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雞見到大家都誤認為洪承疇是南下去剿滅革左五營了,也就沒糾正,這件事拖一天是一天,在下周一的朝會上說,還能給洪承疇爭取一天多的行軍時間:“流寇一日不除,朝廷便難稱安穩。劉伯溫軍師掐指測算過,我大明國土還將經曆至少五年的大旱。倘若讓流寇餘孽加以利用,卷土重來,江山社稷又將風雨飄搖。故而本宮隻得暗地行事,以免泄露天機。”
畿輔地區潛伏著不少張獻忠事先安插好的細作,他們有沒有在清理蛀蟲與京營叛亂中被“啪啪”掉,現在完全不知道。
廠衛又不能主動去打草驚蛇,所以派兵剿寇這件事就必須處在高度保密的狀態下進行,一旦泄漏半點風聲,湖廣那邊必定會鬨出驚天動地的事情。
隻有能給洪承疇與孫傳庭爭取進兵湖廣周邊地帶的機會,某太子還是願意遭到群臣的埋怨的,這個算是第一口不會甩掉的鍋。
按照進兵時間來算,騎兵可在二十天內趕到預定集結地點,以步兵為主的大隊人馬就需要二十五至三十天了。
不過根據事先的規劃,兩路人馬最慢也會在四月三十之前向既定目標發動全麵猛攻,也就是說,在四月二十五左右便會進入湖廣一帶。
由於擒殺劉澤清並未大費周章,所以洪承疇所部隻在濟寧停留了一天時間,沒有耽擱工夫,隻要天氣狀況還是這麼敗家,東路人馬便會在規定時間內抵達湖廣戰區。
孫傳庭所率的西路人馬還沒有任何回信,不過根據路程來說,也應該是這兩天的事,王紹禹的智商應該還不如劉澤清,孫傳庭連賀人龍都能殺掉,區區一個王紹禹應該不成問題。
心中上有些許不滿的群臣聽到太子一番解釋,多半也就釋然了,太子在這件事情上先斬後奏,也是有原因的,一旦泄露軍機大事,便會前功儘棄。
在連年的剿寇作戰中,官軍屢次進兵失敗,不少原因都是流寇事先獲悉的官軍的情報所致,這次絕對不能重蹈覆轍。
尤其是洪承疇從山海關抽調了守備遼西的部分人馬,儘量要保密行事,最好不要讓東虜馬上獲悉此事,不然入秋之後,官軍無法及時回防畿輔,大明將會在形勢上更加被動。
“關於斬殺劉澤清,王愛卿可將紙上內容傳閱給諸位愛卿,此為劉伯溫軍師為其測算之事,本宮深以為然,便讓洪承疇行事了,由此所帶來的一切後果,均有本宮一人承擔,與諸位愛卿毫無關聯。”
像劉澤清這樣的害群之馬,不但要殺,而且要先發製人才行,讓他活得越久,對大明的副作用也就越大,最後會大到朝廷根本就收拾不了他的地步。
這也給跟洪承疇作戰的各路總兵們提個醒,算是在作戰之前,以儆效尤。如果那隻總兵畏敵怯戰,洪承疇手裡的尚方寶劍可不是好惹的,抽出來必然要見血。
當然,在拔營之前,某太子還特意叮囑自己的左膀右臂,他們隻能斬殺各自麾下的將領,就算某些人作戰不利,也不能砍了對方麾下的,不然非得亂套不可。
隻要總兵們不是存心跟自己的上司不過不去,在糧餉充足的情況下,多半會專心剿寇,而且這次不同以往,太子早已開出了高額懸賞,拿到流寇頭目的首級便可找都帥套現。
懸賞銀兩並不包括在都帥每月所能支配的三十萬兩銀子裡麵,而是他們先行給下屬兌換,之後由戶部再行填補。
為了成千上萬兩的賞銀,官軍不但占據兵力優勢,而且是先發製人,還是拉網式的圍剿,總兵們也會全力以赴,好讓自己名利雙收。
洪承疇的人馬沒有參與撲滅京營叛亂的戰事,是役都是孫傳庭的秦軍與黃得功的勇衛營半劈的。
一戰便領取了大把銀子的秦軍將士在懸賞的刺激下,都會將這次南下剿寇視為自己第二次賺錢的良機。
在他們眼裡,某太子是一擲千金的豪爽天子,孫大帥手握足額的巨款,他們隻要奮勇殺敵,便能過上酒肉管飽的美好生活。
光是消滅反水的京營,某太子便賞賜給孫傳庭麾下的四隻總兵每人五千兩現銀,這可是從來沒有的豐厚回報。
秦軍如今已然是兵強馬壯,想要繼續賺取成箱子的白銀,隻要遵從聖諭,服從孫大帥的命令,就可以做到,更不會懼怕那些三心二意的流寇。
薛國觀看完便立刻表態,這次不能拖後,因為人都讓洪承疇給殺了,太子也說要自行承擔後果,那他評論起來就毫無後顧之憂了,一定會順著準女婿的意思來:“此廝著實可惡,魚肉鄉裡,敷衍朝廷,最後竟投靠東虜,認賊作父,理應誅殺,斬草除根!”
紙上的內容曆數劉澤清的所作所為,皆是讓人萬般痛恨之事,這位總兵完全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禍害,堪比發動登州叛亂的孔有德之輩,能順利剪除便是大快人心之舉。
吳甡在薛國觀發言之後,也一臉嚴肅地跟著表態:“首輔所言不錯,劉軍師素來算無遺策,臣也對劉澤清本人之行為深惡痛絕,為將者當須奮勇殺敵,而此人卻觀望不前,貪圖享樂,內心又險惡異常,留在軍中,久必生亂,洪少保能一舉將其擒殺,堪稱頭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作為次輔,吳甡原本是不太相信太子所說的仙界諸事的,可自監國以來的種種舉措,卻讓他不得不信,尤其是各地金礦的準確位置,未得仙界太祖高皇帝的點撥,必然不會知曉。
金礦若確有其事,且能如期開采,戶部歲入必然陡增,加之其他賦稅,太倉年收兩千餘萬兩銀子自然不在話下,在免除三餉之後,戶部還能有如此驚人收益,太子自然居功至偉。
首輔與次輔相繼發表了關於此事的看法,其他尚書也與二人的觀點極為相近,兵部尚書王家彥心裡雖然很不痛快,但也得暫時隱忍。
太子這次調兵遣將,完全是繞開了兵部與五軍都督府,就是僭越之舉,在崇禎皇帝在位時都不曾有過類似事件,長此以往,兵部便是徒有虛名了。
幺雞見到群臣在這件事上沒有異議,便解釋道:“本宮複起孫傳庭,調遣洪承疇,便是仿效唐肅宗重用郭子儀與李光弼,希望可以力挽狂瀾,中興大明。”
唐肅宗也懷疑郭子儀擁兵自重,甚至會仿效司馬懿,但大敵當前時,最多是解除其兵權而已,不像甩鍋爹,沒等敵人死光,就開始卸磨殺驢。
等流寇死灰複燃,又想起臨時抱人家大腿,軍事上麵一竅不通,卻喜歡瘋狂乾涉下屬的出兵時間,恨不得將這些忠臣良將活活催死才會身心舒爽。
這就是典型的外行指導內行,最坑的是這個外行的運氣還極差,每次都會選擇錯誤的方式和結果,然後周而複始,最後將責任都推卸給他人。
曹文詔、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都是被這個外行給坑苦了,前三個直接被活活坑死,最後一個被坑之後,毅然選擇了反坑,讓外行以為洪承疇舍生取義了,還大肆祭奠了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