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分類桶裡的暖_一城千麵:我的無限穿越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江城穿越之分類桶裡的暖(2 / 2)

王爺爺學得很認真,從口袋裡掏出個小本子,把“擰瓶蓋、捏扁”四個字記下來,字寫得歪歪扭扭,卻一筆筆很清楚。他拿起個瓶子,學著我的樣子擰瓶蓋,手指有點抖,擰了三次才擰開,“美娟你看,我擰開了!”他像個考了滿分的孩子,舉著瓶蓋給我看。我點點頭,笑著說“爺爺真棒,分的沒錯,下次你就能自己分了”。

分完瓶子,我把透明的和有色的分開捆好,放在小推車上,“爺爺,共38個瓶子,19個透明,19個有色,攢夠50個就能換多肉了”。王爺爺點點頭,把菊花茶塞進我手裡,“你拿著路上喝,不然一會兒該涼了”,我推辭不過,接過杯子,喝了一口,菊花的清香混著甜味,在嘴裡散開,心裡暖暖的。

剛想回分類點,就看見小張提著個黑色垃圾袋往分類點走,袋子沒係緊,露出半截電池的包裝紙,眼看就要扔進綠桶。我趕緊喊住她:“小張,等一下!”她轉過頭,頭發有點亂,臉上帶著急色,“劉姨,我趕時間上班,晚點再分行不行?今天要遲到了”,說著就想把袋子扔進去。

我快步走過去,從帆布包裡掏出張畫著電池的提醒卡,卡上畫著個大大的紅色電池,旁邊寫著“有害垃圾,放紅桶”。“姑娘你看,電池是有害垃圾,得放紅桶裡,你看這卡上畫的電池,跟你袋子裡的一樣,要是放進廚餘桶,裡麵的汞會汙染土地,種出來的菜都不能吃”,我把卡遞到她手裡,又指了指紅桶上的卡通畫:“你記著這個紅桶,上麵畫著骷髏頭,下次就不會錯了”。

小張接過卡,臉有點紅,撓了撓頭,“劉姨對不起,我不該跟你急,早上起晚了有點慌,下次我肯定分對”。說著就把電池掏出來,小心翼翼地放進紅桶,還把卡塞進鑰匙扣裡,“我貼在鑰匙上,天天看,肯定忘不了”。她掏出手機看了看時間,“劉姨我先走了,下午下班我來幫你整理數據”,我笑著點點頭:“好,路上慢點”。

回到分類點時,已經快中午了,太陽有點曬,把分類桶曬得有點燙。我把老伴扶到樹蔭下的小凳子上,從內袋裡掏出薄荷糖,剝了一顆放進他嘴裡,“爺爺你吃顆糖,潤潤嗓子,這糖是薄荷味的,涼絲絲的”。他含著糖,嘴角翹了起來,笑著說“甜”,還從口袋裡掏出張分類卡遞給我:“娟娟,記數據”,卡上用鉛筆歪歪扭扭寫著“藍桶:15斤”,是他剛才在便利店門口偷偷記的,雖然數字不準,我卻笑著接過來,“爺爺記得真準,比阿婆還厲害,阿婆一會兒就記”。

我從帆布包裡掏出筆記本,蹲在分類桶旁記數據,左手腕疼得厲害,隻能用右手寫字,字寫得有點斜。老伴坐在旁邊,手裡攥著分類卡,時不時幫我遞個鉛筆頭,雖然遞錯了好幾次,我卻耐心地接過,說“謝謝爺爺”。

收工時,街坊們陸續來幫忙——王爺爺推著小推車來運可回收物,車鬥裡還放著那盆菊花茶,“美娟,你沒喝完的茶,我給你帶來了”;李嬸帶來了剛熬的綠豆湯,裝在保溫桶裡,“天熱,喝碗綠豆湯解暑,我放了點糖,你嘗嘗”;小張幫著記當天的分類數據,還把數據輸進了Excel表格,“劉姨,今天可回收物18斤,比昨天多了3斤”。

老伴突然站起來,走到分類點旁的迷你分類模型前——那是孫子用快遞盒做的,四個小桶擺得整整齊齊,桶身上還貼著劉美娟畫的卡通畫。他指著模型說“娃……做的”,眼裡亮了亮,像想起了什麼。我趕緊從包裡掏出孫子的照片,照片上孫子舉著環保比賽的獎狀,笑得很開心,“爺爺,你記得娃呀?他快放暑假了,說要回來幫咱們分垃圾,還帶新的分類手冊”。

他接過照片,用手輕輕摸了摸,手指在孫子的臉上蹭了蹭,突然哼起了段不成調的歌:“紅桶電池,藍桶瓶,綠桶剩菜,灰桶紙……”是孫子去年教他的分類歌,他居然記住了!我跟著哼起來,眼淚掉在照片上,暈開了孫子的笑臉。李嬸遞來張紙巾,“美娟,高興的淚,該哭”,王爺爺和小張也跟著笑,分類點旁的笑聲,飄得老遠,連社區的流浪貓都湊過來,蹭了蹭我的褲腿。

三、分類桶外的暖陽

再次醒來時,鼻尖還留著薄荷糖的甜味和菊花茶的清香,左手腕的疼痛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便利店櫃台的涼意——我變回了自己,手裡還拿著剛熱好的包子,蒸汽在玻璃上凝了層霧,模糊了窗外的分類點。

手機在褲兜裡震動,是社區群的消息,一條接著一條,像小太陽一樣暖:

“@所有人好消息!劉姨的老伴康複有大進展啦!現在能準確認出劉姨了,還能自己分對塑料瓶和電池,康複師說這是‘記憶錨點’的作用,分類點成了他的‘安全區’!”

“劉姨的孫子放暑假回來啦!帶了台智能分類設備,能語音提示垃圾類彆,還幫社區做了分類宣傳視頻,視頻裡有劉姨教街坊分類的場景,現在年輕人都主動來學分類,再也沒人亂投了!”

“王爺爺、李嬸、小張他們湊錢給分類點裝了遮陽棚,棚頂是藍色的,還畫了四個卡通垃圾桶;買了新的分類桶,桶上的卡通畫是小張幫著重新畫的,比以前更清楚,還加了夜光條,晚上也能看清!”

“社區給劉姨評了‘最美環保守護者’,還請她當分類培訓師,每周三下午給新居民上課,劉姨說要把孫子教的智能分類知識和自己的手繪手冊結合起來,讓更多人學會分類!”

我趕緊擦乾淨玻璃,往分類點跑。遠遠就看見新搭的藍色遮陽棚下,圍滿了街坊,暖黃色的燈亮著,照在新的分類桶上,桶身的夜光條泛著淡淡的光。劉美娟正站在智能分類設備旁,給幾個新居民講分類知識,手裡拿著孫子做的智能分類卡,卡上能顯示垃圾類彆,還能播放她的語音提示:“塑料瓶請放入藍色可回收垃圾桶”。

她穿著件新的藏青色衝鋒衣,是街坊們湊錢買的,領口沒了破布,拉鏈也很順滑;左手牽著老伴的手,老伴穿著乾淨的襯衫,頭發梳得整整齊齊,手裡攥著張新的分類卡,卡上畫著他和劉美娟的合照,背麵寫著“2024.7記得娟娟”;右手拿著個麥克風,是社區送的,怕新居民聽不清。

孫子站在旁邊,幫著演示智能分類設備,設備屏幕上顯示著“今日分類正確率98%”,他還把提示音設成了劉美娟的聲音,“這樣爺爺更容易記住,其他老人也熟悉”。有新居民問“怎麼分外賣盒”,孫子就點開設備裡的動畫,動畫裡劉美娟手繪的卡通人物正在拆分外賣盒,“大家看,米飯倒綠桶,盒子擦乾淨放藍桶,湯汁彆灑”,新居民們看得很認真,時不時點頭。

王爺爺推著小推車來運可回收物,車鬥裡放著盆多肉,是他用攢的塑料瓶換的,“美娟,我把多肉放分類點旁了,你看好看不?以後咱們分類累了,就能看看花”。李嬸在給新居民發加厚分類袋,袋口印著小太陽圖案,“這是美娟以前總給我的那種,厚袋子不容易破,大家放心用”。小張在幫著記錄數據,還把數據投屏到設備屏幕上,“大家看,咱們社區這個月可回收物比上個月多了100斤,說明大家都學會分類了”。

社區主任手裡拿著個紅色證書,笑著走進來:“劉美娟同誌,這是‘最美環保守護者’的證書,是大家投票選出來的,你用耐心和堅持,讓咱們社區的環境變好了,還幫著老伴留住了記憶,你是咱們社區的榜樣!”劉美娟接過證書,手指有點抖,眼眶有點紅,卻笑著說“謝謝大家,我隻是做了點小事,沒想到大家這麼幫我,要是沒有街坊們,我也堅持不下來”。

老伴突然舉起手裡的分類卡,對著新居民們說“分垃圾,美娟教的”,聲音有點沙啞,卻很清楚。新居民們笑著鼓掌,劉美娟蹲下來,抱著老伴的肩膀,“爺爺說得對,是大家一起學,咱們才能分這麼好”。

“美娟,給你留的熱包子!”我喊她,她笑著走過來,接過包子,先掰了一半給老伴:“爺爺,吃包子,剛出鍋的,軟和”,老伴接過包子,咬了一口,笑著說“娟娟的包子香”。孫子也湊過來,幫劉美娟揉了揉左手腕:“阿婆,今天彆太累,智能設備能幫著記數據,您歇會兒,我來給大家講課”。王爺爺遞過來杯菊花茶:“美娟,剛泡的,你喝了解解渴”,李嬸遞過來雙新的毛線襪:“這是我給你織的,比上次的厚點,冬天穿暖和”。

劉美娟接過菊花茶和毛線襪,眼裡的淚終於掉了下來,卻笑得很開心:“謝謝大家,我這心裡比喝了蜜還甜,以後咱們一起分類,把社區的環境弄得更好,讓爺爺記住更多事”。說著她舉起手裡的分類卡,卡上畫著四個卡通垃圾桶,旁邊寫著“垃圾分一分,環境美一分;日子慢一慢,記憶多一分”,街坊們跟著念起來,聲音飄在社區的風裡,暖暖的,連天上的太陽都好像更亮了。

我看著分類點旁的熱鬨——新居民認真聽著分類知識,老伴和劉美娟手牽著手,孫子演示著智能設備,王爺爺和李嬸忙著幫忙,流浪貓躺在多肉旁曬太陽,突然明白劉美娟分類桶裡的秘密:那些分類卡、手繪手冊、帆布包,不是“瑣碎的工具”,是她用耐心守護社區的乾淨,用溫情留住老伴的記憶;那些街坊的幫忙、孫子的孝順、康複師的照料,不是“偶然的善意”,是生活裡最樸素的溫暖,把難日子熬成了甜。

第二天早上,我還沒開店,就看見分類點的藍色遮陽棚下亮了燈——劉美娟牽著老伴來了,手裡拿著新的分類手冊,孫子跟在後麵,幫著搬智能設備。陽光透過遮陽棚的縫隙灑下來,落在分類桶上,落在他們的笑臉上,像撒了層金粉。老伴手裡攥著新的分類卡,卡上畫著個小太陽,他舉著卡跟劉美娟說“分垃圾,開心”,劉美娟笑著點頭,幫他把卡貼在分類桶上。

我想,以後的日子,春熙裡的分類點,會一直這麼暖,像劉美娟常說的:“隻要大家一起分,再難的日子,也能分出新希望;隻要心裡裝著暖,再平凡的日子,也能過得甜滋滋的”。而這份甜,會像分類點旁的多肉一樣,慢慢生長,蔓延在社區的每個角落,留在每個街坊的心裡。


最新小说: 巫師:從技能樹開始肝經驗 龍皇無極決 全妖界都在等她退休 直播:我!三角洲第一通天代 無限流第一幼崽 李二讀心我慌,高陽追夫淚狂 從迎娶知否盛明蘭開始的綜影人生 收到未來短信,成千億富豪很合理 穿到六零當團寵 印度1991,從娶富婆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