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江思月和大梁一家回到鎮上,準備開工。
霜露依舊留在下河村教私塾。
田村長已經答應儘快再找個合適的夫子。
但現在願意到小村子裡教課的讀書人實在少。
所以並不能很快落實。
傑子雖然知道霜露還會在江家住一段時間。
但心情並沒有因此好轉。
他每日早出晚歸,儘量避免跟霜露見麵。
弄得霜露也十分尷尬。
想跟他說句話也說不上。
江母安慰她:
“不必理會傑子。
他腦子不怎麼開竅,等想明白了就沒事了。”
江思月歎了口氣。
這是親娘無疑了。
不過這件事她也幫不上忙。
隻能等傑子自己想開了。
齊家和許家的婚事會完全按照大夏的婚禮習俗來。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這一整套流程下來,沒有一年也有半載了。
因此他們對於兩個小輩們相看的事也沒有太著急。
隻說先探探許家的口風。
要是人家同意了再跟江思月說。
再加上剛過了節。
人們都忙著走親訪友。
有個小病小災的也不會來醫堂看。
因此千金堂的病人也很少。
江思月這段時間還算清閒。
茶飲鋪子倒是迎來了節後小高峰。
因為節後大家閒來無事,總喜歡呼朋喚友出來消遣。
高檔酒樓茶樓消費不起。
但一二十文的奶茶飲子還是可以接受。
又可以圍坐一起談天說地。
餓了還有烤地瓜和各色點心可以果腹。
尤其受年輕人青睞。
莊子上韭黃蒜黃長勢良好。
留客居等酒樓也有個節後高峰。
消耗掉一大批。
剩下的陶掌櫃做主賣給小型酒樓和飯館了。
價格比留客居便宜幾文。
倒也不愁銷路。
王氏和枝兒把小飯館打掃一新,準備大乾一場。
等再攢攢錢,就買個大一點的酒樓,擴大經營。
可是等收拾好了地方。
帶著節禮去拜訪張大廚的時候。
卻得到一個消息。
說榕樹鎮的醉仙樓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
崔東家念著他是醉仙樓的老人。
派人來問問他願不願意接手!
江思月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時間想起了沈管事說的。
要給張大廚一個交代。
就是不知道他把他那個表親小舅子怎麼樣了。
張明遠因為治腿和老娘的病,已經花光了積蓄。
自然拿不出錢來接手醉仙樓。
於是就問新徒弟枝兒。
枝兒是很心動的。
跟王氏商量了一下。
拿出了自家所有的積蓄。
可是還差著二百兩。
於是又來找江思月:
“小姑。
我師父說崔東家感念他對醉仙樓貢獻良多,所以願意低價轉讓。
隻要八百兩銀子就行了。
可是我和我爹娘的積蓄加起來,總共也才六百多兩。
您能不能先借我二百兩?
或者這二百兩算你入股。
到時候我按兩成的分紅給你算!”
就算是枝兒不給她股份,江思月也是願意支持年輕人的。
這二百兩自然會出。
隻是也不忘提醒枝兒:
“做生意有賺就有賠。
我那茶飲鋪子你也看見了。
一路走來並不是一帆風順。
醉仙樓地方大,投入多。
做餐飲的競爭也很厲害。
你可做好準備迎接各種挑戰了?”
枝兒想了一會兒。
毅然點頭:
“小姑放心,我有心理準備。
不會遇到什麼事都往後退縮的。”
江思月很欣慰的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