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陽最近的日子,過得可謂是焦頭爛額、心力交瘁,仿佛一夜之間老了十歲。
這一切的根源,都源於年初時他在南方某地方一個賭場的一次豪賭。
那次南方之行,他仿佛被鬼迷了心竅,手風出奇地不順,卻又像輸紅了眼的賭徒般不肯收手,最終一口氣輸掉了十幾個億的巨額資金。
更糟糕的是,在賭場放數人的慫恿和慷慨借貸下,他昏頭昏腦地簽下了一張高達十五億人民幣的巨額欠條。
這筆借款的利率是月息8%。
這個數字聽起來似乎沒有那些動輒百分之幾十的“砍頭息”那麼駭人聽聞。
但仔細算下來,年化利率高達驚人的96%,這已經是徹頭徹尾、毫不含糊的高利貸了!
回到首都後,冷靜下來的李朝陽每每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都感到一陣陣的後怕和難以置信。
他怎麼也想不通,自己當時怎麼會像中了邪一樣,簽下那樣一份足以讓他傾家蕩產的協議。
當然,李朝陽在首都房地產界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也是響當當的一號人物,積累了深厚的家底和複雜的人脈關係網。
他自然不甘心就這樣認栽,將自己半生心血拱手送入虎口。
他最初選擇的策略是硬扛和賴賬。
李朝陽能在首都把房地產公司做這麼大,手底下自然也養著一批能處理“麻煩事”的人。
他自信憑借自己的勢力,足以保證自身安全,那十五個億的本金,他是打定主意不想還了。
然而,他嚴重低估了對方的實力和背景。
能在南方開設如此規模的賭場,並且敢一次性放出十幾億巨額借款的人,其背後的能量和手段,豈是他一個地方性的房地產商能夠輕易撼動的?
最初幾個月,南方那邊似乎並沒有什麼過激的反應,隻是循例通過電話和中間人催促他還款,語氣也算客氣。
李朝陽則用各種借口一拖再拖,他一度天真地以為,對方可能也會像許多普通債主一樣,時間久了也就無可奈何地放棄了。
但他想錯了。
真正的風暴在六月份悄然降臨。
對方並沒有動用喊打喊殺的黑社會手段,而是采取了更高級、也更讓李朝陽感到恐懼的方式。
一個在首都圈內赫赫有名的“二代”公子哥,親自出麵給他遞了話。
話的內容聽起來甚至算得上客氣和有禮,但其中蘊含的威脅意味卻冰冷刺骨:
“李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如果李總實在不想還這筆錢,那我們也有辦法讓李總的下半輩子在監獄裡度過,衣食無憂。”
“至於李總在外麵的妻子、孩子和老人,請李總放心,我們會替您‘照顧’好的。”
這番話的潛台詞再明白不過。
如果你再不還錢,我們雖然不會直接要你的命,但完全有能力通過合法或非法的途徑把你送進監獄,讓你在裡麵待上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