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子說。
田村長趕緊叫人去孫家和宋家叫牛車。
二棟也把家裡的青牛大車趕來了。
江思月的馬車是固定車廂。
盛不開這麼大的部件。
隻能裝些釘頭榫卯。
當下村裡的青壯們幫忙把所有部件都裝了車。
浩浩蕩蕩往清水河趕去。
到了河邊一看。
高縣令的車駕早就已經到了。
兩下見禮。
也顧不上多說什麼。
李木匠便指揮著傑子和孫二虎等人。
一起在河邊的平台上架水車。
高縣令看他們一群人都聽李木匠指揮。
兩架水車一齊敲敲打打,忙而不亂的景象。
有點吃驚:
“他們之前是都練過的嗎?
配合的還挺協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高縣令出身在南方江河之畔。
見過纖夫們合力拉船。
響亮的號子整齊劃一,船工們配合默契各司其職。
自有一種震懾人心的壯觀。
這架水車的人,雖比不上百人拉纖的壯景。
卻也是自有默契。
江思月笑道:
“我們木工作坊剛開始的時候,就是李大哥帶著人分工合作。
這些都是跟他配合乾活的老人了。
李大哥一個手勢他們就知道要乾什麼。”
高縣令點點頭:
“果然李木匠是個有能耐的。
不但能造出水車這種大型利器。
還能統領手下的人齊心協力。”
朝廷就是需要這樣的好工匠。
有些人手藝雖好,卻不願與人交流。
更怕手藝被人偷師了去自己沒活路。
所以性格乖戾的很。
像李木匠這種手藝好又願意跟人合作的。
倒是正適合給朝廷造重器。
正說著呢。
不遠處一輛牛車駛來。
前日下定的石碑到了。
雕刻鋪子老板站在車頭,朝江思月招手:
“江娘子!
不辱使命。
我們終於把碑文刻完了!”
江思月很高興。
立刻招呼田村長找人把石碑抬下來。
許多捐了款的人家紛紛圍上來看。
發現自己的名字果然在碑文上刻著。
都很高興。
江思月把尾款結給了掌櫃。
掌櫃興衝衝拿著走了。
田村長和吳村長立刻找人在水車旁邊的位置挖了個坑。
把石碑穩穩當當的立在裡頭。
高縣令興致勃勃湊過來看。
“雙河渠?
這是你起的名字?”
江思月賠笑:
“我跟田村長和吳村長商量的。
我們一個上河村一個下河村,叫雙河渠最是應景。”
總不能叫上下渠!
高縣令點頭:
“確實應景。”
說著往下看了看。
“本官的名字也刻上了!”
江思月道:
“高大人是第一個資助咱們挖渠的,自然要寫上。”
而且在開頭最醒目的位置。
高縣令很滿意。
“江娘子有心了。”
正說著呢。
身後的傑子大呼一聲:
“水車裝好了!
大家都起開,要試一下水力。”
眾人回頭。
就看到兩個丈八高的大家夥,靜靜地立在河邊。
旁邊的水鬥有不到一半插在水裡。
由於水位太低。
水流推不動沉重的水車。
這會兒安安靜靜的立在河邊。
傑子和二虎。
江家幾個堂兄弟。
分彆站在兩個水車的踏板上。
一二一的喊著號子,用力踩著踏板。
不多時。
水車吱吱扭扭的慢慢開始轉動。
之前插在水裡的水鬥慢慢升到高處,然後倒轉過來。
“嘩啦”一聲落在岸邊。
村民們大為驚奇,同時驚呼:
“上水了!
真的上水了!”
同時。
兩個村長拿著鐵鍬,在新立的石碑旁邊挖了些土。
大聲吆喝著:
“兩河渠正式動工!”
之前找好的工匠們聞聲而動。
揮舞鐵鍬掄圓了胳膊,開始挖水渠。
喜歡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頓頓有肉吃請大家收藏:()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頓頓有肉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