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秦風領命而去。
蕭沅看著蕭月瑤有條不紊地布置著,心中忽然湧起一股莫名的恐慌。他一直以為自己是皇帝,是這天下的主宰,可在母親麵前,他卻像個不懂事的孩子,什麼都做不了。
“母後,”蕭沅的聲音有些顫抖,“我們現在怎麼辦?趙將軍有三萬騎兵,京城裡隻有一萬京畿衛,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蕭月瑤看了他一眼,緩緩道:“放心,哀家早有準備。”
她從袖中取出一枚虎符,遞給身邊的侍衛:“你持此虎符,速去調遣駐紮在城外的五萬禁軍,讓他們即刻入京,聽候調遣。”
“是!”侍衛接過虎符,策馬而去。
蕭沅看著那枚虎符,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從未知道母親手裡還有這樣的寶貝。
“這是當年你外祖父留給哀家的。”蕭月瑤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道,“他說,關鍵時刻,這枚虎符或許能救蕭家一命。沒想到,今天真的派上了用場。”
她轉身對蕭沅道:“走吧,我們該回京城了。一場大戲,才剛剛開始。”
京城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家家戶戶都緊閉門窗,街道上空無一人,隻有巡邏的士兵往來穿梭,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永安宮內,蕭月瑤正與幾位老臣商議對策。鎮國公、英國公等人麵色凝重,不時交頭接耳,討論著如何應對趙承的叛亂。
“陛下,”鎮國公率先開口,“趙承手握重兵,又占據了城外的有利地形,硬拚恐怕不是上策。依老臣看,不如先假意答應他的要求,穩住他的情緒,再尋機破敵。”
英國公卻搖搖頭:“鎮國公此言差矣。趙承狼子野心,早已顯露無遺。若是給他喘息之機,他定會卷土重來,到時候局勢就更難控製了。依老臣看,不如趁他立足未穩,主動出擊,打他個措手不及。”
兩位老臣各執己見,爭論不休。蕭月瑤靜靜地聽著,沒有說話。她知道,這不僅是一場軍事上的較量,更是一場政治上的博弈。
就在這時,秦風匆匆趕來:“陛下,趙承派人送來一封信,說是要親自交給您。”
蕭月瑤接過信,拆開一看,臉色頓時變得陰沉。信上,趙承言辭懇切,說自己是為了朝廷安危,為了清除奸佞,才不得不兵臨城下。他還說,隻要蕭月瑤交出鳳印,讓蕭沅親政,他就立刻退兵。
“哼,他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蕭月瑤冷笑一聲,將信遞給眾人,“你們都看看吧,這就是他所謂的清君側,誅奸佞。”
眾人看完信,都義憤填膺。鎮國公道:“陛下,趙承這是明目張膽地逼宮啊!我們絕不能答應他的要求!”
“是啊,陛下,”英國公附和道,“我們寧願戰死,也絕不能讓他得逞!”
蕭月瑤點點頭:“你們說得對,我們絕不能向他屈服。但是,我們也不能貿然出兵,以免中了他的圈套。”
她沉思片刻,道:“秦風,你立刻派人去聯絡趙承軍中的幾位將領,告訴他們,隻要他們能臨陣倒戈,斬殺趙承,朕就赦免他們的罪過,還會給他們加官進爵。”
“陛下英明!”眾人紛紛讚道。
秦風領命而去。蕭月瑤又對鎮國公道:“鎮國公,你立刻率領京畿衛,加強京城的防守,絕不能讓趙承的人趁機混入城中。”
“老臣遵命!”鎮國公領命而去。
“英國公,”蕭月瑤又對英國公道,“你立刻去調集糧草,安撫百姓,確保京城的穩定。”
“老臣遵命!”英國公也領命而去。
一時間,永安宮內變得空蕩蕩的。蕭月瑤走到窗前,望著窗外陰沉的天空,心中思緒萬千。她知道,這場較量才剛剛開始,而她,必須贏。
趙承的軍營駐紮在京城郊外的一座山崗上,旌旗飄揚,殺氣騰騰。趙承站在中軍大帳前,望著遠處的京城,眼中閃爍著野心的光芒。
“將軍,”一名副將匆匆趕來,“京城那邊沒有任何動靜,不知道蕭月瑤那老太婆在搞什麼鬼。”
趙承冷笑一聲:“她能搞什麼鬼?不過是在拖延時間罷了。我料定,不出三日,她就會乖乖交出鳳印,讓蕭沅那小子親政。”
“將軍英明!”副將讚道,“到時候,將軍就是朝廷的第一功臣,這天下,還不是將軍說了算?”
趙承得意地笑了起來。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跑來:“將軍,營外有一個自稱是您故人的人求見,說是有要事相告。”
“故人?”趙承皺了皺眉,“讓他進來。”
不一會兒,一個穿著粗布衣服的中年人走進了大帳。他見到趙承,立刻跪倒在地:“小人參見將軍。”
趙承打量了他一眼,覺得有些眼熟,卻一時想不起在哪裡見過。“你是誰?找我有什麼事?”
中年人抬起頭,臉上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將軍不記得小人了嗎?小人是當年在您麾下當差的李四啊。”
“李四?”趙承想了想,終於有了一絲印象,“哦,是你啊。你找我有什麼事?”
李四道:“小人聽說將軍要清君側,誅奸佞,心中十分敬佩。小人有一個消息,或許能幫到將軍。”
“什麼消息?”趙承頓時來了興趣。
李四壓低聲音道:“小人聽說,蕭月瑤那老太婆已經秘密調遣了五萬禁軍,準備今晚偷襲我們的軍營。”
“什麼?”趙承大驚失色,“你說的是真的?”
李四道:“小人不敢欺瞞將軍。這是小人在京城的一個朋友告訴小人的,千真萬確。”
趙承沉思片刻,道:“好,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等事成之後,我一定重重賞你。”
李四謝恩後,轉身離開了大帳。趙承立刻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將軍,這會不會是蕭月瑤那老太婆的奸計啊?”一名將領擔憂地說。
趙承道:“不管是不是奸計,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傳令下去,今晚加強警戒,準備迎接蕭月瑤的偷襲。”
“是!”眾將領命而去。
夜幕降臨,趙承的軍營裡燈火通明,士兵們嚴陣以待,準備迎接一場大戰。然而,直到天亮,也沒有看到禁軍的影子。
趙承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跑來:“將軍,不好了!我們的糧草被人燒了!”
“什麼?”趙承大驚失色,立刻帶領眾將趕往糧倉。隻見糧倉火光衝天,濃煙滾滾,裡麵的糧草早已化為灰燼。
“是誰乾的?”趙承怒吼道。
就在這時,身後傳來一陣騷動。趙承回頭一看,隻見幾名將領帶著一隊士兵,手持刀槍,正虎視眈眈地盯著他。
“你們想乾什麼?”趙承厲聲喝道。
為首的將領道:“趙承,你勾結外敵,意圖謀反,罪該萬死!我們已經決定歸順朝廷,今日就將你擒獲,獻給陛下!”
趙承這才明白,自己中了蕭月瑤的奸計。他沒想到,自己麾下的將領竟然會臨陣倒戈。
“你們……你們背叛我!”趙承怒吼著,拔出腰間的佩劍,想要反抗。
然而,他身邊的士兵早已被策反,紛紛放下了武器。趙承寡不敵眾,很快就被擒獲。
趙承被擒的消息很快傳到了京城,全城百姓歡欣鼓舞,紛紛走上街頭,慶祝這場勝利。
永安宮內,蕭月瑤看著被押上來的趙承,眼中沒有絲毫波瀾。“趙承,你可知罪?”
趙承昂首挺胸,冷冷道:“我何罪之有?我不過是想清除奸佞,還朝廷一個清明罷了。”
“清除奸佞?”蕭月瑤冷笑一聲,“你勾結外敵,意圖謀反,還敢說自己無罪?你以為你做的那些事,能瞞得過朕嗎?”
她拿出一封書信,扔在趙承麵前:“這是你與北狄勾結的證據,你還有什麼話好說?”
趙承看著那封書信,臉色頓時變得慘白。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任何辯解的餘地了。
“蕭月瑤,你彆得意得太早。”趙承惡狠狠地說,“就算我死了,也會有人替我報仇的。”
蕭月瑤淡淡道:“那朕就等著。拖下去,斬立決。”
“是!”侍衛們領命,將趙承拖了下去。
看著趙承的背影,蕭月瑤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場風波,終於平息了。
她轉身對蕭沅道:“你看到了嗎?這就是野心的下場。如果你再執迷不悟,隻會落得和他一樣的下場。”
蕭沅低著頭,不敢說話。經過這場風波,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也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
“母後,兒臣知道錯了。”蕭沅的聲音帶著一絲哽咽,“兒臣以後一定會好好治理朝政,絕不會再讓您失望了。”
蕭月瑤看著他,眼中露出一絲欣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記住,作為一個皇帝,不僅要有威嚴,更要有仁心。隻有這樣,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才能守住這江山社稷。”
“兒臣謹記母後教誨。”蕭沅重重地點了點頭。
從此,蕭沅痛改前非,在蕭月瑤的輔佐下,兢兢業業地治理朝政。他減免賦稅,安撫百姓,整頓吏治,開創了一個新的盛世。
而蕭月瑤,則退居幕後,偶爾指點蕭沅一二。她知道,自己已經完成了使命,剩下的,就交給蕭沅了。
夕陽下,蕭月瑤站在永安宮的窗前,望著遠處的太和殿,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江山,終於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