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南溫和地看向那兩名有些緊張的年輕隊員,“你們是新來的?不錯,繼續保持。”
王三連忙解釋道:“回少爺,他們是開春後招募的新隊員,確實還沒見過您。”
“你們兩個愣著乾什麼,這就是咱們平溪村的領主,靖海伯!”
兩名年輕隊員這才恍然大悟,臉上立刻露出惶恐興奮的神色,連忙躬身行禮:“小的不知是少爺,冒犯了,請少爺恕罪!”
方南擺擺手,笑道:“何罪之有?你們做得對,無論誰來了,該盤查就得盤查。好好乾。”
方南對王三笑著說道:“我自己進去就好,你們繼續值守。”
方南輕輕一抖韁繩,馬匹邁著穩健的步伐,穿過城門洞,進入了平溪村內。
直到方南走遠,那名之前攔下他的年輕隊員才心有餘悸地小聲問王五:“隊長……我們剛才攔了少爺,真的沒事嗎,少爺不會怪罪吧?”
王五笑著拍了拍隊員的肩膀,語氣帶著自豪:“放心吧!咱們少爺最是明事理,賞罰分明。”
“你們剛才按規矩辦事,少爺不但不會怪罪,心裡說不定還高興呢。”
咱們平溪村的規矩,就是少爺定的,他自己最守規矩。”
“以後記住了,該儘的職責一點都不能馬虎,這就是對少爺最大的忠心!”
兩名年輕隊員這才徹底放下心來,心中對年輕英偉、平易近人的方南充滿了好奇和敬仰,身姿不由得挺拔了幾分。
方南進了城門,眼前的景象再次讓他感到驚歎不已。
村子內部的街道,比離開時又拓寬了些,全部用青石板和三合土鋪就得平整堅實。
寬闊的街道上摩肩接踵,行人、馬車、推著獨輪車的力夫……川流不息。
街道兩旁的店鋪,全部開著門做生意,布莊、糧店、雜貨鋪、鐵匠鋪、木工作坊、書肆、茶樓……琳琅滿目,叫賣聲、招呼聲此起彼伏。
除了固定的店鋪,路邊還有不少臨時設攤的小販,賣糖人的、吹麵人的、賣時鮮瓜果的、賣熱騰騰包子炊餅的……吆喝聲格外響亮,吸引著路過的孩童和行人。
儘管人流密集,車馬繁多,街道卻呈現出一種繁忙而不臟亂的有序狀態。
方南仔細觀察,地麵上幾乎看不到任何紙屑、果皮、菜葉等垃圾,更彆提牲畜的糞便。
方南的目光捕捉到了幾個放置在街邊造型統一的木製大箱子,上麵用紅漆寫著“垃圾入箱”的字樣。
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將孩子吃完果核小心地用紙包好,快走幾步,準確地扔進了箱子裡。
不遠處,幾個戴著鮮豔紅袖箍的大媽,正精神抖擻地來回巡視,目光如炬,不時地提醒一下某個差點把菜葉掉地上的老漢,或是訓斥一個試圖把獨輪車停在路中央的毛頭小子。
“劉家嬸子,跟你家那口子說,泔水桶彆放門口,味大,按規定時間送到收集點去!”
“那個推車的,對,說你呢,靠邊靠邊,彆擋了道,沒見這麼多人呢嗎?”
大媽們中氣十足的聲音混雜在市井喧囂中,非但不讓人覺得吵鬨,反而有一種安心感。
方南看著這一幕,臉上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
看來當初組建這支大媽聯防隊負責監督衛生和秩序,真是成效顯著。
這些原本閒在家裡無事可做、東家長西家短的老太太們,如今找到了發揮餘熱的地方,責任感十足,將市麵管理得井井有條。
方南騎著馬,緩緩穿行在這熙熙攘攘、活力四射的街道上,感受著這份由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繁華與安寧,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方南來到了村子中央的大廣場,這裡更是人聲鼎沸,堪稱整個平溪村最熱鬨的核心區域。
廣場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市集,擠滿了來自四麵八方的商販,售賣著各式各樣的商品。
廣場四周的幾條大街,更是店鋪林立,客棧、酒樓的生意尤其興隆,門口招呼客人的夥計聲音嘹亮,進出的人流絡繹不絕。
方南的領主府就坐落在廣場一側,位置鬨中取靜。
方南勒住馬,隱隱約約能聽到從旁邊不遠處學堂傳來的、整齊而稚嫩的朗朗讀書聲,村裡的孩子們正在上課。
府門口,兩名身著護衛隊服飾的年輕隊員站得筆直,都是村子裡的老隊員。
兩人一眼就認出了方南,臉上瞬間綻放出激動和喜悅,快步迎了上來,利落地行禮。
“少爺!您回來了!”
“少爺好!”
方南笑著翻身下馬,將韁繩遞給他們中的一個:“嗯,回來了,家裡都好吧?”
“好,都好,少爺您回來就更好了!”護衛憨笑著,小心接過韁繩。
方南抬頭,目光落在府門懸掛的匾額上,原先的“平溪子爵府”匾額已經換成了黑底金字的“靖海伯爵府”,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方南不由笑著搖了搖頭,心中暗忖:估計再過些時日,等扶桑的軍功賞賜落實,這“伯”字恐怕又得換成“侯”字了。
方南正準備進門,得到消息的總管方嶽已經著急忙慌地從裡麵小跑著出來了。
方嶽跑得有些氣喘,臉上儘是壓抑不住的喜悅。
“少爺,您可算回來了!”
方嶽跑到近前,眼圈似乎都有些發紅,上下打量著方南,連連道,“好好好,少爺氣色真好,府裡一切都好,就是大夥兒都想念得緊!”
方南心中溫暖,拍了拍方嶽的肩膀:“方嶽,辛苦你了,把這偌大一個村子打理得這麼好。”
“不辛苦,不辛苦!都是少爺您打下的根基,屬下就是照著您的吩咐做事。”
方嶽連忙擺手“少爺,您一路勞頓,快先進府歇歇。”
方南點點頭,一邊往裡走一邊吩咐道:“好,你去通知一下,讓各處的管事,還有村老中的幾位長者,半個時辰後到府裡議事廳來一趟,我了解一下這半年村子的具體情況。”
“是,屬下馬上就去安排。”方嶽連忙應下。
方南又補充道:“對了,河邊那些作坊的管事就不用叫了,等開完會,我親自過去看看。”
“明白,少爺。”方嶽記下,匆匆安排人去通知了。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