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鄭和下西洋_天嬌:鐵木真崛起與大元帝國前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6章 鄭和下西洋(1 / 1)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南京龍灣港的晨霧被號角聲撕成碎片。鄭和站在寶船甲板上,蟒紋曳撒在海風裡獵獵作響,胸前的金鑲寶石玉帶扣折射著朝陽。他身後六十二艘寶船依次排開,最前方的“清和號”主桅上,“大明王朝”的杏黃旗正獵獵翻飛,十二麵飛虎旗在側舷獵獵作響,宛如十二條金色巨龍騰空欲飛。

“啟碇——”

隨著他一聲令下,三百名纖夫同時發力,碗口粗的纜繩繃直如鐵。錨鏈撞擊聲中,寶船緩緩推開浮冰般的晨霧,船頭犁開的浪花裡,不知誰哼起了《水夫謠》:“正月船開不等伴,二月落篷星鬥寒……”這曲調他再熟悉不過,二十年前他還是燕王府裡的小宦官,跟著燕王掃北時,也曾在通州運河邊聽過同樣的調子。如今斯人已登帝位,而他肩負著“宣諭德化,柔遠人也”的使命,即將駛向萬裡外的未知海域。

船隊過馬六甲海峽時,遭遇了暴雨。鄭和扶著艙壁站穩,忽聞艙外傳來驚呼。奔至甲板,隻見一道水桶粗的閃電劈開鉛灰色的雲層,正劈中右舷的寶船。那船竟似被巨手托舉,在浪尖上打了個旋兒,桅杆頂的琉璃球“劈啪”作響,竄起尺許高的藍火——這是《星槎勝覽》裡記載的“龍火”!老船工們紛紛跪倒,額頭叩擊著濕漉漉的木板。鄭和卻大笑出聲,抓起一把海水灑向天際:“此乃天威示警,吾等更當勇往直前!”

首站抵達古裡國時,恰逢其國王祭海。鄭和率使團登上祭壇,金瓜鉞斧開道,身後八名錦衣衛抬著貼金漆盒,盒中裝著明成祖禦賜的鎏金香爐。當香爐在祭壇上穩穩落下,陽光恰好穿透雲層,在爐身的纏枝蓮紋上流淌。古裡國王驚呼著伏地叩首,他身後的婆羅門祭司們則瞪大眼睛,望著使團隨船帶來的“水羅盤”——那旋轉的磁針,比他們用貝殼占卜更神奇百倍。

船隊西航至波斯灣時,一位白須垂胸的老漁民劃著獨木舟靠近寶船。他渾濁的眼睛突然發亮,用阿拉伯語指著船頭的龍雕大喊:“忽必烈!忽必烈!”隨行的通事譯出這話時,鄭和心中一震。原來七十年前,元世祖的艦隊曾抵達這片海域,如今老人仍記得“船上的漢人會用絲綢換乳香”。他命人取來錦緞與瓷器,贈給老漁民,看老人顫抖著撫摸著緞麵上的雲紋,仿佛在觸摸一段消逝的記憶。

真正的震撼發生在忽魯謨斯國。當寶船的鐵錨沉入淺灘,岸上的阿拉伯商人集體跪拜——他們從未見過如此龐大的船隊,更未見過船舷兩側那些繪著猙獰獸麵的“水密隔艙”。鄭和在王宮見到了忽魯謨斯蘇丹,對方獻上的禮物中有一串鴿血紅寶石,而他回贈的,是一尊銅鑄的日晷。當匠人現場演示日晷如何隨太陽轉動投下刻度時,蘇丹的胡子都在發抖:“東方的智慧,如同太陽般照亮世界。”

返程途中,船隊在麻林國遇到了奇事。當地酋長為表敬意,獻上兩隻頸長如塔、皮毛斑斕的巨獸。那畜生一踏上甲板,便惹得水手們驚呼後退——它們的腦袋比人還高,睫毛像棕櫚葉般卷曲,偏偏步態優雅如貴族。通事查遍《異域圖誌》,突然跪地大呼:“麒麟!此乃麒麟現世!”消息傳遍全船,有人當場合十祈禱,有人翻出壓箱底的香燭焚香。鄭和凝視著這對“麒麟”後來才知是長頸鹿),想起出發前成祖皇帝說的“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此刻竟有了幾分恍惚——究竟是這巨獸象征著祥瑞,還是船隊本身,就是大明帝國在海上展開的一幅壯麗畫卷?

第七次下西洋時,鄭和已六十二歲。他站在船頭,望著印度洋的晚霞將海水染成琥珀色,突然想起第一次出海時,隨船的少年們如今已鬢角染霜。寶船經過錫蘭山國時,當地百姓爭相劃著獨木舟靠近,向船上拋擲鮮花。一個皮膚黝黑的孩童舉起貝殼,用生澀的漢語喊著“寶船!寶船!”,那聲音裡帶著對遠方的憧憬,如同當年他在燕王府聽到的駝鈴聲。

宣德八年,鄭和病逝於故裡。他的骨灰撒入印度洋時,海麵突然平靜如鏡,萬千尾銀色的魚群浮出水麵,仿佛在為這位航海者送行。當船隊帶著滿艙的犀角、象牙、珊瑚返回南京時,北京紫禁城的奉天殿裡,新登基的皇帝望著“麒麟”標本,眼中卻閃過一絲迷茫——這位曾締造海上傳奇的宦官,終究沒能活著回到故土,但他留下的航海圖、《過洋牽星術》,還有那支曾橫跨印度洋的船隊,早已成為中華文明與世界對話的永恒見證。

百年後,當歐洲航海家們沿著非洲西海岸摸索時,他們不知道,在半個世紀前,有一支來自東方的船隊,早已將大明的旗幟插在了波斯灣的沙灘上,將瓷器的光澤、絲綢的柔軟,還有一個帝國的從容與自信,留在了遙遠的異邦。那些在季風中飄蕩的船帆,那些在星夜裡閃爍的羅盤,還有那首隨海浪流傳的《水夫謠》,終將成為人類航海史上永不褪色的注腳。

喜歡天嬌:鐵木真崛起與大元帝國前傳請大家收藏:()天嬌:鐵木真崛起與大元帝國前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礦脈之瞳 氣運烽煙:亂世執掌山河鼎 女主養成?不是boos養成嗎 徒兒你無敵了,下山傳宗接代去吧 禦靈師:我的女朋友是大佬 鶴唳天南 主播太全能,老公粉都說要搞事業 提前覺醒異能,她在末世種田躺贏 周書記他蓄謀已久 開局一首晴天,我成了娛樂圈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