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貴妃最後擇了中書令柳澄的孫女作為靖王正妃。
賜婚的旨意剛一下達,緊接著便是冊封靖王為東宮太子。
太和殿上,宣旨冊封,百官朝賀,謝禮宗廟。
那一尊太子印鑒又有了新的主人。
梁帝坐在寶座上,拖著這副精力不濟、年邁體弱的身軀,俯視九重階下的太子,
他從未想過自己再封太子時選的是景琰。
但時過境遷,如今也隻有景琰的心性與才能可以擔負起大梁江山。
這孩子心性赤誠,日後他其餘的幾個兒子隻要腦子不糊塗,榮華一生也算圓滿。
冊封禮結束後,梁帝命太子監國處理政務。
蕭景琰也將從靖王府搬入修繕一新的東宮,這時朝輕來了。
“太子殿下,我來是想問一句,您是不是要把我徒弟也帶去東宮?”
東宮不比靖王府,何況蕭景琰即將迎娶太子妃,再是容易翻牆,朝輕也少不得多考慮一些。
蕭景琰對此事已有考量:“待時機合適,我打算收庭生為義子。”
“在此前我會送庭生與路原他們去穆王府受教,逢旬日再歸東宮。”
路原,當初和庭生一樣被蒙摯從掖幽庭選出的稚童,秉性沉穩寡言。
“你與庭生說過嗎?”
您又變成你了。
蕭景琰如今也是習慣了:“樓主來東宮前不是已經問過庭生?”
“是。但我還想聽一遍太子殿下的回答,希望殿下許諾的時機不要來的太晚。”
聊完庭生的事後,朝輕轉身便想離開靖王府。
冊封禮的那日,蘇宅與靖王府之間的密道已經被封堵,她隻能翻牆或者走正門了。
卻不料被蕭景琰從背後叫住。
“太子殿下還有事?”
蕭景琰不知他選擇朝輕來問是不是個正確的決定,但他能察覺出,朝輕不是一個對皇室敬畏的人,她心中有比皇族更權威的存在。
他想問的問題,或許隻有朝輕會直接告訴他答案,哪怕是拒絕。
“樓主與蘇先生相識已久,對他了解可多?”
朝輕揉了揉眉心,歎息一句:“太子殿下,你我二人間還是誠實些好,實在不適合這些。”
蕭景琰剛想說話,又聽到朝輕說:“我賞金樓開門做生意,講求一個你情我願。”
“您這樁生意,我不做。”
“你想要的答案,隻有長蘇能告訴你,直接去問,死也死個痛快不是嗎?”
是。
蕭景琰沒有再問:“本宮明白了。此事,我欠樓主一份報酬。”
朝輕與他說話一向乾脆,選擇避而不談,讓他去問……,不也是一種回答。
“報酬就不用了,我不會做你這樁生意。”
朝輕扔下話便走了。
蕭景琰獨身來到書房,撫上那扇已經封存的密門,回想著過去的點滴,思索著這些日他與他商討軍務時越來越多的熟悉感。
“……真的是你嗎”
離開靖王府後,朝輕拉著庭生和飛流去了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