的臉色由紅轉白,又由白轉紅。突然,他將廚師帽摘下,深深鞠了一躬:“孫老板,我孫大林在安城市餐飲界縱橫二十三年,今天算是徹底認輸了。”
他直起身,環視廚房裡的同事們:“從今天起,我改名叫孫學林,要向孫老板好好學習!”說完,他竟真的拿起筆記本,恭敬地站在孫少林身旁。
孫少林拍拍他的肩膀:“孫師傅言重了。廚藝無止境,我們互相學習。”他轉向眾人,“今天這場比試,不是為了爭高低,而是要告訴大家,西江飯店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真材實料、精益求精。從今天起,我們要讓安城市民嘗到最地道的西江風味!”
廚房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小李適時地端來兩杯酒,孫少林遞給孫學林一杯:“來,為我們今後的合作乾杯!”
孫學林雙手接過,一飲而儘,眼中閃爍著敬佩的光芒:“孫老板,不,師父!我服了!”
孫少林笑著搖頭:“彆叫師父,我們是兄弟。”他舉起酒杯,“從西江鎮到安城市,我們孫家人要一起打天下!”
窗外,中秋的圓月悄然升起,將銀輝灑在新開業的西江飯店招牌上。廚房裡,觥籌交錯間,一個新的餐飲傳奇正拉開序幕。
喜歡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請大家收藏:()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