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堂在那邊。”
他轉過頭,往另一個方向指一下,“二師姐說你會迷路,果然是真的。”
青蘅臉黑了一下,轉瞬間又仰起臉,笑得明媚:“那就麻煩師兄給我帶路啦。”
兩人一前一後走進長老堂的時候,除了外派出山和身負要職的幾個人,大部分內閣弟子都已經落座了。
長老堂坐落在太一閣最高處,俯瞰著蓬萊三十三閣。白木搭建的議事堂極為寬闊,堂內擺開數十張案幾與竹簞蒲團,案上各自奉以茶與香爐,角落裡擺著一盞銅座連枝燈,下麵點了一方博山爐,嫋嫋的白煙自爐中流溢,連枝燈上白鶴展翅欲飛。
最中間的長老席上,玉衡真人端著盞茶在慢慢悠悠地喝,旁邊的太玄長老則神情肅穆一動不動地坐著。
雖然知道這位長老什麼時候都是這麼一副冷冰冰要人命的表情,但是想到就在前不久差點被他抓到偷聽,青蘅私底下還是有一絲緊張,特意落了一步綴在洛子晚的身後。
暗暗想著:倘若長老要發作,也要先拿這家夥擋在前麵。
走在前麵的洛子晚當然不知道她在想什麼。
他領著師妹在幾個長老麵前行過弟子拜禮,又同已經落座的師兄師姐們一一見禮。
青蘅乖乖地跟著他一一行禮,偏頭時看見站在身側的少年微微笑著,一襲白衣燦若日月,態度不卑不亢,行禮如儀。
少年在滿座白衣勝雪之中也依然皎潔出塵,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她在心裡輕嗤:這王八蛋好會裝。
“小青蘅,坐這邊,”行完禮,背後有個笑盈盈的聲音喊她,“來師姐這裡。”
喊她的人是二師姐師風玲。青蘅坐過去,整理衣袍坐得端正,再轉頭問師姐:“大師兄怎麼不在?”
他們的同門大師兄也是內閣弟子。師父名下幾個徒弟全都進入了內閣,在蓬萊宗也是極為罕見的事,足見這一門弟子的出色。
“你大師兄有任務提前下山了。”師風玲托著臉答,漫不經心玩著一縷頭發絲,“沒他在也是挺無聊的。”
這時,太玄長老敲了敲玉牌,沉聲道:“議事。”
這次內閣議事主要討論的是昨夜歲星異動之事。
內閣長老會進行的議題複雜、繁瑣且冗長,青蘅是第一次參加內閣集會,年紀最小、資曆也淺,整個議事過程裡隻能旁聽,沒有發言的機會。
到最後她實在無聊,側過臉開始盯死對頭小師兄。
洛子晚像她一樣坐在席末,很少說話,安安靜靜坐著,看起來極為專注,乾淨挺拔的側顏在陽光下如同白玉雕琢。
然而隻有從青蘅的角度,可以注意到少年烏而濃的眼睫微垂,他的目光落在閣樓外一株白梨木的樹梢上。
這家夥根本沒在聽。他在發呆。
白梨木的樹梢上堆著雪,停落一隻白羽的短尾雀,毛茸茸的一團,專心地啄羽。
在滿座三十三閣長老與內閣弟子們嚴肅地討論天下蒼生劫數之時,這個驚才絕豔、天之驕子的少年隻是安安靜靜地對著一隻圓滾滾的小鳥發呆。
隻不過他偽裝的實在太好,甚至偶爾有人提到與他的職責相關之事時,也能微笑著接話回答。
青蘅百無聊賴地想,她又抓住小師兄一個把柄了。議事會開小差的事倘若給太玄長老知道,說不定會罰小師兄擦地板。
她真的很想看小師兄擦地板。
不過就算沒有看見小師兄擦地板,這一日對青蘅來說還是十分滿足的一日。
辰時前闖過天機陣,午時見過長老會,下午則於三十三閣弟子的見證下行了入內閣禮,從玉衡真人處領到一塊白玉鏤金的弟子牌,正式成為了內閣弟子中的一員。
然後在當天晚上,她去了負責分配曆練人員的弟子堂。
寅時三刻,守堂的弟子靠在門柱前腦袋一低一低地打著瞌睡,沒注意到一道影子悄無聲息地越過門廊,翻進了掛滿明燈的內堂。
翻進內堂的青蘅踩著滿地燭光,經過堆滿一室的卷軸,走到最儘頭的長桌前,調換了其中幾張木牌的順序。
結束這項行動,她滿意地回到宗門裡,睡了很踏實的一覺。
這種滿足感結束在次日晨課後。
每日晨課在日出時分撞鐘聲響起時開始,又在撞鐘聲之中結束。三十三閣弟子一齊前往演武場,在督學的指導下進行日複一日的晨練,直到巳時的鐘聲響起,再各自前往自己所屬的學堂。
踩在“當啷”的撞鐘聲裡,隻睡了半宿的青蘅早晨時仍有些意識迷糊,打著嗬欠,結束晨課後抱著劍跟著魚貫而出的弟子們走往講經堂,半路上被來自算星閣的好友扯住了袖子。
“等下要公示下山曆練的名冊。”白黎蘇一臉神秘兮兮拉著她,從寬大的袖子底下摸出一把蓍草,“要不要我給你算一卦?”
“反正我肯定在名冊上。”青蘅很篤定。
“那我這一卦幫你算算下山後的凶吉如何?”白黎蘇不放過任何一個卜卦的機會,倒了把蓍草放在地麵上就開始擺卦象,嘴裡念念有詞。
青蘅抱著劍靠在樹下打嗬欠,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
“感。艮下兌上,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
算完這一卦,白黎蘇念叨一陣卦辭,忽而抬頭,正色,望過來。
“怎麼了?”青蘅被她嚴肅的神情弄得也認真起來。
“卦象是艮下兌上,艮為山為陽,兌為澤為水。”白黎蘇說。
“什麼意思?”
“就是會發生陰陽交合之事的意思。”白黎蘇嚴肅說完。
青蘅極慢地眨一下眼,反應過來,音調都拔高了幾個度。
“等一下。”
“什麼陰陽交合之事?”
“誰和誰?”
這邊話還沒說完,那邊下山曆練名冊公示出來了,從各處演武場出來的內外弟子們都擠著去看。其中有與青蘅關係要好的弟子朝她遠遠招手,指著金箔紙上的一串名字,大喊著讓青蘅過來瞧一眼。
灑金的紙頁上麵以靈力寫滿了遒勁的大字,其中一行並列著兩個挨在一起的名字:
問劍閣掌門第四徒、第三徒。
青蘅、洛子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