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掃烈士墓歸來的肅穆尚未完全褪去,校園裡便被另一種熱烈的氛圍悄然取代。
為了讓新生們更快熟絡,學校在石頭主樓前的空地上臨時劃出了一塊籃球場,白色石灰線在灰撲撲的地麵上勾勒出標準的輪廓,一場友誼賽的戰鼓就此敲響。
圍觀的師生擠滿了場地四周,歡呼聲、呐喊聲此起彼伏。新生們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期待,熱身時的每一個動作都帶著躍躍欲試的勁頭。
人群中,呂茵的身影格外顯眼——不是因為她的動作有多花哨,而是因為她身上那條與賽場氛圍格格不入的厚棉褲。
“茵茵,穿這個能行嗎?”同班的靳曉雯湊過來,有些擔憂地看著她。
呂茵活動了一下腳踝,臉上露出一抹爽朗的笑:“沒事,球在手裡,腿能跑就行。”
呂茵從初中就開始練球,球技在同齡人中算得上佼佼者,早就盼著能在大學裡好好打一場,隻是沒想到臨上場,翻遍了行李也沒找到合適的運動褲,隻能臨時穿上這條保暖的棉褲。
哨聲響起,比賽開始。呂茵一拿到球,仿佛瞬間變了個人。厚厚的棉褲似乎並未束縛住她的腳步,她運球穩健,突破犀利,腳步靈活得像在場上跳舞。一個漂亮的變向過掉防守隊員,上籃得分!
“好球!”場邊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靳曉雯也不含糊,她速度快,防守積極,好幾次精準斷下對方的傳球,與呂茵配合默契。兩人一攻一守,成了場上最亮眼的組合。呂茵額頭上滲出細汗,棉褲裡早已悶熱不堪,但她眼裡隻有那個跳動的籃球,每一次奔跑、傳球、投籃,都凝聚著她對這項運動的熱愛。
比賽結束,呂茵和靳曉雯都累得癱坐在地上,大口喘著氣,臉上卻掛著滿足的笑容。這時,體育老師走了過來,笑著對她們倆說:“恭喜你們,通過這場比賽,你們倆被選入校女子籃球隊了。呂茵,你技術全麵,意識好,就擔任隊長吧。”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讓兩人愣住了,隨即巨大的喜悅湧上心頭。呂茵看著自己沾滿灰塵的棉褲,忍不住笑了——這身“戰袍”也算沒白穿。
沒過幾天,隊服發了下來。那是一套設計簡潔卻充滿活力的藍色球衣,麵料輕薄透氣,摸上去手感極好。呂茵拿到屬於自己的那件,胸前印著學校的校徽,背後是醒目的數字“5”。
第一次穿上它去訓練時,呂茵感覺整個人都輕了不止一斤。棉褲帶來的沉重和悶熱消失得無影無蹤,她跑動起來更加輕盈,投籃的手感也仿佛更準了。她站在鏡子前,看著鏡中那個穿著5號球衣、眼神明亮的自己,心裡湧起一股莫名的激動。
“嘿,女籃五號,發什麼呆呢?”魯少林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他是男籃的主力,也是她們班的同學,因為兩隊經常一起訓練,彼此早就熟絡起來。他個子高,笑起來露出兩顆小虎牙,平時總愛跟呂茵拌嘴,卻總在訓練時不經意地給她們傳經送寶。
呂茵轉過身,揚了揚下巴:“看我這隊長的新戰袍,帥不?”
“帥!”魯少林笑著點頭,目光落在她球衣背後的數字上,“5號挺適合你。”他的眼神裡帶著真誠的讚賞,呂茵心裡微微一動,臉上有些發燙,趕緊轉身跑向球場:“來了來了,訓練了!”
穿著5號球衣的呂茵,在球場上越發自信。這身隊服像是給了她某種力量,每當她低頭看到胸前的校徽,看到背後的數字,就會想起隊友們的信任,想起團隊的榮譽。它不僅是一件衣服,更成了她的心理支撐,讓她在遇到困難時,總能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工科院校女生本來就少,組建女子籃球隊的困難可想而知。人少、訓練條件有限、還要麵對男籃隊員偶爾“善意”的調侃——因為一起訓練賽時,女籃總是輸給男籃。
“呂隊,不服啊?再來一場?”魯少林叉著腰,笑著挑釁,汗水順著他棱角分明的臉頰滑落。
呂茵仰頭喝了口水,抹了把嘴,眼裡閃著不服輸的光:“來就來,誰怕誰!”
結果自然還是輸了,而且輸得“一塌糊塗”。但隊員們沒人氣餒,反而越挫越勇。呂茵帶著大家加練,從基礎動作到戰術配合,一遍遍打磨。魯少林嘴上愛逗她們,卻常常在她們加練時留下來,偷偷指點她們的不足,有時還會“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當她們的陪練。
呂茵看在眼裡,心裡暖暖的。她知道,魯少林的調侃裡,藏著對她們的認可和鼓勵。有時訓練晚了,他會主動提出送她和靳曉雯回宿舍,路燈下,三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長,聊著球場上的趣事,氣氛輕鬆又愜意。
在呂茵的帶領下,校女子籃球隊的進步越來越明顯。她們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拿到了市賽亞軍的好成績。後來,她們還和醫學院的籃球隊一起,代表吉林市去省城長春參加了省大學生籃球聯賽。
賽場上,呂茵穿著5號球衣,奔跑、跳躍、投籃,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與美感。魯少林總會坐在觀眾席的前排,目光緊緊追隨著那個藍色的身影,為她每一個精彩的表現鼓掌呐喊。
直到畢業,呂茵和靳曉雯都是校女子籃球隊的主力。那身5號球衣,見證了她們無數次的汗水與拚搏,也見證了她們之間深厚的友誼,以及呂茵與魯少林之間,那些藏在籃球與笑容裡,悄然滋長的情愫。
多年以後,呂茵再想起那段時光,總會記得石頭主樓前那場穿著棉褲的比賽,記得第一次穿上5號球衣時的激動,記得球場上的歡呼與呐喊,還有那個總愛逗她,卻會默默為她加油的少年。那段與籃球相伴的青春,因為“女籃五號”這個名字,而變得格外耀眼。
喜歡我的人生手帳請大家收藏:()我的人生手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