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孔壁藏書的重見天日_一統天下的帝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一統天下的帝王 > 第38章 孔壁藏書的重見天日

第38章 孔壁藏書的重見天日(2 / 2)

“博士!博士!您…您快來看看這個!”一個年輕的、臉上還帶著稚氣的舊秦博士,聲音因激動而尖銳變調,跌跌撞撞地從庫房最深處一個相對乾燥、堆滿雜物的角落跑來。他手中高高舉著一卷東西,那並非竹簡,而是一卷邊緣被燒焦、沾滿黑灰的帛書!帛書的材質極其特殊,薄如蟬翼卻堅韌異常,在昏暗的光線下隱隱泛著絲質的光澤。

叔孫通心頭一跳,立刻快步上前。年輕博士雙手顫抖地將帛書展開一角。帛書保存相對完好,上麵用極其古老、非秦篆也非六國文字的“蝌蚪文”即戰國古文,形似蝌蚪)密密麻麻地書寫著!字跡古樸蒼勁,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莊重與神秘!

“這…這是?!”叔孫通瞳孔驟然收縮,呼吸瞬間變得急促!他一把接過帛書,枯瘦的手指顫抖著撫過那古老而陌生的文字。作為博聞強識的儒生,他雖不能完全辨認這些古字,但一眼就能斷定,這絕非秦朝的文書!其形製、文字、材質,都指向更古老的時代!很可能是戰國甚至春秋時期的珍貴典籍!而且,這帛書的材質和書寫風格…隱隱與傳說中的儒家某些失傳經典有關!

“何處尋得?”叔孫通的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和緊張,目光如電般射向年輕博士。

“在…在最裡麵…一個倒塌的木架下…壓著一個…一個燒焦的漆盒裡…就這一卷…”年輕博士指著庫房深處一個角落,那裡堆滿了倒塌的梁柱和破碎的瓦礫。

“快!帶我去看!”叔孫通緊緊攥著那卷帛書,仿佛攥著一團熾熱的火焰,跟著年輕博士深一腳淺一腳地衝向那個角落。幾個士兵也好奇地跟了過來。

角落一片狼藉。一個造型古樸、但已被大火燒得焦黑變形、邊緣融化的漆木盒子半埋在瓦礫中。盒子旁邊,散落著一些同樣被燒得殘缺不全的竹簡碎片,上麵的字跡已無法辨認。顯然,這卷珍貴的帛書是這漆盒裡唯一幸存下來的東西。

“隻有這個盒子?沒有彆的?”叔孫通不死心地追問,目光在瓦礫中仔細搜尋。

“沒…沒有了…隻找到這個…”年輕博士搖頭。

叔孫通眼中閃過一絲巨大的遺憾,但隨即被手中帛書帶來的震撼所取代。他將帛書極其小心地重新卷好,貼身收藏,仿佛抱著一個失而複得的稀世珍寶。他立刻下令:“將此區域徹底清理!每一片竹簡,每一片帛書,哪怕燒成灰燼,也要仔細篩檢!凡有文字者,一律單獨存放,報我查驗!”

就在這時,庫房門口傳來一陣沉穩有力的腳步聲和甲葉摩擦的鏗鏘聲。一身戎裝、麵容剛毅、眼神深邃如淵的張良,在幾名親衛的簇擁下走了進來。他的目光銳利如鷹隼,瞬間掃過混亂的庫房,最終落在叔孫通和他手中那個剛被卷好的帛書卷軸上。

“子房先生!”叔孫通連忙上前行禮,臉上帶著發現珍寶的興奮和一絲恭敬。張良雖為謀士,但在漢軍中的地位極高,其智謀深得劉邦信重。

“叔孫博士,何事如此急迫?”張良的聲音平靜無波,目光卻落在了叔孫通下意識護在胸前的帛書卷軸上。

叔孫通不敢怠慢,連忙將方才發現帛書的經過和自己的初步判斷低聲稟報。他特意強調了那古老的“蝌蚪文”和疑似儒家典籍的可能性。

張良靜靜地聽著,臉上沒有任何波瀾,唯有那雙深潭般的眼眸中,似乎有細微的漣漪蕩開。當聽到“蝌蚪文”和“儒家典籍”時,他深邃的目光驟然變得銳利如劍,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混亂與廢墟,看到了更深遠的時空。

他緩步走到那個被燒毀的漆盒旁,俯身拾起一片燒焦的竹簡殘片。殘片上隻剩下半個模糊的字跡。他修長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那焦黑的邊緣,目光卻投向庫房窗外那片被阿房宮大火映紅的、如同流淌著熔岩的天空。

“蝌蚪文…孔壁…”張良的聲音極低,如同自言自語,卻帶著一種洞穿迷霧的了然。他緩緩直起身,目光重新落在叔孫通小心翼翼護著的帛書卷軸上,那目光深沉得如同無底的寒潭。

“博士可知,”張良的聲音恢複了平靜,卻蘊含著一種令人心悸的力量,“昔年始皇帝焚書,勒令天下《詩》《書》百家語悉詣守尉雜燒之…然,智者不為也。”他頓了頓,目光仿佛穿透了庫房的牆壁,望向了遙遠的東方,“齊魯之地,有聖裔孔氏…其宅邸牆壁之內…或彆有洞天?”

叔孫通渾身劇震!如同被一道閃電劈中!孔壁藏書!這個在儒生間隱秘流傳、卻無人敢深究的傳說!張良…他怎麼會知道?!而且如此篤定?!

“先生…您是說…這帛書…可能…可能源自…”叔孫通的聲音因巨大的震驚和激動而顫抖,幾乎無法成句。

張良沒有直接回答,隻是用他那雙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深深地看了叔孫通一眼,嘴角似乎勾起一絲極其細微、難以捉摸的弧度,那弧度中帶著洞悉一切的智慧,也帶著一絲曆史的嘲弄與滄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收好它。”張良的聲音低沉而清晰,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連同這裡所有帶字的竹簡、帛書。蕭何丞相的遠見,遠非常人所能及。這些…才是真正的‘傳國玉璽’。秦皇帝燒了一世,卻終有燒不儘、埋不掉的…天道人心。”他最後一句,聲音輕得如同歎息,卻像重錘般敲在叔孫通的心上。

說完,張良不再停留,轉身大步離去。黑色的披風在彌漫著煙塵和熱浪的空氣中劃出一道淩厲的弧線,身影很快消失在庫房門口,融入外麵那片帝國崩塌的衝天火光與混亂喧囂之中。

叔孫通獨自站在原地,懷中緊緊抱著那卷冰冷的帛書,心卻如同被投入沸水般劇烈翻騰。張良的話,如同驚雷在他腦海中炸響。孔壁…魯地…孔氏故宅…那堵傳說中的牆!難道…難道這卷險些葬身火海的帛書,竟是從那堵牆中流散出來的?是孔鮒…那位寧死不入秦廷的大儒…守護的火種?

他猛地低頭,看向懷中那卷帛書,目光變得無比熾熱和凝重。這不再僅僅是一卷古老的典籍,它承載著一段被強權試圖抹殺的曆史,一個文明在絕境中頑強求生的秘密!他仿佛看到了一線微光,在帝國傾覆的廢墟與血火之中,艱難地穿透了濃重的黑暗。

“來人!”叔孫通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決絕和使命感,“加派人手!清理此地!所有書冊,一片竹簡,一寸帛布,哪怕隻剩半個字!給我仔細搜尋,妥善保管!快!”他的命令在混亂的庫房中回蕩,仿佛為這場文明的搶救戰吹響了最後的號角。士卒和博士們在他的催促下,更加賣力地投入到這片知識的廢墟之中。

數年後,長安城,未央宮。帝國的硝煙已然散去,嶄新的漢家宮闕在渭水之畔拔地而起,雖不及阿房宮覆壓三百裡的壯闊,卻也氣象恢弘,充滿了新生的朝氣。陽光透過高大的殿宇窗欞,灑下明亮溫暖的光柱,空氣中彌漫著新漆和木料的清新氣息,與昔日鹹陽的肅殺陰冷截然不同。

新建成的石渠閣,位於未央宮前殿西側,是漢家王朝收藏圖籍、秘籍的重地。高聳的閣樓內,一排排嶄新的、散發著鬆木清香的巨大書架整齊排列。書架上,分門彆類地碼放著經過初步整理、謄抄的無數竹簡和帛書。這些從鹹陽廢墟、從秦朝各郡府庫搶救出來的文化殘骸,如同被重新賦予生命的種子,被小心地安置在此,等待著重見天日、滋養後世。

已是漢朝太常掌管宗廟禮儀)的叔孫通,此刻正陪著新任丞相蕭何,緩緩行走在書架之間。蕭何年逾五旬,麵容清臒,眼神中沒有了戰場上的殺伐之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如海、洞悉世情的睿智與沉靜。他身穿玄色丞相深衣,步履沉穩,目光緩緩掃過書架上一卷卷承載著前朝記憶的簡牘,如同一位將軍在檢閱自己最珍貴的戰利品,又像一位農夫在巡視自己精心培育的秧苗。

“丞相請看,”叔孫通引著蕭何走到一處被特彆標記的書架前,語氣中帶著難掩的激動和恭敬,“此乃下官與諸博士,曆時三載,從數萬卷殘簡斷牘中,整理、校勘、謄抄出的第一批典籍。除秦之律令、圖籍、戶籍外,尤以這些…最為珍貴難得!”

他小心翼翼地從一個特製的、內襯絲絨的紫檀木匣中,取出幾卷用嶄新帛布重新包裹、以象牙簽題名的卷軸。其中一卷,赫然便是當年在鹹陽廢墟庫房中發現的、那卷用“蝌蚪文”書寫的古老帛書!此刻,它已被重新裝裱,邊緣的焦痕依舊清晰可見,如同戰爭的傷疤,但主體字跡已被精心修複,在明亮的光線下,那些古老的“蝌蚪”仿佛在帛布上緩緩遊動,散發著神秘而莊重的氣息。旁邊還有幾卷,則是用端正的漢隸謄寫的釋文。

“此帛書,經多位宿儒艱難考釋,已確認為…《尚書》之逸篇!”叔孫通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其文辭古奧,義理深邃,遠勝今文流傳之本!其中數篇,如《鹹有一德》、《說命》…更是早已失傳的絕響!”他指向旁邊一卷標注著《逸禮》的竹簡,“此乃古《禮》殘篇,亦為秦火前舊物,可補今之《禮》經闕失。”他又指向另一卷,“還有這些…疑似《樂經》的零星記載…以及…部分《孟子》的孤本殘章…”

蕭何靜靜地聽著,目光深邃,逐一掃過那些承載著古老智慧的卷軸。他的手指輕輕拂過那卷《尚書》逸篇帛書上古老的“蝌蚪文”,指尖傳來帛布微涼細膩的觸感,也仿佛觸摸到了那段被刻意掩埋、卻又頑強存續的曆史。他的眼神平靜無波,內心卻如同投入巨石的深潭,激蕩著洶湧的波瀾。

他想起了沛公初入鹹陽時,諸將爭搶金帛婦女的混亂場麵。想起了自己力排眾議,第一時間帶兵封鎖秦丞相府、禦史府,將那些看似無用的“斷爛朝報”視若珍寶般護住的決斷。想起了張良在廢墟庫房中那句意味深長的“天道人心”。更想起了…此刻這些靜靜躺在石渠閣中的古老文字,它們跨越了秦火的浩劫,躲過了戰亂的摧殘,如同鳳凰涅盤,終於在這新生的王朝殿堂中重獲新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叔孫公,”蕭何終於開口,聲音低沉而平靜,卻蘊含著千鈞之力,在空曠的石渠閣內清晰地回蕩,“昔日始皇帝,收天下之書,聚之鹹陽,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其意,在愚黔首,錮思想,使天下無異議之聲。”他頓了頓,目光變得無比深邃,仿佛穿透了曆史的迷霧,“然,書可焚,壁可毀,人心中之道…豈是烈火與強權所能滅儘?”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那卷《尚書》逸篇的帛書上,看著那上麵如同活物般的古老文字,緩緩道:“今日石渠閣所藏,非僅前朝故紙。此乃…天道不絕之明證!是人心向背之圭臬!是我大漢…立國之基,垂範萬世之根本!”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定鼎乾坤的力量,每一個字都仿佛刻入了石渠閣的梁柱之中。

“傳令下去,”蕭何的聲音轉為不容置疑的決斷,“石渠閣所藏典籍,乃國之重器!著令太常及諸博士,精選通儒碩學,專司校勘、整理、謄抄之事!凡古之遺文,百家之要義,務求保全,不得有失!更當…擇其善者,廣授生徒,使聖賢之道,重光於世!”

“諾!”叔孫通肅然領命,臉上充滿了激動與使命感。他仿佛看到,在未央宮明亮的陽光裡,在石渠閣嶄新的書架上,那些曾經深藏孔壁、險葬火海的古老文字,正如同沉睡千年的種子,終於等到了破土而出的甘霖,即將在這片飽經劫難的土地上,重新綻放出照耀千古的文明之光。

蕭何負手而立,目光透過高大的窗欞,望向遠方長安城初具規模的街市和更遼闊的華夏大地。石渠閣內,墨香與書香交織彌漫。在他身後,那卷《尚書》逸篇帛書上古老的“蝌蚪文”,在陽光下靜靜流淌,無聲地訴說著一個關於焚毀與重生、強權與人心、湮滅與不朽的永恒故事。帝國的餘燼已然冷卻,而文明的薪火,正從這幽深的石渠之畔,重新點燃,並將以更加旺盛的姿態,照亮一個嶄新的時代。

喜歡一統天下的帝王請大家收藏:()一統天下的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八零草台科研班子作妖日常 綜藝:我人氣不行,但我氣人很行 資本家小姐覺醒,掏空家產去隨軍 盜墓:不是吧,高三生也盜墓? 我養出來的影帝向我表白怎麼了? 無頭仙 神獸王鼎 煉丹500爐,我成丹帝了! 全能天師,在線鎮壓五個鬼王 殺敵換媳婦?我一人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