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從南線發起進攻的神聖羅馬帝國野戰部隊的糟糕狀況,從符騰堡諸多森林裡殺出的第二、第四、第六軍則借助有利地形的掩護,推進得非常順利。
符騰堡與巴伐利亞北部的林地麵積都很大,這就給三個野戰軍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即使在白天大規模向東推進,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另一方麵,約瑟夫皇儲將神聖羅馬帝國空軍僅存的主力都部署到了符騰堡境內,目的就是在關鍵時刻給予黃皮猴子致命一擊。
行動當天,從符騰堡各地出動的戰機便高達近九百架之多。
加上巴伐利亞境內起飛的戰機,總數超過一千三百架。
這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當下僅存的空中力量了,約瑟夫皇儲也誌在一搏,便毫無保留地下令放飛全部能升空作戰的飛機。
由於斯圖加特至紐倫堡一線沒有大河阻擋,所以西線的第二集團軍的任務就是突襲紐倫堡,進而威脅黃皮猴子的側翼,迫使其後撤。
大明空軍第六航空隊在紐倫堡部署有三個大隊的戰鬥機,在附近的維爾茨堡與班貝格各部署有一個大隊,三地的駐軍可以形成一個三角形的防空網。
在以南的因戈爾施塔特、雷根斯堡、蘭茨胡特三城,也均駐紮了一個大隊的戰鬥機。
等於西向與南向各有一個防空三角地帶,可以有效阻擊對方機群突襲波西米亞境內的己方機場。
由於戰機與坦克的時速截然不同,二者同時向東推進,勢必會發生前後脫節的事情。
在三個軍行動的前期,裝甲集群距離己方機場較近,隻有少量戰鬥機對其進行護航。
附近的施瓦本森林也能提供不錯的掩護,直至進入巴伐利亞境內之後,空軍才會認真起來。
好在離開施瓦本森林之後,隻要向東推進不到一百公裡,便可以再次進入另外一片麵積很大的森林之中。
所謂危險地帶,就是兩片森林之間的開闊地,以及等駛出東側森林,抵達紐倫堡之前的那一小段距離。
裝甲集群行動的狀況類似於大隊騎兵,揚起的塵土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更彆說明軍的偵察機可以從高空俯瞰地麵情況了。
如果換成夜晚行軍,白天在樹林裡休息,情況就截然不同了,神聖羅馬帝國第二集團軍便采用了這樣較為穩妥的推進方式。
不過最後森林與紐倫堡之間還有十幾公裡的開闊地帶,這段距離就完全沒有掩體遮擋了。
第二集團軍要麼在夜間發起進攻,要麼等到當地的黃皮猴子機群起飛去轟炸慕尼黑再動手。
即便西線的第二集團軍力爭做到隱蔽行動,但要完全保證不被明軍發現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明軍的偵察兵在第二天上午便發現了兩處森林之間的地麵上,出現了大量的車輛行駛過的痕跡。
尤其是發現履帶印密密麻麻、蜿蜒曲折,一直延申到東向的森林之中,這就非常說明一個問題了,那就是對方有大動作,而且是在夜間進行的。
紐倫堡以西的弗蘭肯赫厄山林地區,之前聯軍已經出動大量兵力與戰機實施了地毯式的搜查,並未發現大股敵人。
等到駐防紐倫堡的第二軍軍長吳衛明得到報告之後,便開始猶豫了,他的人馬分散在從維爾茨堡至因戈爾施塔特之間的綿長防線上。
此時再想收縮防禦,恐怕就來不及了。
按照目前的敵我位置推測,敵軍最遲應該在明天晚上動手,而紐倫堡城內的守軍兵力是相對空虛的。
“相對空虛”的意思就是倒是有不少兵力,但不是能打仗的那種,譬如吳衛明手裡這四個中看不中用的泡菜旅。
從裝備與兵力上看,四個旅兩萬人,還裝備了四百輛坦克,以及不少裝甲車、卡車、火炮,倒是決計不算差了。
可泡菜第二軍的戰鬥力著實不敢恭維,實戰經驗幾乎為零,吳衛明將其留在紐倫堡就是擔心駐防野外會被對方給擊潰。
一旦該部遭到重創,不光吳衛明沒法向張煌言交代,上司也沒法向昊菁皇帝稟報。
故而各路明軍將領所轄的泡菜軍,其主力都被命令駐防城內或後方,隻需要守城順便負責保證物資運輸線即可。
想到這裡,吳衛明一方麵聯係空軍,要求其快速對弗蘭肯赫厄山林地區進行搜查,一方麵命令附近各部回防紐倫堡。
同時讓城內的空軍機群隨時準備對山林裡的敵人進行地毯式轟炸,這是先發製人的最佳手段。
在各路人馬均為丟失奪取的大城市之際,由己部控製的紐倫堡卻丟了,那就是天大的笑話了,自己今後都無法抬頭做人了。
空軍偵察部隊在三個小時之後傳來報告,發現山林裡的確有敵軍裝甲部隊的存在跡象,為此還損失了一架偵察機。
此時此刻,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吳衛明立刻讓能觸動的作戰飛機全部出動。
甭管是轟炸機、戰鬥機,還是直升機,隻要還能飛,便都要參戰。
原因很簡單,這時候都下午三點了,距離天黑隻有四五個小時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軍的工兵部隊之前已經將對方守軍挖掘的壕溝,填平了一部分了。
隻要這支敵軍的裝甲部隊逼近紐倫堡,可以順路直接衝進城裡。
雖然隻是搶占沒有城牆保護的外城,但也足夠讓吳衛明顏麵無光了。
駐紮在紐倫堡的空軍機群當天,還參加了對南線發現的敵軍裝甲部隊的打擊。
機組成員回來都需要緩一陣子,但形勢刻不容緩,即使大家都不情願,也要再次升空。
因為內城機場很小,大部分作戰飛機都在使用外城的機場。
一旦外城被敵人攻占,那自己就沒落腳的地方了。
直至下午四點,空軍才準備好第二次出動。
好在距離足夠近,半小時以內就能飛到。
由三百二十五架轟炸機、兩百九十二架戰鬥機、一百零三架直升機所組成的龐大機群,浩浩蕩蕩地殺奔弗蘭肯赫厄山林的東部地區。
一同出動的還有明軍第十二裝甲旅、第十九機步旅、第六騎兵旅,倭軍第四旅、第五旅,地麵部隊隻是負責打下手。
發現對方攻出來再動手,否則兩軍混戰,會給頭頂的己方空軍造成極大的麻煩,多半時間都在等待營救跳傘的飛行員。
吳衛明從發起攻擊的時間來判斷,在天黑之前,空軍應該可以對山林裡的敵人發動兩次攻擊。
至於空襲的效果如何,暫時就不得而知了……
由弗利茨元帥所指揮的神聖羅馬帝國第二集團軍,就是打算在前半夜悄悄地靠近紐倫堡,等後半夜再一口氣兵臨城下,爭取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