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總第191章)探日焓文明進階之徑與破六轉修煉瓶頸之路_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 > 第13章 (總第191章)探日焓文明進階之徑與破六轉修煉瓶頸之路

第13章 (總第191章)探日焓文明進階之徑與破六轉修煉瓶頸之路(2 / 2)

強核力釋放的殘餘能量無法被弱核力完全吸收,形成微小的能量渦流,導致每三次轉換就會出現一次“周期偏移”,力場穩定度從82降至67,與六轉階“連續無偏差周期性轉換”的要求仍有差距。

“之前解決了‘能不能接上’的問題,現在要解決‘能不能接穩、接順’的問題。”

林軒暫停模擬,調出日焓文明“星核能量循環”中“餘能導流”的記載:恒星聚變產生的殘餘能量,會通過星際塵埃的“能量傳導通道”被周邊行星吸收,而非淤積在轉換節點。

他突然意識到,六轉階的新問題,本質是過渡態缺少“能量導流機製”,強核力的殘餘能量沒有出口,才會乾擾後續轉換周期。

他立刻調整參數,在強核力與弱核力的過渡區間末端,增設了一道“念力導流槽”,以31的頻率比為基準,用念力引導強核力的殘餘能量,順著弱核力的衰變軌跡,緩慢注入引力場,既補充了引力轉換所需的能量,又避免了能量淤積。

同時,他將五維階鞏固的“抗乾擾念力緩衝層”融入六轉模擬,確保即使在引力波動增強的情況下,導流過程也不會受外部乾擾中斷。

重新啟動模擬後,強核力的殘餘能量通過導流槽順暢流入引力場,原本的能量渦流消失不見。

四力轉換周期連續運行二十分鐘,僅出現兩次小於3的微小偏差,力場穩定度始終維持在80以上,首次實現了接近六轉要求的“穩定周期性轉換”。

但林軒並未停手,他進一步測試發現,當轉換周期超過三十分鐘,電磁力的波動頻率會出現0.2hz的漂移,雖未影響整體循環,卻暴露出“多力長期同步下的頻率校準”這一新細節問題。

他翻開實驗日誌,在“六轉階新問題攻克記錄”中寫道:“1.已解決強核力與弱核力過渡態‘能量滯留’問題,通過‘念力導流槽’實現餘能再利用,周期偏移率從33降至6;”

“2.新發現‘多力長期同步下的頻率漂移’,需在後續修煉中加入‘實時頻率校準模塊’,以31的基礎頻率比為錨點,用念力實時微調各力波動,確保周期穩定性;”

“3.五維階抗乾擾能力需進一步與六轉轉換結合,在每次周期節點加入‘乾擾預判’,提前規避引力波動對轉換節奏的影響。”

林軒抬望著屏幕上平穩運行的轉換曲線,明白六轉階的突破已不再遙遠。從解決2912年的實戰短板,到應對六轉新出現的能量滯留與頻率漂移,核心始終是遵循日焓文明“順規律”的啟示。

讓念力從“主導者”徹底變為“協調者”,順著四力的自然節律完善轉換機製,而非強行設定參數。

接下來,隻需通過反複修煉,將“過渡態+導流槽+實時校準”的模式內化為念力本能,六轉階的大門便會真正敞開。

13.3探日焓進階困境,感文明韌性與差異

在修煉之餘,林軒的量子態意識流繼續順著日焓文明的時間線往深了探,意識裡的畫麵突然變成了廣闊的星際空間。

焓能絮團靠著反物質能量往遠處飛,可在穿過超星係之間的空隙時,能量消耗得明顯變快了,就連導航信號也因為空間曲率的波動變得不穩定,一眼就能看出他們探索時遇到了麻煩。

此時日焓已邁入跨超星係探索階段,但反物質能耗高、導航易受乾擾的短板逐漸凸顯,這是文明從“能遠航”向“遠航穩”進階的關鍵瓶頸,也成為推動它們探索重力科技的核心動力。

他緊盯著意識流裡的這一幕,目光隨即落在同步浮現的記載上:“地球曆2311年2718年:日焓文明在跨超星係航行中,逐漸暴露反物質能耗過高、長距導航精度不足的短板。但族群通過持續攻關,實現‘重力感應反物質協同’技術的關鍵性突破,借重力感應精準鎖定星際坐標,以反物質能量適配航行速度,成功彌補短板。此舉不僅讓日焓獲得三級宇宙文明巔峰階段的穩定星際遠行能力,更在技術突破中觸碰到四級宇宙文明的發展脈絡,隱約窺見更高文明層級的門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軒輕聲感歎:“反物質雖說能撐著跨超星係飛,但耗能量高不說,導航還不穩。這倆問題要是解決不了,飛得越遠風險就越大。可它們沒被難住,反倒琢磨出把‘重力感應’和‘反物質’湊一塊兒用,硬生生把短板補上了,還蹭到了四級文明的邊兒,這想法也太絕了!咱華夏艦隊現在巡航時,不也老碰到能源調配和航道校準的麻煩嘛,這種‘瞅見短板就補、撞上難題就解’的股子勁兒,太值得咱學了!”

隨著意識流接著往前推,畫麵轉到了日焓文明研究宇宙重力場的場景:無數根能量絲織成一張網,捕捉著不同天體的重力波動,再把這些數據彙總成複雜的模型。每一次調整模型的動作裡,都能看出他們對“重力本源”那種不放棄的探索勁兒。

這是日焓為突破四級文明的“蓄力期”,用近140年時間持續深耕重力科技,從摸索重力規律到嘗試技術應用,為後續找到“重力本源錨點”、構建大一統理論打下了堅實基礎,這段漫長的積累也印證了文明進階的不易。

對應的記載隨之顯現:“地球曆2718年2859年:日焓繼續探索重力科技,為突破四級文明做準備”。

林軒看著圖景中不斷迭代的重力模型,眼神裡多了幾分共鳴:“單是研究重力科技就用了一百多年,這中間指定栽了無數回跟頭,保不齊剛摸透一個重力規律,到了新星域又不管用了。可它們沒撂挑子,一直死磕這塊硬骨頭。咱從地球沒了之後重新站起來,不也花了九百年才攻克星際航行、念力修煉的部分難題嘛?這種‘慢下來攢勁兒、沉下心破局’的耐心,可太少見了!”

等意識裡的畫麵定格在牧夫座空洞邊緣時,出現了一幕讓人震撼的場景:焓能絮團圍著一個發著暗金色光暈的“重力本源錨點”,把重力規律、反物質能量還有其他基本力的參數融合到一起,最後形成了完整的大一統理論模型。

這下反物質的能耗大大降低,導航也變得又精準又穩定。

這是日焓文明邁入四級的裡程碑,找到“重力本源錨點”後,用15年時間完成從理論到應用的跨越,不僅解決了跨超星係航行的核心難題,更實現了文明層級的關鍵突破,此時的日焓已與華夏文明處於同等的四級文明水平。

同步浮現的記載清晰寫著:“地球曆2859年2874年:日焓在探索牧夫座空洞邊緣時,發現‘重力本源錨點’,用15年時間完成大一統理論構建與重力科技應用,實現大一統理論實戰驗證和跨超星係無補給航行,正式邁入四級文明”。

看到這裡,林軒的量子意識流忍不住泛起激動的波動,他輕聲讚歎,語氣裡滿是共鳴:“光找到‘重力本源錨點’還不算完,居然花十五年就把大一統理論從模型變成能用的技術了!這下跨超星係飛再也不用愁補給的事兒,這才是真真正正站穩了四級文明的腳跟!咱現在也在四級階段,太明白這一路多不容易了。從掉進絕境到四處漂泊,再到攻克念力修煉、造物研發的一堆難關,每一步都是踩著坎兒過來的。日焓跟咱一樣,都是從逆境裡硬拚出來的,能走到四級文明,那可太不容易了!”

此時的日焓與華夏文明,雖起源不同、形態各異,卻有著相似的“絕境求生、逆勢突破”的文明韌性,這種曆經磨難沉澱的實力,也成為它們在充滿未知與危險的宇宙“黑暗森林”中,敢於探索、守護自身的底氣。

林軒望著圖景中焓能絮團駕馭重力與反物質能量,平穩穿梭於超星係之間的畫麵,眼中滿是敬佩:“隻有真從絕路上闖出來,才明白這份實力多金貴。到了四級文明,有了能穩穩跨超星係飛、應付複雜風險的底氣,在宇宙黑暗森林裡才敢更放開了手腳探索。日焓走的這條路,就跟給咱華夏艦隊引路似的,也讓我對彌涅爾瓦星域那些沒譜的挑戰,更有信心扛過去了!”

林軒的目光在畫麵上停了好半天,就見焓能絮團變成銀藍色的流光,一點兒不費勁地在超星係之間穿來穿去,反物質能量和重力場配合得特彆好,就連跨好幾個星係的時間都短得讓人吃驚。

他想起日焓“跨超星係不用補給就能飛”的記載,再看看咱華夏艦隊,還得靠戰艦引擎、以37的光速往前飛,要花幾十年才能到目標星域,忍不住小聲念叨:“同樣是四級文明,日焓這能短時間跨超星係的本事,真是讓人打心眼兒裡羨慕啊!”

他伸手虛觸意識圖景裡的能量流光,語氣裡滿是對這種特性的認可:“人家本身就是能量文明,壓根不用受實體戰艦載重和引擎功率的限製。想走的時候,借著重力錨點把坐標校正好,靠反物質能量推一把就能出發,連補給都省了。咱華夏艦隊要是想跨超星係,得提前規劃航線、囤夠能源,還得操心戰艦會不會損耗。這麼一比,日焓這‘說走就走’的遠行本事,真是能量文明獨有的大優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說著,他想起日焓曾悄悄尾隨華夏艦隊、又在楔形戰艦出現時隱匿身形的場景,進一步感慨:“更難得的是,人家還能憑著能量形態的優勢,在宇宙裡偷偷偵察,根本不怕敵方雷達抓到實體信號,悄悄湊過去就能把敵情摸得門兒清;真遇上危險了,化成一道長流光就能趕緊撤,不管是逃命還是自保,都比咱實體文明靈活多了!”

林軒輕輕搖頭,語氣裡帶著幾分無奈卻又清醒的認知:“再看咱實體文明,戰艦體積又大,能量信號還特明顯,就算開了靜默模式,也難完全躲開高階文明的探測;真到了得緊急撤離的時候,還得琢磨戰艦轉向、加速的上限,遠沒有日焓那種‘化成能量就能藏’的方便。說實在的,實體文明在機動性和隱蔽性上,還真比不上這種能隨便穿梭的能量文明。”

林軒的量子意識流再次沉潛到日焓文明的進化記載中,逐字逐句拆解那些藏在“進階”背後的困境。

原本對能量文明“跨星係自由穿梭”的羨慕,漸漸被一層複雜的感慨覆蓋,他發現日焓的每一步發展,都像是在宇宙的夾縫裡“踮著腳走路”,滿是不得已的謹慎。

看到“原始蒙昧時代”的記載時,他意識裡的畫麵突然冒出焓能絮團在能量湍流裡飄來飄去的樣子:好幾百團細細的能量體被狂躁的能量流裹著走,每被衝一次,就有差不多三成的個體沒了,剩下的隻能憑著本能往不知道安全不安全的地方飄。

“連主動應對的本事都沒有,能不能活全看運氣,”林軒小聲念叨,“這哪兒是‘發展’啊,分明是在生死線上熬著呢!要是那時候碰上哪怕最低級的掠奪文明,恐怕連留下點痕跡的機會都沒有。”

翻到“一級行星文明”的瓶頸那段記載,他盯著“離開太陽核心區域後,能量消耗是獲取速度的三倍”這句話,忍不住皺起眉:“好不容易能在太陽係活動,卻被能量補給卡得死死的,在火星軌道最多待二十四小時,連長期據點都建不了。更要命的是,就隻會操控能量,連最基礎的實體防禦都搞不定。要是遇上能造原始能量炮的戰爭文明,人家一顆實體炮彈就能打亂他們的量子頻率,存活率連百分之十都不到,這對抗能力也太弱了!”

想到記載裡日焓捕捉到陌生能量脈衝後,隻能縮小活動範圍、關掉探測裝置的舉動,他又補了句:“連主動了解對方的膽子都沒有,隻能被動躲著,這黑暗森林裡的日子,對他們來說哪兒是‘森林’啊,分明就是‘黑暗牢籠’!”

讀到“二級恒星係文明”被“囚禁”在太陽係的段落時,林軒的目光釘在“脫離太陽係後量子場會鬆散”這句話上:“好不容易搭起太陽係資源網,卻還是離不開太陽的能量場,連跨個恒星係都做不到。費勁發個探測粒子去半人馬座,還被不知名的能量場攔下來了,最後隻能把計劃停了。這哪兒是‘深耕太陽係’啊,分明是被死死綁在原地,連外頭的世界都不敢多瞅一眼!真要是有二級戰爭文明打過來,他們那量子護盾連反物質魚雷都擋不住,七十二小時內基地就得全沒,想想都覺得喘不上氣。”

觸及“三級反物質湮滅文明”的弱點時,他看著“強引力場裡反物質隔離層易失效”“怕實體穿甲彈擊穿護盾”的描述,搖了搖頭:“好不容易搞懂了反物質技術,卻還得繞著高引力區走,連航行路線都得看環境的臉色。遇上能引爆恒星的戰爭文明,人家動動手就能毀了他們的反物質儲備,可他們隻能靠衝擊波乾擾,連反擊的勁兒都沒有。在蛇夫座看著戰爭遺跡,居然還得刪數據、降低能量信號躲著走。這跨星係遠行的本事,倒更像‘星際逃難’了!”

當看到“四級重力科技文明”麵對高維威脅的謹慎時,林軒的量子意識流泛起一絲沉重:“總算能操控局部重力了,可也就管得了一千公裡的範圍,真遇上黑洞炸彈還是沒招兒。發現疑似高維造物的重力錨點,不光不敢研究,還得趕緊封了它、把探測通道也關了;察覺到四級戰爭文明的重力戰艦,也隻能遠遠繞著走。明明跟咱一樣都是四級文明,卻連了解同類的機會都得放棄,這份‘低調’,全是被逼出來的啊!”

把記載合上的時候,林軒眼前又冒出日焓豁出去幫華夏艦隊破解楔形戰艦能量流霧圍堵的畫麵。

這個從太陽係走出來的能量文明,他們自己還在夾縫裡求生存呢,卻願意給咱這太陽係“同鄉”搭把手。

他眼神慢慢變堅定了:“他們是跟地球同根的‘家鄉文明’,一路靠硬扛的勁兒闖過了無數絕境,可骨子裡的善意從來沒丟過。以後要是日焓需要庇護,彆說是出力了,就算得擋在他們前頭扛住戰爭文明的衝擊,就算得幫他們躲開高維威脅的風險,我林軒,還有整個華夏艦隊,絕對不會乾看著。這份責任,咱扛得住,也必須扛!”

13.4悟文明發展規律,睹沉睡者微微共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回顧日焓文明與地球文明,尤其是自己創立的華夏文明的發展曆程,林軒敏銳地發現一個關鍵規律:文明在固守母星的階段,都因為缺少文明間的正常交流,陷入了“閉門造車”的困境,這一狀況嚴重製約了它們的發展進程。

日焓文明便是典型例證,從誕生初期到邁入二級文明前,它長期局限於太陽係內,既無對外交流的渠道,也缺乏探索外界的能力,僅靠自身摸索能量規律,導致文明在二級及以下階段停滯了十餘萬年。

從地球曆公元前10萬年掌握基礎能量傳承,到公元258年才正式邁入二級文明,漫長的“閉門期”讓其多次因技術瓶頸陷入生存危機,連最基礎的跨恒星係探索都遲遲無法突破。

而當文明被迫走出主星、流浪於星際間時,反而迎來了發展的“奇遇期”。

日焓在太陽被戴森結構體摧毀後,失去主星庇護的同時,也接觸到了星際間的反物質雲團、重力本源錨點等新事物,不僅在絕境中研發出“恒星能量場遠程校準技術”獲得星際航行能力,更用13年攻克反物質應用難題,從二級文明躍升至三級文明,後續又借跨超星係探索的經驗,摸到了四級文明的門檻。

華夏文明的發展軌跡亦與之高度契合。在地球存續時期,人類文明受限於星球範圍,即便掌握了初級航天技術,也未實現真正的星際交流,直到地球毀滅,不斷成長的華夏艦隊被迫在星際流浪,才從草根文明逐步向四級文明邁進。

林軒望著意識圖景中各文明“閉門則滯、出走則進”的對比,不禁感慨:“文明發展哪兒是‘守著主星就能踏實進步’啊?死守著家園隻會讓眼界變窄、技術也跟不上趟。就算黑暗宇宙裡全是沒譜的危險,可每回跟陌生文明打交道、每回往新領域探探路,裡頭都藏著突破瓶頸的機會。隻有主動走出主星這個‘舒服區’,在星際裡闖一闖、看一看,文明才有接著往上走的可能。”

宇宙星空的寧靜,在艦船引擎低鳴的襯托下更顯沉寂。

林軒走進人員休息艙,靴底踏過金屬地板的輕響,在空曠的艙室裡格外清晰。

他停在e73的休眠艙前,透明艙壁內側凝著一層極薄的霧,將裡麵沉睡的身影暈得有些模糊。

那是曾破解“強核力越界乾擾電磁力”難題的核心人物,如今卻隻剩平穩卻毫無生氣的生命體征。

他抬手輕輕觸碰到冰涼的艙壁,指尖傳來的寒意順著神經蔓延。

眼前這具陷入精神凍結的軀體,曾在伊瑟拉能量研究中心的工作台前,寫下關鍵的“力場實驗日誌”。

那些藏在加密文件夾裡的算法與閾值表,此刻正成為解析強力解綁霧裝置的關鍵鑰匙。

可日誌的主人,卻無法親眼看到這些成果如何幫文明渡過難關。

“老卡說你總愛把重要數據藏在日誌裡,”林軒的聲音很輕,幾乎要被艦船的背景音淹沒,“現在那些數據派上用場了,殘霧實驗能穩住四力,連五維修煉的瓶頸都有了突破……可你卻還在這兒躺著。”

他凝視著e73毫無波瀾的麵容,想起通訊裡卡列斯博士提及舊同事時的急切,想起自己第一次看到日誌手稿時的激動,心底翻湧著複雜的情緒。

有對關鍵資料的慶幸,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

艙外的星光透過舷窗灑進來,落在休眠艙上,映得那層薄霧泛起細碎的光。

林軒收回手,幻形體輕輕歎了口氣,目光卻漸漸變得堅定:“等破解了強力解綁霧,等找到喚醒你們的辦法,一定讓你親眼看看,你當年的研究,到底幫我們走了多遠。”

林軒話音剛落,目光忽然頓在休眠艙內,e73的嘴角,竟極輕地向上揚了一下,那弧度淺得像水麵轉瞬即逝的漣漪,若不是他一直盯著,恐怕眨眼就會錯過。

也是在這時,他才真正認真打量起e73的模樣。作為伊瑟拉族人,e73有著和地球人相近的麵容輪廓,卻沒什麼突出的特點,屬於扔進人群裡便難尋蹤跡的長相。

身材不算高大,甚至有些矮胖,肩膀微微垮著,連休眠時的姿態都透著股隨和的憨態,一點沒有“頂尖能量專家”該有的銳利感,反倒像生活裡隨處可見的、親切又普通的尋常人。

是聽到了嗎?聽到自己說他的研究正在發光,聽到那句“等你醒來看看”的承諾?林軒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忍不住湊近艙壁,指尖再次貼住冰涼的玻璃,連呼吸都放輕了些。

可再仔細看時,那抹笑意又淡得幾乎看不見,仿佛隻是這具矮胖軀體的肌肉在無意識間的微小抽動,是自己太過期待而產生的錯覺。

但不管是真實的回應,還是心底的念想,林軒胸口那股沉甸甸的情緒,卻像是被這縷微光輕輕撥開了一角。

他原本因e73的沉寂而泛起的惋惜,此刻多了幾分溫熱的盼頭。

或許這具看似普通的沉睡軀體裡,意識還沒完全沉寂;或許那些藏在深層記憶裡的智慧,正以這樣細微的方式,與自己隔著艙壁共鳴。

林軒直起身,指尖離開艙壁時,眼底已沒了之前的悵然,取而代之的是更清晰的堅定。

他最後看了一眼休眠艙內那道矮胖的身影,輕聲道:“甭管是真聽見了,還是我自己瞎琢磨,這事兒都算個好苗頭。我肯定能再快點,沒跑兒!”

說完,他轉身走向艙門,腳步比來時更穩。

哪怕那抹嘴角的上揚隻是一瞬,也足夠成為他繼續向前的又一份動力。

喜歡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請大家收藏:()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之逆轉敗局:千金的贖罪倒計時 綜影視我在電視劇裡開掛 華夏無神?我在牢裡鑒定神明! 貓貓我撩完就跑,頂級大佬追著哄 升龍 改嫁權少當天,前夫帶全家跪求彆嫁 七零嬌寵:資本家小姐搬空全家嫁軍官 忍界程序員 看守廢丹房五年,我偷偷成仙了 帶情蠱封神影後,大佬爭著叫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