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現在,”
李雲龍話鋒一轉,目光變得慈和而深邃,
“坐在這麼亮堂的教室裡,冬天有暖氣,夏天有電扇,讀書寫字,無憂無慮。
你們可能覺得,打仗離你們很遠,犧牲更是一個陌生的詞。”
“但是!”
他的聲音陡然提高,目光掃過每一張年輕的臉龐,
“你們要記住!你們今天享受的和平、安寧、幸福,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是無數個你們永遠不知道名字的人,用他們的青春、熱血和生命換來的!”
“他們犧牲的時候,很多人和你們差不多大,他們沒吃過漢堡包,甚至很多人連一張照片都沒留下。
他們圖啥?
就圖咱們這個國家能站起來,強起來!圖你們這些後代,能過上好日子!”
禮堂裡靜得落針可聞,隻有老將軍蒼老卻鏗鏘的聲音在回蕩,每一個字都像錘子一樣敲在孩子們的心上。
“有人可能覺得,現在太平了,還要‘亮劍精神’乾啥?”
李雲龍自問自答,“我告訴你們,這精神,不過時!
學習上遇到難題,要不要‘亮劍’?迎難而上,把它攻克!
將來工作中遇到挫折,要不要‘亮劍’?絕不趴下,咬牙堅持!
國家需要的時候,能不能‘亮劍’?挺身而出,義無反顧!”
“這劍,亮的是誌氣,是骨氣,是膽氣!是永不服輸、永不低頭的精神頭!”
他的講話沒有講稿,卻比任何精心準備的演講稿都更有力量。
最後,他看著台下,語氣變得無比鄭重:
“孩子們,曆史不是課本上幾行冰冷的字。
它是滾燙的,是有溫度的,是用血和淚寫成的。
希望你們以後,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做什麼,都能記得今天聽的這些故事,記得咱們腳下這片土地是怎麼來的。”
“將來,建設國家的擔子,要交到你們肩上。
不要讓我們這些老家夥失望,更不要讓長眠在地下的那些年輕人失望!
把咱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更強大!
這,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告慰,也是對‘革命精神’最好的傳承!”
“我的話說完了。”
他後退一步,緩緩地、極其標準地,向台下的孩子們,敬了一個軍禮。
沒有掌聲。
短暫的、極致的寂靜之後,是如同海嘯般爆發出的、經久不息的雷鳴掌聲!
許多孩子站了起來,一邊流著淚,一邊用力地鼓掌,手掌拍紅了都渾然不覺。
這一刻,“愛國”、“奉獻”、“犧牲”、“傳承”這些詞彙,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了鮮活的故事和情感,深深地烙印在了他們的心中。
報告會結束後,孩子們蜂擁而上,將李雲龍團團圍住,爭相提問、請求簽名。
他耐心地——回應,粗糙的大手摸著孩子們的頭,眼神裡充滿了希冀。
回去的車上,李雲龍顯得很疲憊,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但嘴角卻帶著一絲滿足而平靜的笑意。
趙剛看著他,輕聲道:“老李,今天講得很好。這精神的火種,算是撒下去了。”
李雲龍沒有睜眼,隻是輕輕“嗯”了一聲,喃喃道:
“種子撒下去了…能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就看他們了…”
“咱們…能做的…不多了…”
車窗外的陽光照在他滿是皺紋的臉上,安詳而通透。
他仿佛完成了一項極其重要的使命,了卻了一樁巨大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