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之言,令臣弟佩服!”
李泰眼珠轉了幾圈。
既然他根本想不通,此舉對於太子而言有何好處,那反而簡單了。
成全他!
連父皇都有可能在沙場上遇險,打死李泰也不信李承乾能在沙場上縱橫無敵。
隻要成全了他,讓他上了戰場,李承乾有的是機會送掉性命。
對他而言,那簡直是最理想的結果!
若真是搞陰謀詭計,把皇兄害死了,弄不好還要汙了他李泰的名聲。
可是,李承乾自己死在沙場上,沒有任何人能責怪自己!
自己甚至還能裝裝大方,給他厚加禮遇,史書上都會讚揚自己的品德。
“父皇,您年事已高,親上戰場自是不合適,若有皇兄代替也是一策,隻要將士用命,憑我大唐軍的實力,豈會懼怕小小的薛延陀部?”
李世民也不禁動容。
他萬沒想到,李承乾竟有如此膽魄。
不過,李承乾作為主帥,現在的大唐軍也不需要他去衝鋒陷陣,即使如此,軍中的危險,也不是任何人能提前預料的。
此時李世民又回想起,前些天承乾近乎絕望地向自己說出存在著謀反的計劃。
現在,李承乾竟是自己主動開口要求隨軍親上前線!
難道說,他之前過度寵愛李泰,真的讓李承乾產生了這麼大的壓力?
之後,便聽到了李泰直言附和李承乾,竟是真的想要讓自己的嫡親兄長前往沙場。
哪怕是李承乾自己最先提出此議,李泰“隻不過”是附和而已,任何人都無法指摘他的不是。
但是,李世民還是向他投去了頗為厭惡的目光。
“高明,你自己也明白,朕托你以四衛之兵權,而且牽扯到並州至安西的千裡戰線。”
“你願意親往戰場,鼓舞士氣,精神可嘉,但卻置西州與安西於何地?”
“難道另外的三衛將士便不需要你這個統帥來協調,其他的戰場就不需要你這個統帥來指揮了嗎?”
李承乾本就是覺得,隻是前線兵敗戰危,未必會連累到自己這個主帥,或者說未必嚴重到削掉他的太子之位。
假如他親在前線,親自督戰的那條戰線兵敗,那就再也無法甩脫責任。
再者,他也是真切地認為,尉遲敬德等老將對於右威衛的戰力太過高估,自己親自在前線,作為主帥也不會有人要求他衝鋒陷陣,安全還是有保障的。
他在右威衛軍中,那麼對於右威衛大軍的接應力度會提升一個檔次,尉遲敬德等將軍想來就沒有立場再反對自己,要求左右驍衛這等騎軍主力,分兵策應右威衛的決定。
哪怕右威衛真的戰敗,有諸多友軍接應,至少不會出現太大的傷亡,大家可以退回到長安等人,以備再戰。
自己既能達成“目標”,又不會連累太多的大唐將士,可以稍稍降低他心中的罪惡感。
聽到李世民的質疑,李承乾依然不改“初心”。
“回父皇,我大唐在西州與安西之地,皆有如同阿史那思摩一般的重將。阿史那杜爾和薛萬徹,對於當地地形和布防都了如指掌,遠勝過兒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