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省級教學成果獎申報。五年前,我參加的教學研究項目,有兩項在省裡立了項,經過項目初期,中期和終期的階段檢查後,都被評為階段優秀。這兩個項目的立項、初期、中期和終期的所有文字評審材料都是我寫的。
現在終於有資格申報省教學成果獎了。如果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後,還可申報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如果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那麼,評上二級教授就不成問題了。
那一年,我既要在校內上課,還要到校外上課。不但要指導十幾名學生的畢業設計,還要進行兩個教學研究成果獎的申報,真是泰山壓頂,不能彎腰啊!
第一項教學研究項目是“自動化學科建設與實踐”;第二項是“熱工控製儀表優秀課建設”。第一項的主持人是學院的王院長,第二項的主持人是我。
一天,王院長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他對我說:“你隻要把“自動化學科建設與實踐”教研項目的申報材料寫好,後麵評獎的事我來辦。”王院長信心十足,好像評獎的事手拿把掐。
我接連幾個晝夜,在電腦前把兩個項目的電子申報表填好。電子申報表是評獎的重中之重,這是給評審專家們看的,如果沒有創意和新意,是很難吸引專家眼球的。
我非常重視“熱工控製儀表優秀課建設”的申報,因為這個項目我是主持人。除了電子申報表外,我還要準備項目的支撐材料。因為是在網上評選,支撐材料也要電子化。
“熱工控製儀表優秀課建設”申報的支撐材料有:主持人公開出版的《熱工控製儀表》本科教材;《熱工控製儀表》課程全部教案;《熱工控製儀表》課程實驗指導書;《熱工控製儀表》課程設計指導書;《熱工控製儀表》全部習題及解答;《熱工控製儀表》試題庫;《熱工控製儀表》實習場實訓指導書;《熱工控製儀表》學生作業、實驗報告、實訓報告和期末考試試卷等樣本。
多虧了圖片→文字轉換軟件,我把上麵這些支撐材料,全部掃描成圖片,再通過圖片→文字轉換軟件,全部轉成了電子文檔,字數高達一百萬字。
在申報期限的最後一天,王院長又找到我,他要看一看申報材料。我心裡一緊,“壞了,光顧著我的申報材料了,竟然把王院長的申報材料忘記了。”但我不動聲色地說:“還沒弄完,明天給你吧!”
當天晚上,我把“《熱工控製儀表》優秀課”教研項目的支撐材料,原封不動地拷貝到了“自動化學科建設與實踐”的教研項目裡。第二天,我把優盤交給了王院長。
不久,省級教學成果獎申報結果公布了。王院長主持的教研項目獲得了省級教學研究成果二等獎,而我主持的教學研究項目,則名落孫山,連獲獎的毛都沒沾著。
後來我才知道,我主持的教研項目,在學校推薦投票中,因票數不夠,就被拿下了,學校根本就沒有向省裡推薦。我主持的這個教研項目,隻獲得了校教研成果二等獎。而由官員教授主持的另外兩個省優秀課建設項目,都獲得了省級教研二等獎,官員教授皆大歡喜。
參加推薦投票的都是官員教授,他們官官相護。這次你投我,下次我投你。這就是官場上的潛規則,不用明說,都心知肚明,配合默契。
這種默契就屬於一種無形幫派,嚴重來說就是高校中的一種黑惡勢力,更確切地說是高校官員的腐敗。他們的默契,嚴重挫傷了講課教授或教師的積極性,這對培養高質量的人才極為不利。國外諺語說:“人不能同時騎兩匹馬。”但是,在中國就可以,這就是高校的雙肩挑乾部。
在高校裡,講課的教授和主任教授、院長教授、書記教授、校長教授是兩類截然不同的教授,這些官員教授把持著講課教授的生殺大權。他們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他們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雖然,我主持的教研項目沒有獲獎,但王院長主持的教研項目獲了獎,我在這個項目的完成人中位居第二,也是可喜可賀,我沒有白努力。在悲哀的心境中,還是得到了些許安慰。
我那時已是三級教授,評二級教授,必須是獲得省級教研或科研二等獎以上項目的主持人,即第一完成人,他是教研或科研團隊的領軍人物。我排位第二,不屬於教研或科研的領軍人物。就這樣,我與二級教授擦肩而過,心裡不免有些遺憾。
喜歡我的人生手帳請大家收藏:()我的人生手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