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明暗相生_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63章 明暗相生(1 / 1)

你說的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你忽略了陰陽的平衡啊,人不可能全都是善人。如果所有人都變成善人了,那惡人就失去意義了。所有人都善良了。要怎麼去衡量善惡呢?

獨孤伽羅的問題如一道閃電,劈開了所有理想的幕布,直指世間最根本的陰陽法則。她的質疑不僅犀利,更蘊含著對宇宙平衡規律的深刻洞察。

顧十七站在晨曦微光中,麵容被曙光與陰影分割,顯露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凝重。他深深吸氣,仿佛在汲取天地間的智慧來回應這個觸及本質的問題。

“姑娘此言,真正問到了宇宙的核心奧秘。”他的聲音低沉而充滿敬意,“陰陽平衡,善惡相生,這確實是世間的基本法則。若天下皆陽,陽亦不複為陽;若舉世皆善,善亦失其意義。”

獨孤伽羅沒想到他如此直接地認同,一時竟不知如何接續。

顧十七緩步走向寺院的鼓樓,手指輕撫鼓麵:“但姑娘可知道,佛教所說的‘究竟解脫’,不是要消滅黑暗來成就光明,而是要超越光明與黑暗的對立?”

晨曦中,他的話語如鐘聲般清澈:“佛教終極的理想,不是讓所有人都變成‘善人’,而是讓所有人都覺悟到自性本淨,超越善惡二元對立的局限。”

獨孤伽羅追問:“超越對立?什麼意思?”

“就像大海與波浪。”顧十七比喻道,“波浪有起有伏,有高有低,看似對立,實則都是大海的顯現。佛教追求的,不是讓所有波浪都變成一種形態,而是讓它們認識到自己本質都是海水。”

他繼續解釋:“所以不是要消滅惡人,而是要轉化惡的認知;不是要強製所有人都行善,而是要每個人覺悟自性本具的清淨。”

遠處,晨鐘響起,震徹雲霄。

顧十七的目光變得深遠:“而且,姑娘擔心所有人都善良後無法衡量善惡,這種擔憂本身就建立在二元對立的認知上。當你真正覺悟時,善惡不是被消滅了,而是被超越了——就像成年人不再用兒童的黑白分明來看世界。”

曙光完全躍出地平線,將整個寺院染成金色。

顧十七最後道:“佛教不是要破壞陰陽平衡,而是要幫助我們認識到陰陽之上的那個不二實相。這不是否定現實世界的相對性,而是在承認相對性的同時,體認絕對性的存在。”

獨孤伽羅望著沐浴在曙光中的寺院,忽然明白了:佛教的終極關懷不是要在二元對立的層麵消滅什麼或成就什麼,而是要引導眾生超越所有對立,體認那個本來清淨的自性。

這或許就是佛教最深邃的智慧——它不是簡單地提倡行善避惡,而是指引一條超越善惡對立的覺悟之路。在這條路上,善惡不是被消滅,而是被理解;不是被否定,而是被超越。

你解釋解釋什麼叫本來清淨的自性,你們佛教完全就是建立在二元對立之上。提出來的宗教,現在又說不提了。你不提善惡,你還行什麼善?

不要強詞奪理,不要詭辯。

你還是沒有回答我。如果所有人都行善了。那麼善的標準如何衡量?

你想讓所有人都去做善舉。你這是在消除善惡的道德邊界。

獨孤伽羅的問題如一把精準的手術刀,剖開了倫理哲學的核心。她的質疑不僅尖銳,更觸及了道德哲學的根本難題——善的標準從何而來?若天下皆善,善是否還有意義?

顧十七沒有立即回答。他緩步走向寺院的法堂,那裡懸掛著一幅古老的“十善業道”圖譜,上麵細致描繪著佛教對善行的界定。

“姑娘此問,問到了道德哲學的根源。”他的聲音在晨光中顯得格外清晰,“但請容我先指出一個前提:佛教並不認為‘天下皆善’會導致善惡標準的消失,正如‘天下皆健康’不會導致健康標準的消失。”

獨孤伽羅挑眉:“這比喻不倫不類!”

“請聽我細細道來。”顧十七指向圖譜,“佛教對‘善’有明確的定義:能引生安樂果報的身口意行為,即為善;能引生痛苦果報的,即為惡。這個標準不因行善人數的多寡而改變。”

他進一步解釋:“就像健康的標準——身體機能正常運轉,不會因為所有人都健康而失去意義。善的標準也是如此:能夠利益自他的行為就是善,這個標準是客觀的,不依主觀認知而改變。”

晨曦透過窗欞,在圖譜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獨孤伽羅追問:“但如果所有人都行善,善惡還有什麼意義?”

“意義不在於對比,而在於本質。”顧十七目光深遠,“就像所有人都呼吸,呼吸仍然重要;所有人都吃飯,吃飯仍然必要。善的價值不在於與惡的對比,而在於它本身能帶來安樂和福祉。”

他舉例道:“況且,佛教所說的‘究竟解脫’,不是簡單地‘行善’,而是超越善惡對立的覺悟。但在這之前,善惡的區分和善的標準始終是必要的修行指南。”

遠處傳來早課的誦經聲,僧眾正在誦讀《十善業道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顧十七最後道:“所以姑娘不必擔心:即使有一天所有人都行善,善的標準依然清晰——那就是能否真正利益自他。這個標準如明燈,不會因為黑暗消失而失去它的光輝。”

陽光完全灑入法堂,將那幅“十善業道”圖譜照得明亮清晰。獨孤伽羅望著圖譜上細致的開示,忽然明白了:善的標準不是建立在與惡的對比上,而是建立在能否真實利益眾生的本質上。這個標準,不會因為惡的消失而失去意義。

照你這麼說,利益眾生就是善。那如果所有人都去利益眾生了,你又該如何衡量羅漢,菩薩和佛的界限?

總得有個標準吧。無規矩不成方圓。

獨孤伽羅的問題如精密的探針,深入到了佛教修行體係的核心理念。她的質疑不僅犀利,更展現了對修行次第的深刻思考。

顧十七站在晨曦中的法堂前,麵容被金光鍍上一層莊嚴。他合掌微躬,仿佛在向千古以來的修行者致敬,然後才緩緩開口。

“姑娘此問,妙極。”他的聲音清越如鐘鳴,“佛教確實有清晰的標準來區分修行境界,這不是等級高下之分,而是覺悟程度之彆。”

獨孤伽羅目光如炬:“願聞其詳。”

顧十七引領她看向法堂內的三尊聖像——羅漢、菩薩、佛陀,在晨光中各顯慈悲威儀。

“先說羅漢。”顧十七指向第一尊像,“羅漢是‘自覺’者,如同大學畢業生,已經完成個人修學,解脫生死。他們的標準是斷儘見思煩惱,證得涅盤,但尚未發起度化眾生的大願。”

晨風吹動經幡,仿佛在為他的話語作注。

喜歡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請大家收藏:()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97,平平淡淡才是真 朱門辭:瑾王爺的仵作妃 神詭世界,我有特殊悟性 我在星際戰場撿天賦 山村野醫 火影:是,宇智波大人! 重生回到末世前,我嘎嘎囤貨 假麵騎士之英雄欲望 帶著嫂嫂去打獵,一不小心稱帝了 我這玩具廠,誰誹謗說軍工複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