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上西區,瑪利亞·凱莉的頂層公寓主臥內。
瑪利亞臉色潮紅,像隻慵懶的貓咪般依偎在林恩懷裡。
空氣中彌漫著事後的溫存和香氛的氣息。
臥室裡的電視正播放著一檔深夜談話節目。
主持人是一位風度翩翩的中年男性,嘉賓則是一位頭發花白、戴著金絲眼鏡、氣質儒雅的曆史學者兼社會評論家。
他們討論的主題,正是近期轟動全美的熱點——總統自由勳章的含金量及其獲得者。
“羅伯特教授,”主持人身體微微前傾,語氣帶著探討的意味,“我們都知道,1991年之前的總統自由勳章獲得者名單,堪稱星光熠熠,幾乎涵蓋了20世紀各個領域的巨匠。您能否為我們觀眾簡要回顧一下,哪些領域的傑出人士曾獲此殊榮?”
被稱為羅伯特教授的學者推了推眼鏡,從容不迫地開口,聲音溫和而富有磁性:
“當然。這份名單確實代表了美國精神和成就的頂峰。粗略來看,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幾個領域:
政治與外交領域:
例如,前第一夫人、偉大的人權領袖埃莉諾·羅斯福;
備受敬仰的精神領袖教皇約翰二十三世;
前美國總統兼二戰盟軍最高統帥德懷特·艾森豪威爾;
以及前國務卿、著名外交戰略家亨利·基辛格博士。”
“科學與技術領域:
包括開創性的企業家和動畫大師沃爾特·迪士尼;
‘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
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之一詹姆斯·沃森;
當然,還有雖屬藝術領域,但其成就如科學般精準卓越的鋼琴大師阿瑟·魯賓斯坦。
另外,在社會活動領域我們絕不能忘記1977年被追授這個勳章的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博士。”
主持人適時地接話,將話題引向更貼近本次討論的方向:“那麼,在娛樂產業方麵呢?
據我所知,上一次有娛樂圈人士獲得此殊榮,還是1985年。傳奇歌手、演員弗蘭克·辛納屈先生。表彰了他數十年來在娛樂表演和慈善公益領域做出的卓越貢獻。”
“完全正確。”羅伯特教授點頭,“辛納屈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文化圖標。他的職業生涯本身就是一部美國娛樂業的微縮史:
40年代,他是令無數少女瘋狂的‘偶像歌手’;
50年代,他在《亂世忠魂》等影片中成功轉型為硬漢演員,並獲得奧斯卡獎;
60年代,他創立了著名的‘鼠幫’ratpack),成為拉斯維加斯和娛樂圈的領袖人物;
70年代,他一度淡出公眾視野....”
主持人接過話頭,語氣充滿讚賞:“但他在80年代完成了驚人的回歸!1981年的《三巨頭》專輯和隨後成功的全球巡演,讓他重新站上巔峰。
這也解釋了為何在1991年的今天,他依然被視為一位‘活著的傳奇’。他的藝術生命力持久不衰。”
羅伯特教授微微頷首,補充了更立體的一麵,語氣變得客觀:“當然,辛納屈先生的職業生涯也並非一帆風順。他也經曆過低穀,包括事業上的波動和一些...私生活上的爭議。
例如,他與某些黑手黨人物過從甚密的傳聞、他火爆的脾氣、以及與媒體之間長期的緊張關係,都曾是他公眾形象中不那麼光彩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