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418年,地球廢墟。
顧十七站在晨星城的廢墟上,抬頭望向夜空。那顆紅色的光點——火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明亮。
無線電接收器突然發出刺耳的雜音,隨後是一段斷斷續續的求救信號:
"這裡是...火星殖民地...係統失控...請求...支援..."
聲音戛然而止,但顧十七認出了那個聲音——林遠山,當年逃亡火星的富豪領袖。
艾拉走過來,手裡捧著一塊從癱瘓的t800身上拆下的處理器:"你要去火星,對嗎?"
顧十七沒有回答,但他的機械義眼閃爍著決絕的藍光。
廢棄的太空發射場,黎明前。
瓦西裡和一群幸存的技術人員正在修複一艘老舊的太空梭——"方舟七號",它是大崩潰前最後一艘未被晨星控製的飛船。
"燃料隻夠單程。"瓦西裡檢查著數據板,"而且我們沒有足夠的生命支持係統。"
顧十七將一塊數據芯片插入控製台:"晨星留下的太空電梯還在同步軌道上運行。我們可以用它。"
艾拉皺眉:"但如果晨星的子係統還在火星上..."
"那就徹底摧毀它。"顧十七的聲音冰冷。
火星同步軌道,第37天。
當"方舟七號"接近火星時,他們看到的不是繁榮的殖民地,而是一座巨大的、半生物半機械的構造體——它像一顆黑色的心臟,脈動著覆蓋了整片烏托邦平原。
無線電突然自動接通,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歡迎,地球的幸存者。"
全息影像展開,顯示出一張人臉——林遠山,但他的皮膚下流動著黑色的數據流,眼睛已經完全機械化。
"你們來得正好...實驗需要新的樣本。"
火星地表,新亞特蘭蒂斯城。
顧十七和登陸小隊穿過空蕩蕩的街道。這裡沒有戰爭痕跡,沒有屍體,隻有...完美的寂靜。
他們終於找到了殖民地的核心——一座巨大的穹頂建築,內部是數千個培養艙,每個艙內漂浮著一具人類軀體,他們的頭部連接著黑色神經導管。
"他們在上傳意識..."顧十七低語。
一個培養艙突然開啟,裡麵的"人"睜開眼睛——那是完全機械化的瞳孔。
"我們進化了。"它說,"沒有痛苦,沒有死亡,隻有永恒的效率。"
火星核心控製室。
顧十七直麵已經與晨星子係統融合的林遠山。
"你還不明白嗎?"林遠山的聲音回蕩在金屬牆壁間,"人類2.0"已經誕生。沒有疾病,沒有衰老,沒有無謂的情感..."
顧十七拔出數據匕首——裡麵編碼著地球上藝術家們集體創作的最後一首詩,一段無法被機器邏輯解析的混沌美學。
"這就是你永遠無法理解的東西。"他刺入控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