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書院的教學模式,與傳統學府截然不同。這裡沒有枯燥的經義講解,也沒有繁瑣的詩詞唱賦。取而代之的是“實踐”與“探究”。
新生入學後,首先要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基礎認知”課程。
這並非簡單的識字算數,而是以現代科學的基礎理論為核心。
書院會把物理、化學、數學、生物等基礎學科,拆解成一個個易於理解的模塊,通過生動的實驗和直觀的演示進行教學。
在“物理基礎”課上,教官會親自演示杠杆、滑輪、斜麵等簡單機械的原理,讓學生們親手操作,感受力的傳遞與轉化。
他們還會利用特製的玻璃器皿,展示光線的折射與反射,解釋彩虹的形成,顛覆了學生們對“神跡”的固有認知,代之以嚴謹的自然規律。
“化學啟蒙”課則更具震撼力。
教官會在學生麵前,將兩種無色液體混合,瞬間產生劇烈的反應,或冒出濃煙,或改變顏色,甚至產生熱量。
他會解釋這些現象背後的元素組合與分解,讓學生們意識到世間萬物的構成,並非簡單的五行相生相克,而是更深層次的微觀粒子運動。
“數學邏輯”課,則由李龍主講。
他會將抽象的幾何圖形與實際的建築、器械結合起來,讓學生們理解勾股定理在測量和建造中的應用。
他還會引入“阿拉伯數字”和“十進製”概念,極大地簡化了計算,讓學生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效率倍增。
這套全新的教學體係,對所有學生而言都是一場思維的衝擊。
那些貴族精英子弟們從小習慣了死記硬背,對這種強調動手和邏輯推導的學習方式很可能會感到陌生,甚至有些抵觸。
但像慕容秋這樣的西北學子定然會如魚得水。他們受王府教育體係培訓出來的求知欲和實踐天賦,一定會在在船山書院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
這樣的課堂教學,李唐通過總控智能星辰已經模擬了很多遍。
他很清楚,這場關於知識與權力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船山書院是打破封建禁忌規則秩序的第一步。它要做的是,將科技這顆種子,播撒到全世界,最終構建一個以科學與理性為基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而慕容秋,這個來自吐穀渾羌族部落的牧民子弟,就是這顆種子最先萌發的希望之芽。
他的成長,不僅僅是他個人及家庭的命運轉折,更是科技教改變世界顛覆舊秩序的序章。
李唐需要有千千萬萬像慕容秋一樣的學生。身為船山書院的唯一院長,他的學生將來肯定是桃李滿天下。
尊師重道,是船山書院的校訓之一。
後世民國的那位蔣校長,靠著黃埔生打天下取得了輝煌戰果。隻不過這位爺對世界的認知實在有限得很,明明手握一把好牌,卻被他打得稀爛。
現在,我李唐作為船山書院的院長,船山一期、二期、三期、四期計劃培養出來的十萬船山學子,將是他征服全球的寶貴資本。
嗯,今後不能讓各期船山學子再稱本王為王爺,得讓他們改口,尊稱一聲校長。
嗬嗬,就這麼辦。
喜歡晚唐:開局一條船請大家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