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隻顧沉浸在給未來的孩子起名,發現還有一個包裹沒有拆開。這個包裹是鄭小傑寄來的。
用剪刀小心翼翼剪開,裡麵有幾封黃亞萍給他寫的信,還有幾本《海外星空》雜誌。
黃亞萍坦言婚後生活就像白開水,寡淡無味,那個酷愛藝術的丈夫,天馬行空,根本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自己剛結婚實際上成了丈夫未來生活的“母親”。
這個苦澀的幽默讓高加林笑了,他感覺黃亞萍有點誇大其詞。
越往後看他不得不相信,黃亞萍說丈夫唯一做了一次米飯,還是不熟,洗了一次衣服,把襪子和內衣放到一個盆子裡,這是一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巨嬰。
最後黃亞萍祝福他鯉魚龍門,特意囑咐他要認真看看雜誌,裡麵特彆介紹了美國硬派改革家李·艾柯卡的故事,或許會對他的工作提供不一樣的思路。
隻要是黃亞萍推薦的東西一定錯不了,正在為工作開展撓頭的高加林如獲至寶,這個美國的老李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又乾了怎樣的一件事。
迫不及待翻開雜誌,他被裡麵的內容深深吸引。
“李·艾柯卡是一個有著鋼鐵意誌的男人,曾先擔任過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總裁,後又擔任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總裁,把這家瀕臨倒閉的公司從危境中拯救過來,奇跡般地東山再起,使之成為全美第三大汽車公司。
他那鍥而不舍、轉敗為勝的奮鬥精神使人們為之傾倒。在20世紀80年代,成為美國商業偶像第一人。
在他22歲的時候,以推銷員的身份加入福特公司,25歲成為地區銷售經理,38歲成為福特公司副總裁兼總經理,46歲升為公司總裁。”
看到這裡高加林熱血沸騰,單單這份履曆,已經讓絕大多數人望塵莫及。
他拿出本子和筆,把這些內容摘抄出來,太震撼心靈了,他要做艾柯卡第二。
“他創下了空前的汽車銷售紀錄,公司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從而成為汽車界的風雲人物。54歲被亨利·福特二世解雇,同年以總裁身份加入瀕臨破產的克萊斯勒公司。六年後,創下了24億美元的盈利紀錄,比克萊斯勒此前60年利潤總和還要多。艾柯卡也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大人物,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高加林把自己想象成艾柯卡,繼續往下看:“1924年10月15日,艾柯卡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艾柯卡的父親尼古拉12歲搭乘移民船來到新大陸,白手起家,略有一些資產。父親在大蕭條的艱苦歲月中,始終持樂觀態度和堅定信念,這給艾柯卡留下深刻的印象。”
艾柯卡的父親是好樣的,原生家庭的影響太大了,他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在遇到困難時隻會歎氣,而自己的母親總是以機敏的眼光發現新的機會。
“每當艾柯卡遇到困難時,父親總是深情地鼓勵他:‘太陽總是要出來的。要勇往直前,不要半途而廢。’多年以後,艾柯卡在事業上遭受挫折時,他就以父親的教誨激勵自己,堅韌不拔地迎接挑戰,從逆境中奮起,重振雄風。”
“父親尼古拉從小喜愛汽車,很早就擁有一輛福特汽車公司最早期的產品—福特t型車。平時一有空,就擺弄汽車。這一嗜好無疑也傳給了兒子。而兒子後來的事業都與汽車有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高加林暗下決心,將來自己的孩子要用突破傳統的方法教育。
“早期的意大利移民,在美國備受歧視,艾柯卡是個有骨氣的人,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他畢業於美國利哈伊大學,得了工程技術和商業學兩個學士學位。後又在普林斯頓大學獲碩士學位,其間,還學過心理學。”
他暗自慶幸從來沒有放棄過學習,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量難以應付大企業裡發生的疑難雜症。
“1946年8月,21歲的艾柯卡來到底特律,在福特公司當了一名見習工程師,從而開始了他在汽車業中的傳奇生涯。
然而,實習尚未結束,艾柯卡對整天同無生命的機器打交道的工作已感到索然無味。他感興趣的是到銷售部門同人打交道。經過一番努力,福特公司賓夕法尼亞州的地區經理終於給了他一個機會,他當上一名推銷員。
推銷員工作充滿了酸甜苦辣。艾柯卡虛心好學,竭儘全力去乾,很快學會了推銷的本領,不久,他被提拔為賓夕法尼亞州威爾克斯巴勒的地區經理。銷售,是汽車業的關鍵。艾柯卡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想在汽車這一行獲得成功,必須和銷售商站在同一立場上。在以後的風風雨雨中,他始終牢記這一點,因此深得銷售商的擁護。
在此期間,艾柯卡受到了一位知名人士的影響,此人是福特公司東海岸經理查利,他也是工程師出身,後來轉入推銷和市場工作。有一次,在本地區的13個小區中,艾柯卡的銷售情況最糟。他為此而情緒低落,查利把手放在他肩上說:“為什麼垂頭喪氣?總有人要得最後一名的,何必如此煩惱!”說完他走開了,不過他又回過頭來說:“但請你聽著,可不要連續兩個月得最後一名!”
喜歡高加林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高加林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