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湧動時刻
三月的西城縣,空氣中還帶著幾分寒意,但田間地頭已經熱鬨起來。驚蟄剛過,春雷未響,農事已忙。縣政府大樓前,幾株早開的櫻花在晨風中輕輕搖曳,粉白的花瓣落在匆匆走過的公務人員肩頭。
常務副縣長林小華站在會議室窗前,望著窗外逐漸蘇醒的城市,深吸一口氣。今天縣長黃毅去市委開會,由他主持全縣春耕生產工作會議。他整理了一下深藍色西裝的領口,轉身走向會議桌。
“小李,各部門負責人都到齊了嗎?”林小華問身邊的秘書。
“都到了,林縣長。農業局蔣局長、供銷聯社楊主任和各鎮書記鎮長都已經在會議室等候。”小李迅速回答,同時遞上一杯剛泡好的龍井茶。
林小華點點頭,抿了一口茶,茶香在口腔中擴散,讓他精神一振。他大步走向會議室,推門而入時,原本嘈雜的會議室立刻安靜下來。
“各位辛苦了,驚蟄剛過,春耕在即,今天這個會議就是要確保全縣春耕生產順利開展。”林小華的聲音沉穩有力,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
新任農業局局長蔣大軍第一個發言,他翻開文件夾,清了清嗓子:“林縣長,同誌們,我先彙報一下全縣春耕開展情況。”
蔣大軍的聲音洪亮,帶著莊稼人特有的實在:“截至目前,全縣油菜累計種植11.28萬畝,水稻預計種植12.29萬畝,玉米種植7.79萬畝,土豆累計種植9.77萬畝,各項指標均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輕微的讚歎聲。林小華嘴角微微上揚,在筆記本上記下幾個數字。
“特彆值得一提的是,”蔣大軍繼續道,“我們縣鎮兩級377名農業技術人員全部下沉到田間地頭,已經組織春耕生產技術培訓86場次,培訓群眾8300人次,解決了春耕生產技術難題127個。”
林小華抬起頭,眼中閃過讚許之色:“技術下鄉工作做得紮實,蔣局長,你們農業局今年開了個好頭。”
蔣大軍黝黑的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摸了摸後腦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林縣長。”
接著是供銷聯社主任楊曉鬆彙報物資儲備情況。他的聲音不緊不慢:“全縣已儲備農作物種子300餘噸、化肥1.25萬噸、各類農藥50餘噸,完全能夠滿足春耕生產需求。此外,我們還協調了35台大型農機具,將在各鎮巡回服務。”
林小華滿意地點點頭:“物資儲備充足,農機保障到位,這樣農民兄弟就能安心種地了。”
會議進行到一半時,秘書小李悄悄走進來,在林小華耳邊低語幾句。林小華眼睛一亮,站起身來說:“各位,我們今天的會議還有一個重要環節。讓我們歡迎秦龍現代農業公司的陳清泉總經理。”
會議室門被推開,一位穿著深灰色西裝、約莫三十歲左右的男子大步走進來。他麵容剛毅,眼神銳利,一看就是商場老手。在座不少人認出了這位在當地頗有名氣的農業企業家,紛紛起身相迎。
“陳總,歡迎您百忙之中抽空參加我們的會議。”林小華熱情地伸出手。
陳清泉握住林小華的手,力道適中:“林縣長客氣了,能為西城縣農業發展儘一份力,是我的榮幸。”
兩人寒暄幾句後,林小華轉向與會人員:“今天,我們縣政府將與秦龍現代農業公司簽訂農產品收購協議,這對保障農民增收、促進農業產業化具有重要意義。”
工作人員迅速準備好簽約台,鋪開紅絨布,擺放好簽約本和鋼筆。林小華和陳清泉並肩站立,閃光燈不斷閃爍,記錄下這一重要時刻。
“根據協議,”林小華高聲宣布,“秦龍公司將以高於市場價每公斤0.26元的價格收購簽約農戶的農產品,包括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作物。”
會議室裡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幾位鎮書記交頭接耳,臉上露出欣喜之色。這個價格意味著農民每畝地能多收入幾百元,對提高種糧積極性大有裨益。
簽約儀式結束後,陳清泉簡短發言:“秦龍公司作為本土企業,始終牢記社會責任。我們新建的農產品加工基地即將投產,年加工能力達60萬噸,需要大量優質農產品原料。與縣政府簽訂這個協議,既保障了企業原料供應,又能讓農民兄弟增收,實現雙贏。”
會議結束後,林小華叫住秘書:“小李,安排一輛車,我和陳總要去幾個村看看春耕實際情況。”
半小時後,一輛黑色suv駛出縣政府大院,向鄉村公路駛去。車內,林小華和陳清泉並排而坐,窗外是連綿的田野,偶爾能看到農民在田間忙碌的身影。
“陳總,你們公司的建設進度如何?”林小華問道,目光仍停留在窗外。
陳清泉笑了笑:“地基已經完成,今天開始混凝土澆築,如果天氣配合,預計八月底就能試生產。”他頓了頓,“說實話,林縣長,我以前最頭疼的就是原料收購。現在有了這個協議,再也不用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