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新帝蕭衍做齊王(一)_重生之手握古風闖京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手握古風闖京城 > 第二十八章新帝蕭衍做齊王(一)

第二十八章新帝蕭衍做齊王(一)(1 / 2)

建武五年(公元111498年),建康城郊,寒雨連江。

破廟的茅草頂漏下細碎的雨珠,打在瀟沅沾滿泥汙的衣襟上。他剛從江邊蘆葦蕩中脫身,身後是南齊東昏侯蕭寶卷派來的追兵——三天前,他因“私藏前朝輿圖”的罪名被列入緝捕名單,若非家仆拚死掩護,此刻早已是建康城牆上的一具無名屍。

“公子,喝點熱粥吧。”

一個清瘦的身影遞過陶碗,是林夏。他身著洗得發白的儒衫,手中握著半塊乾餅,眼神卻亮得驚人。林夏是三年前瀟沅在會稽遊學途中結識的謀士,據說曾是太學博士,因抨擊時政被罷官,流落江湖。此刻,他正用樹枝在泥地上勾畫著什麼,眉頭緊鎖。

瀟沅接過粥碗,暖意順著喉嚨滑下,卻驅不散心底的寒意。“林兄,追兵已至秣陵,我們無處可藏了。”他的聲音嘶啞,帶著連日奔逃的疲憊,“‘瀟沅’這個名字,如今已成催命符。”

林夏抬起頭,將樹枝指向泥地上的字跡——那是“蕭”字。“公子可知,為何東昏侯執意要取你性命?”他頓了頓,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並非因你藏了輿圖,而是因你祖父是蕭道成的族弟。”

瀟沅猛地抬頭。他自幼隻知祖父是前朝罪臣,家族被貶為庶民,卻不知與南齊皇室蕭氏有這層淵源。

“蕭道成建齊時,你祖父因反對削奪宗室兵權被賜死,家族才改姓‘瀟’,隱於民間。”林夏的指尖在“蕭”字上重重一點,“如今東昏侯屠戮宗室,連尚書令蕭懿都險遭毒手,他容不下任何與蕭氏沾邊的人,哪怕隻是個落魄的旁支。”

雨勢漸大,破廟的門被風吹得吱呀作響。瀟沅攥緊拳頭,指節泛白:“那我該如何?難道坐以待斃?”

“改姓。”林夏的聲音斬釘截鐵,“改回‘蕭’姓,且需用一個能讓朝野側目的名字。”他俯身寫下“蕭衍”二字,“衍,有繁衍、延綿之意,既合蕭氏宗族綿延之願,又暗含‘推演天下’的氣象。更重要的是,此名不顯山露水,卻能讓知曉你身世的人暗自留意。”

瀟沅沉默良久。改姓,意味著徹底割裂過去,以一個全新的身份在刀光劍影中求生。但他看著林夏堅定的眼神,想起家仆臨死前“活下去,為家族正名”的囑托,終於點頭:“從今往後,世間再無瀟沅,隻有蕭衍。”

林夏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公子(此後稱蕭衍)既決,便需步步為營。東昏侯失德,朝野怨聲載道,正是潛龍升淵之時。第一步,是離開建康,去襄陽。”

“襄陽?”

“不錯。”林夏起身,走到破廟門口,望著雨幕中模糊的遠山,“雍州刺史蕭懿是蕭氏宗親,雖暫附東昏侯,卻心懷天下。你以蕭氏旁支身份投效,他必會接納。更重要的是,襄陽兵強馬壯,地處南北要衝,進可攻中原,退可守江南,是積蓄力量的絕佳之地。”

蕭衍望著林夏的背影,忽然明白這位謀士早已為他鋪好了前路。他將剩下的粥一飲而儘,抹了抹嘴:“依林兄之計。”

三日後,兩人換上商旅裝扮,混在南下的商隊中,踏上前往襄陽的路。瀟沅已死,蕭衍的故事,自此開篇。

第二章襄陽立足:蕭懿帳下的潛龍

永元元年(公元111499年),襄陽,雍州刺史府。

蕭懿看著眼前的年輕人,眉頭微蹙。蕭衍自報家門時,他心中是疑慮的——瀟氏一族被貶多年,如今突然冒出個“蕭衍”,自稱是蕭道成族弟之後,未免太過蹊蹺。

“你說你是蕭氏宗親,可有憑證?”蕭懿的聲音低沉,帶著武將特有的威嚴。他麾下猛將如雲,並不缺一個看似文弱的“宗親”。

蕭衍從容取出一枚褪色的玉佩,上麵刻著一個模糊的“蕭”字。“這是祖父臨終前交予家父的信物,說是當年與先帝(蕭道成)一同從軍時所佩。”他頓了頓,目光坦蕩,“刺史若不信,可查族譜。瀟氏本為蕭氏,因罪改姓,宗卷中應有記載。”

站在一旁的林夏適時開口:“刺史大人,如今東昏侯寵信奸佞,屠戮忠良,連宗室亦不能免。蕭衍公子避禍襄陽,實為求一安身立命之所,更欲為刺史效力,共扶社稷。”

蕭懿盯著玉佩,又看了看蕭衍沉穩的神情,心中已有幾分動搖。他與東昏侯的矛盾早已激化,正需招攬人才。蕭衍既是蕭氏,又有林夏這般謀士輔佐,或許真能派上用場。

“也罷。”蕭懿揮手,“你且留下,先在軍中任主薄,熟悉軍務吧。”

蕭衍在襄陽的日子,並不輕鬆。軍中將領多是行伍出身,看不起這個“空降”的文弱主薄,時常尋釁滋事。一次,部將呂僧珍故意在演武場刁難:“聽說蕭主薄頗有才學,不知能否舞刀?”

蕭衍並未動怒,接過呂僧珍遞來的長刀,沉聲道:“舞刀不敢當,略懂防身之術罷了。”他曾隨父學過武藝,雖不精,卻也穩健。隻見他長刀出鞘,招式雖不華麗,卻招招紮實,隱隱有章法。呂僧珍看得一愣,暗讚其沉穩。

林夏則在暗中為蕭衍鋪路。他利用自己太學博士的舊識,搜集襄陽的風土人情、山川險要,整理成冊交給蕭衍;又時常與地方士族往來,打探消息,為蕭衍結交人脈。一次,襄陽大旱,百姓流離,林夏建議蕭衍:“可奏請刺史,開倉放糧。一來解百姓之困,二來可收民心。”

蕭衍依計而行,蕭懿雖有猶豫,但在林夏“民心即軍心”的勸說下,最終同意。放糧那日,蕭衍親自到糧倉前分發糧食,看著百姓感激的目光,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民心”二字的重量。

半年後,北魏南下攻雍州,圍樊城。蕭懿召集眾將商議對策,諸將皆主張死守,唯有蕭衍上前一步:“北魏遠道而來,糧草不濟,若死守,正中其下懷。不如派一支精銳,繞至敵後,燒毀糧營,敵軍自退。”

呂僧珍反駁:“敵後地勢險要,如何能進?”

林夏拿出早已繪製好的地圖:“此路可通。我曾在樊城遊學,知曉一條隱秘山道,僅容數人通行,直達敵軍糧營後方。”

蕭懿沉吟片刻,拍板:“就依蕭衍之計!呂僧珍,你率五百精騎,由蕭衍引路,即刻出發!”

夜襲糧營,大獲成功。北魏軍因缺糧被迫退兵,襄陽解圍。經此一役,蕭衍在軍中威望大增,蕭懿也對他愈發信任,升他為中兵參軍,掌管部分兵權。

慶功宴上,蕭懿舉杯:“蕭衍,此次多虧了你。”

蕭衍起身回敬:“全賴刺史信任,林夏兄謀劃,將士用命。”他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林夏身上——若非林夏提前探得敵軍布防,此計斷難成功。

林夏回以一笑,低聲道:“公子,第一步已成。接下來,該謀長遠了。”


最新小说: 刷好感度暴擊獎勵,誰說她們慢熱 瀕危修仙門派考察報告 赤火 萬生癡魔 我的讀心總裁是戲精 娛樂:說好擺爛,你咋成頂流了? 綠茶姐姐太勾人,反派甘心臣服 時光裡的了了 穿越七零,八個大佬都是我帶飛的 傅總彆虐了,少夫人已簽字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