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想方設法挑撥西北王府與長安的關係,無疑是最符合回鶻利益的策略。
因為,一個獨立且與長安不睦的西北王府,對回鶻而言是最好的緩衝帶和潛在盟友。
然而,李唐的策略是“糖衣吃下,炮彈返還”。
他接受了回鶻的示好,甚至願意提供一些“甜頭”,但絕不會允許回鶻乾涉西北王府的內政外交,更不會讓其挑撥自己與長安的關係。
相反,他要利用回鶻對科技和繁榮的渴望,將回鶻納入西北王府的經濟和文化輻射圈,最終實現更深層次的控製。
“崇德汗殿下,回鶻汗國若真心尋求發展,本王建議,可以先從改善民生入手。”
李唐語氣緩和了一些,但眼神依舊銳利,“本王可以先提供一批高產作物的種子,以及基礎的農具圖紙。貴國可先行試種,若有成效,我們再談更深入的合作。”
“同時,本王亦希望貴國能加強對邊境地區的管理,杜絕一切對西北王府領地的侵擾。西域的和平與穩定,需要我們共同維護。”
這便是“糖衣”與“炮彈”的結合。
提供有限的科技援助,以誘導回鶻走上“文明化”的道路;同時,嚴厲警告回鶻不得有任何不軌之舉。
崇德汗知道,這次會晤,他並沒有得到父汗想要的“鐵鳥”和“陸行舟”的秘密,也沒有成功挑撥西北王府與長安的關係。但他卻得到了更實際的東西——改變回鶻汗國命運的鑰匙。
這把鑰匙,名為“科技”!
“小王明白了,王爺之宏圖偉略,令人敬佩。小王定會將吾王之教誨,一字不落地稟報父汗。”
崇德汗再次躬身行禮,語氣中充滿了敬畏。
會晤結束後,李唐召集李虎和娜紮進行內部會議。
“娜紮,那四名回鶻女子,尤其是那對雙胞胎,安排她們進入‘科技教’的學堂,學習漢話和基礎科學知識。告訴她們,在西北王府,女人同樣可以擁有知識和尊嚴。她們的未來,不應僅僅是男人的附庸。”
李唐對娜紮吩咐道。
他要將這些“禮物”轉化為“棋子”,通過“科技教”的洗腦和現代知識的熏陶,讓她們成為西北王府文化滲透的載體。
一旦她們學有所成,回到回鶻,便是最好的宣傳員和信息傳遞者。
“是,老師。”
娜紮眼中閃爍著崇拜的光芒。
老師的智慧,總是能將看似不利的局麵,轉化為西北王府的優勢。
“李虎,關於回鶻使團帶來的各色農作物和礦藏樣品,立即安排專業人員進行評估。同時,準備一批我們已經淘汰的低級工業設備和基礎建設圖紙,作為下一批對回鶻的‘援助’。”
李唐看向李虎,繼續指示:“但要嚴格控製技術輸出的等級和數量。我們的核心技術,絕不能泄露。對回鶻的援助,要像溫水煮青蛙,讓他們逐漸依賴我們,而非一蹴而就地擁有與我們抗衡的力量。”
“明白,主人。我會安排合適人員,對回鶻使團的隨行人員進行‘友好’的交流和觀察,收集關於回鶻汗國軍事、經濟、社會結構的更詳細情報。”
李虎恭敬地回應。
李唐點點頭,走到巨大的沙盤前,指尖輕輕劃過西域的版圖。
“崇德汗的到來,隻是一個開始。回鶻汗國對我們的科技力量充滿渴望,但他們的骨子裡,依然是遊牧民族的掠奪本性。”
“保義可汗不會輕易放棄挑撥我們與長安關係的企圖。他會試圖利用我們對吐蕃的矛盾,或者利用長安對我們的猜忌,來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
“隻不過,我們斷然不能給他這樣的機會。我們的‘苟道’,不是退讓,而是為了更徹底地強大。我們要向世人證明,科技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切,包括一個民族的命運。”
“接下來,我們要加快‘精衛’項目的進度,提升西北工業體係所涵蓋的產能和技術水平。同時,繼續擴大‘科技教’的影響力,尤其是向回鶻邊境的牧民滲透。”
“一旦回鶻人發現,追隨‘科技教’、與西北王府合作,能讓他們擺脫貧困,過上更好的生活,那麼,保義可汗的任何陰謀,都將不攻自破。”
李唐的目光銳利而堅定。
他知道,與回鶻汗國的博弈,將是一場漫長而複雜的棋局。
但他有信心,憑借超越時代的科技力量,以及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將一步步將這些曾經的盟友、潛在的威脅,納入自己所構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中。
而遠在長安的唐憲宗李純,在得知回鶻汗國崇德汗親自前往西北王府覲見李唐的消息後,心中亦是五味雜陳。
他一方麵對李唐能夠震懾回鶻感到欣慰,另一方麵,卻也對西北王府日益增長的獨立性和影響力感到一絲不安。
“西北王府,究竟是朕的大唐屏障,還是另一個更危險的藩鎮?”
唐憲宗在禦書房內踱步,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自己必須在李唐與西北王府的問題上,采取更為謹慎的策略。
而更遠的波斯帝國,也通過絲綢之路的商人,聽聞了回鶻汗國對西北王府的“朝覲”。
薩曼王朝的君主們開始意識到,西域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正在崛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這股力量,將徹底改變他們對東方世界的認知。
絲綢之路沿線的時政格局,已經因李唐的出現而徹底被攪動和改變。
喜歡晚唐:開局一條船請大家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