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聽得出來,馬漢升叫高加林“駙馬爺”,意思就是惡心他老丈人馬建國是馬店的“土皇帝”。他見高加林不生氣,還用話把他噎了回去,圓場說:“玉芳那女子在我眼裡就是公主,她對誰都可親,沒有架子,你是她男人,自然就是駙馬爺!”
馬店的人誰不知道高加林,近兩年大報小報報道,這個馬建國的女婿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大家圍著他問著縣城裡的奇聞怪事。他樂於和他們說道,同時問一些他想知道的信息,一直談到快吃晌午飯,他又沿著原路返回。
高家村的小隊長害怕高加林回來搶他們的位置,個個惴惴不安,紛紛探聽他的動向。
高明樓高興壞了,高加林這次回鄉創業,讓他如魚得水,下午就來到養豬場,要把自己的擔子交給他。
那時候的農村乾部,很多也是接班,自己下去了,如果兒子有點本事,就讓兒子接著乾,兒子實在不行,兒媳婦可以的,也能勉強把擔子扛起來。要是都不行,就從侄子裡挑一個出來,除非萬不得已才會把印把子交給外人。
高加林聽玉芳說過,有次巧英私下問過她,要是自己接了老公爹的班兒,她有什麼看法。玉芳是巧玲的同學,自然順著說一定會大力支持她,巧英又說,自己那文化不行,是個睜眼瞎,害怕公社的人嫌棄,玉芳說那還不簡單,我來給你當幫手。
權力是一個好東西,高明樓一直以來嘗到了取之不儘的好處,如今還能走得動,哪會輕易鬆手。
高加林果斷拒絕了高明樓的“好意”,避免這個“土皇帝”再出什麼歪招兒,自己現在一門心思就是致富,有錢了,誰還在乎一個虛名。
這是他第二次從城市回到農村,相比第一次的落魄和沮喪,這次屬於光榮回歸,公社派人來家裡慰問,《陝西日報》、《延州日報》相繼在頭版發表了采訪文章,讓高家和馬家的臉上都有了光,為高加林的返鄉創業營造了巨大聲勢。
禮拜天鄭家父子也來過兩回,第一次是帶著廠裡的乾部來慰問,摸摸高加林的底子,彆再卷土重來殺個回馬槍,當明白了高加林的創業意圖確定後,他們又來了第二次,這次是終止了聘用合同和股份協議,為了日後讓高加林繼續提供生豬和雞子的供應,按照原股份協議的標準,又把年底沒上班的的幾個月折合成獎金一並交給了高加林,這樣算是給鄭必成和高玉智一個交代。
迎來送往一個月,韓紅梅的單位和家屬也過來感謝,僅僅回來這一個月,光做白麵餅就用完了兩袋麵粉。
等安靜下來,他婉拒了高明樓的交班請求,因為搞不懂他的真實意圖,根據父親回憶的關於高明樓的樁樁件件,不會輕易就把手裡的權柄交出去,也許滿臉堆笑的後麵就是試探高加林的野心。隻要顯露出苗頭,說不定就會故技重施。
後天是十月十六,母親提醒他說是許增糧的六十大壽,一大早高加林帶著玉芳去集上買了禮物,去北山給乾爹賀壽。
玉芳本來不想去,加林提醒她孕婦一定要多活動,這樣對胎兒有利,一路上小兩口高高興興,趁著武建華的車到了縣城,又搭乘公交車來到北山。。
三星提前一天就開著拖拉機到了北山,拉著劉家豆腐坊的新鮮豆製品,又從縣城裡買了蔬菜和果品,和美琴一起張羅老丈人的生日。
許增糧看見乾兒子帶著懷孕的媳婦過來非常感動,他這乾兒子逢年過節串親戚一次都沒有少過。
在農村很多乾親戚走著走著慢慢都不親了,加林不管發展到什麼程度,每次見到他總有說不完的話。
高加林對乾爹說的話比對高玉德說的更多,因為許增糧在他心裡的地位很高,好像古代的隱俠,隱蔽在鄉野之間,有獨特的見識,有從容的生活,他理解高加林,明白他所作所為背後的意圖。
在喝酒的時候,許增糧問高加林今後的打算,聽說要辦一個養殖基地,許美琴一聽高加林要搞養殖基地,嚷嚷著要入股。“加林哥,不管怎麼說我都是乾妹妹,怎麼也得給我留個30的股份。”
玉芳笑著說:“美琴,你來的有點兒晚了,咱村的還有馬店的,還有加林的一些同學已經擠破頭要入股,你錢再多,恐怕也排不上隊了。”
許美琴開始向大家絮叨,說隻要不給她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就馬上回高家村把加林母親搬過來。
高加林抱起美琴的小男孩兒,捏著他肥嫩的小手,心裡幻想著自己的孩子會是怎麼樣子,一聽許美琴張口就要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對這個一向仗義的妹妹說:“美琴,創業可不是鬨著玩的,不能光想著掙錢,萬一賠錢了咋辦?”
喜歡高加林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高加林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