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英雄回家_鷹醬放了一個瘋子,兔子挺起脊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5章 英雄回家(2 / 2)

原來,自從兒子參軍後,王李氏每年都要做兩雙布鞋,隨著慰問品寄往前線。兒子犧牲後,這個習慣一直沒改。圍觀的鄉親們再也忍不住,哭聲連成一片。縣裡的乾部紅著眼睛記錄:"王建國烈士,安葬於邯鄲烈士陵園A區12排7號..."

9月1日,全國各地的新學期開學典禮上,都多了一個特殊環節——講述烈士故事。在四九城某小學的教室裡,陽光透過玻璃窗照在黑板上方的五星紅旗上。班主任李老師正在展示一張泛黃的照片。

"這位是黃繼光叔叔,"她指著照片上年輕的麵龐,聲音哽咽,"1952年10月,在上甘嶺戰役中,他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眼,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她轉身在黑板上寫下"舍生忘死"四個大字。

教室後排,一個瘦高的男孩突然舉手:"老師,我爸爸也是誌願軍,他說黃叔叔犧牲的那個高地,他們連隊後來衝上去了!"男孩驕傲地挺起胸脯,卻忍不住紅了眼眶,"我爸說,當時全連都喊著"為黃繼光報仇"..."

同一天,全國各地的烈士紀念館建設工地上熱火朝天。在金陵,工人們正在小心翼翼地布置一個展櫃。櫃子裡是一件布滿彈孔的軍裝,旁邊放著已經變形的水壺、半截鉛筆和一個被子彈打穿的搪瓷缸。

"這件展品要特彆小心,"館長對工作人員說,"這是楊根思烈士的遺物。1950年11月,在長津湖戰役中,他帶領一個排堅守陣地,最後抱著炸藥包衝進敵群,犧牲時隻有28歲。"館長指著那個搪瓷缸,"這是當時戰友們在他犧牲的地方找到的,上麵這個彈孔..."

類似的場景在每個城市的紀念館裡上演。烈士們用過的槍支、寫過的家書、獲得的獎章...每一件遺物都被精心保存,配上詳細的說明。許多紀念館還製作了沙盤,重現著名的戰鬥場景。上滬紀念館甚至專門設立了一個"烈士家書廳",收集展出了三千多封家書。

9月10日,山東省臨沂市烈士陵園。秋日的陽光灑在新建的墓碑上,泛著溫暖的光澤。第一批烈士安葬儀式在這裡舉行。陵園依山而建,青鬆翠柏間,一排排嶄新的漢白玉墓碑整齊排列。每塊墓碑上都刻著鮮紅的五角星和金色的銘文。

"立正!鳴槍!"隨著口令,12名禮兵同時舉槍,三聲槍響劃破長空,驚起遠處樹林中的一群白鴿。覆蓋著國旗的靈柩被緩緩放入墓穴,身著白衣的工作人員將一捧捧鮮花撒入。參加儀式的有各級領導、部隊代表、學生和自發前來的群眾,足足有兩千多人。

"爹!"突然,人群中衝出一個十來歲的男孩,撲向其中一座墓碑。那是他父親離家三年後,他第一次"見到"父親。男孩的棉襖肘部已經磨得發亮,顯然家境並不富裕,但他胸前卻彆著一枚閃亮的抗鷹援棒紀念章——那是他父親留下的唯一遺物。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將軍顫巍巍地走到墓前,將一瓶茅台酒輕輕灑在地上:"兄弟們,喝點家鄉的酒..."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兵,此刻哭得像個孩子。他從兜裡掏出一把炒黃豆,撒在墓前:"還記得咱們在戰壕裡分著吃的炒黃豆嗎?現在日子好了,管夠..."

10月,秋意漸濃。在東北的許多火車站,出現了一支支特殊的學生隊伍。他們戴著紅領巾,捧著自製的小白花,在老師的帶領下整齊列隊,準備迎接烈士"回家"。

"同學們記住,"帶隊的老師反複叮囑,"待會兒要保持安靜,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孩子們認真點頭,小手緊緊攥著衣角。有人小聲問:"老師,烈士叔叔們能看見我們嗎?"

"當然能,"老師蹲下身,幫孩子整理紅領巾,"他們會看見你們好好長大,好好讀書,這就是他們最想看到的。"

當汽笛聲從遠方傳來時,站台上頓時安靜下來。列車緩緩進站,每一節車廂都披著黑紗。孩子們不約而同地舉起右手,行少先隊禮。許多人的眼睛裡閃著淚光,但沒有一個人哭出聲——老師說過,英雄們不喜歡眼淚,他們希望看到孩子們的笑臉。

列車停穩後,工作人員開始卸運靈柩。孩子們默默上前,將小白花輕輕放在靈柩上。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姑娘突然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紙飛機,放在靈柩上:"叔叔,這是我最會折的飛機,送給你..."她的聲音很輕,但在寂靜的站台上格外清晰。

11月,初冬的第一場雪覆蓋了遼東大地。鴨綠江大橋上,最後一支烈士遺體搜尋隊踏上了歸途。隊長趙大勇背著兩個背包——一個是他自己的,另一個屬於他犧牲的戰友李明。背包裡裝著李明的遺物:一副眼鏡、一本日記、半包沒抽完的大前門香煙。

"老李,咱們回家了。"他輕聲說,呼出的白氣在寒冷的空氣中消散。身後的戰士們也都背著額外的行囊,那是他們給犧牲戰友最後的承諾。江對岸,北棒子的邊防戰士列隊敬禮,直到最後一支搜尋隊走過大橋中線。

11月15日,隨著最後一批烈士遺體在雲南安葬,這場曆時三個多月的"英雄回家"行動終於落下帷幕。據統計,共有183108名烈士被找到並妥善安葬。每一個烈士的名字,都被刻在了家鄉的紀念碑上;每一個烈士的故事,都被記錄在紀念館中;每一個烈士的犧牲,都被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

12月1日,四九城天諳門廣場。寒風中的五星紅旗獵獵作響,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擺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花圈和鮮花。一位胸前掛滿勳章的老兵站在碑前,久久不語。他的軍裝筆挺,但左袖空空蕩蕩——那是上甘嶺留給他的紀念。

老人從懷裡掏出一把炒麵,輕輕撒在紀念碑基座上:"老夥計們,現在不愁吃的了..."他又拿出一包中華煙,點燃三支,插在石縫中,"嘗嘗這個,比咱們那會兒的煙葉子強多了..."

最後,他緩緩舉起右手,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同誌們,安息吧。"他輕聲說,"祖國很好,人民很好..."寒風中,他的眼淚無聲滑落,滴在胸前的勳章上,發出輕微的聲響。

與此同時,在全國各地的烈士陵園裡,鬆柏長青,鮮花常開。每年的清明節,都會有無數人前來祭掃。孩子們會在這裡聽爺爺講戰鬥故事,年輕人會在這裡宣誓繼承遺誌,老人們會在這裡訴說思念...

在邯鄲烈士陵園,王建國的墓前總是擺著新鮮的芝麻餅;在臨沂烈士陵園,那個失去父親的小男孩每年都會帶來自己最好的成績單;在上滬龍華烈士陵園,總有一位白發老人來擦拭楊根思的墓碑...

英雄們回家了,但他們的精神永遠守護著這片他們用生命捍衛的土地。每當春風吹過烈士陵園,鬆濤陣陣,仿佛英雄們在輕聲訴說:這盛世,如你所願。


最新小说: 清冷師尊被迫擁有萬人迷體質 魔物娘入侵世界求生法則 前夫更愛養妹,我和離婚律師出雙入對 異門修仙錄 我在九界斬魔 手眼通天 暗戀的學霸不甜,換混子哥明戀 魔門少主違背祖宗,上岸洗成正道魁首! 渡執錄 我在大明忙種田,平推東瀛美利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