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全家都去!”
七日後,天剛蒙蒙亮,黑水河畔已聚集了上千百姓。男女老少帶著鐵鍬、鎬頭、籮筐,甚至還有牛車驢車。薑淮一身短打裝扮,親自扛著測量工具走在最前頭。
“大人,就從這裡破土?”梁遠指著張老漢圖紙上標記的起點。
薑淮點點頭,接過一把係著紅綢的新鎬,高高舉起:“今日開渠,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說罷,一鎬砸向地麵,濺起一片土塊。
“開工嘍!”百姓們歡呼著湧向各自劃分的區段。
熱火朝天的景象在黑水河畔展開。壯年男子揮汗如雨地挖土,婦女們用籮筐運土,連半大孩子都排成長龍傳遞石塊。薑淮穿梭在各個工段,時而幫忙拉繩測量,時而接過農婦的扁擔挑兩筐土。
正午時分,幾個村婦抬著熱氣騰騰的大鍋來到工地。“土豆燉野菜!管飽!”她們吆喝著。百姓們輪流吃飯,薑淮卻蹲在測量樁旁,就著涼水啃乾糧。
“大人,吃口熱乎的吧。”張老漢的孫子捧著一碗土豆泥怯生生地湊過來。
薑淮笑著摸摸孩子的頭:“你吃,大人不餓。”話音未落,肚子卻不爭氣地叫了一聲,惹得周圍百姓哄笑起來。
日頭偏西時,已經挖出半裡長的溝渠。薑淮正與幾個老農商量明日進度,忽聽前方一陣騷動。
“大人!不好啦!”一個滿身泥水的青年狂奔而來,“前麵遇到石頭層,鎬頭都刨卷刃了!”
薑淮急忙趕去。隻見一段裸露的岩層橫亙在規劃好的渠線上,幾個壯漢正輪番用鎬頭猛砸,卻隻留下幾道白印。
“這...”張老漢臉色發白,“我爹當年沒提這段有石頭啊...”
人群開始騷動。有人小聲嘀咕:“要不改道吧?”
“改道得多挖十幾裡!”
“那怎麼辦?總不能把山炸了吧?”
薑淮蹲下身,仔細查看岩層走向,突然眼睛一亮:“不必改道,也不必炸山。”他指著岩層邊緣,“你們看,這石頭隻在這一段,我們繞個小彎,從這邊鬆土處過去,再繞回來!”
百姓們將信將疑。薑淮二話不說,抄起鎬頭就在他指的方向開挖。果然,不到三尺深就過了岩層,土質重新變得鬆軟。
“大人神了!”百姓們重新燃起希望,乾勁更足了。
十日後,水渠已初具規模。薑淮站在新挖的渠岸上,望著蜿蜒如龍的人工河道,心中盤算著再有半月就能通水。忽然,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大人!緊急軍報!”一名驛卒飛身下馬,遞上封著火漆的信函。
薑淮拆信一看,臉色頓變:“胡人又在邊境集結?”
百姓們聞言,手中的工具紛紛停下,臉上浮現恐慌。薑淮迅速收起信函,朗聲道:“大家不必擔憂!邊關有李將軍坐鎮,胡人不敢妄動!我們繼續挖渠!”
但不安的情緒已經蔓延。幾個膽小的農戶悄悄收拾工具準備回家。薑淮看在眼裡,突然跳下渠底,掄起鎬頭狠狠刨向地麵:“胡人越是這樣,我們越要把渠挖成!有了水,種出糧食,邊關將士吃飽了才有力氣保家衛國!”
“大人說得對!”張老漢顫巍巍地舉起鐵鍬,“咱們北地人什麼陣仗沒見過?繼續乾!”
喜歡假少爺回村後,成京城第一狀元郎請大家收藏:()假少爺回村後,成京城第一狀元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