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立刻總結道,語氣中充滿了時代賦予的寬容:
“然而,隨著他在1985年獲得總統自由勳章,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他過去的那些傳聞、爭議和個性棱角,如今都被主流媒體和公眾重新解讀,視為這位傳奇人物獨特‘個性’和‘真性情’的一部分。
他已經毫無爭議地成為一位國寶級的文化偶像。他成功地將自己從一個可能過時的‘老派’歌手,重塑為一位代表美國娛樂業黃金時代精神、藝術生命力持久不衰、並致力於慈善事業的‘尊貴長者’。
媒體不再挑剔他的缺點,而是齊心協力地為他加冕,將他供奉在美國文化的萬神殿中。”
教授讚同地補充:“沒錯,這種印象在剛剛過去的1991年3月,他76歲生日前後達到了高潮。全美各地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媒體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幾乎一邊倒的正麵報道,徹底鞏固了他‘一代宗師’的地位。”
主持人最後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鏡頭,仿佛在做結案陳詞:
“而如今,我們年輕的ink,在他年僅18歲的時候,就走上了這條通往‘國家象征’的道路...這不得不說是前所未有的。
值得一提的是,ink和‘鼠幫’的核心成員之一,已故的小薩米·戴維斯,還是紐約拉瓜迪亞藝術高中的校友...這仿佛是一種奇妙的傳承。”
節目恰到好處地結束。
瑪利亞轉過頭,美麗的棕色大眼睛望向林恩,眼中充滿了毫不掩飾的崇拜和迷戀,她嬌聲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尊貴的ink先生...他們都說你是新的弗蘭克·辛納屈呢!”她纖細的手指輕輕劃過林恩結實的胸肌,語氣帶著一絲挑逗和比較,“不過...你可比他年輕時強壯多了,也帥多了...”
林恩聞言,隻是隨意地笑了笑:“辛納屈是真正的傳奇,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他心裡卻在默默吐槽:辛納屈結了四次婚,和伍迪·艾倫的相好米亞·法羅離婚後,又娶了一位比他年輕得多的模特芭芭拉·馬克思。
除了這四段婚姻,辛納屈還與許多當時最著名的女性有過戀情,這進一步鞏固了他“風流倜儻”的公眾形象:勞倫·白考爾、朱麗葉·普勞斯、安吉·迪金森、多麗斯·戴、麗塔·海華斯、甚至還有瑪麗蓮·夢露...這情史可真夠豐富多彩的。
而且這節目暗搓搓拿自己和辛納屈對比,還特地提到他和黑手黨的關聯,總覺得有些不懷好意。
就在這時,林恩放在床頭櫃上的私人手機震動起來。
他看了一眼來電顯示,是莫特·朱克曼。
他有些意外,示意瑪利亞保持安靜,接起了電話。
“朱克曼先生?這麼晚有事?”林恩的語氣保持著一貫的平靜。
電話那頭的朱克曼,聲音熱情得近乎諂媚,與之前因為哥倫布圓環項目被套牢而愁雲慘淡的狀態判若兩人:
“ink!沒打擾你休息吧?首先,再次恭喜你!總統自由勳章!太了不起了!這才是真正的美國英雄!”
他絕口不提那個讓他損失了4.5億美金、至今一塊磚都沒壘起來的爛攤子,而是話鋒一轉,開始大談特談“紐約媒體的未來格局”和“輿論引導的重要性”,語氣中充滿了暗示性:
“ink,相信我,很快就會有天大的好消息傳出來!關於《每日新聞》...嗯,你知道的,一些積極的變革正在發生。
未來的紐約,需要更有遠見、更負責任的聲音。而我們,將是塑造這聲音的關鍵力量...”
林恩立刻明白了。
查克·舒默暗中操作的那場針對《紐約每日新聞》的收購案,已經接近尾聲,即將塵埃落定。
朱克曼已經和查克修複了關係,這是提前來示好,並為未來可能的新合作鋪路。
“聽起來不錯,朱克曼先生。期待你的‘好消息’。”林恩語氣平淡地回應了幾句,便掛斷了電話。
他這枚剛剛到手的總統自由勳章的份量和光環,正在這些遠離公眾視線的、錯綜複雜的幕後交易裡,被迅速而有效地兌現,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影響力和談判籌碼。
喜歡紐約1990請大家收藏:()紐約199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