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他把崇興縣的一眾豪紳抄家滅門,沒收的財富十分龐大。
而讓陳卓沒想到的是,他這一舉措因對幾十萬縣民影響頗大,居然又有二十萬積分進賬。
對此他自然是喜不勝收,看來隻要積極下達政令,影響地區發展走向,就能獲得積分獎勵。
但他也明白,作為統治者最好不要朝令夕改,或者做一些給自己挖坑添堵的事情,那樣反而得不償失。
將民生事務妥當安排後,在軍事方麵,陳卓勢力也有了極大擴張。
思來想去,最終他還是選擇穩紮穩打的常規發展路線。
經過一輪積分消耗,陳卓麾下的武裝警察部隊擴編為一個標準團規模,下轄三個營,共計一千八百餘人,各級長官由原先的營長以及連隊長各升一級。
給他們配置的是之前同款突擊步槍,輕重機槍增至百挺,並裝備十門70毫米口徑步兵炮,使武裝力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剩餘的積分則全被陳卓拿去兌換擲彈筒和迫擊炮,殺傷力雖然較小,但勝在價格便宜且輕便易攜帶,在必要時刻還有可能發揮奇效,比如說柱子一炮乾掉阪田指揮部。
至於150毫米口徑的重型榴彈炮,陳卓並沒有再進行兌換。
除了積分已經消耗完實在兌換不起之外,以目前的戰爭局勢,一門重炮暫時夠用,沒有那麼多的打擊目標可供它發威,它的更大作用其實是戰場威懾力。
畢竟這一時期的夏國軍閥,除了山海軍和直隸軍,真的是一個比一個窮,彆說飛機坦克,連大炮都很少有,打起仗來完全就是拿人命去填。
在軍事力量得到極大提升的同時,陳卓的名聲也從崇興縣傳播到周邊幾縣。
幾縣上層人士都已得知崇興縣易主,被一位披著警察外皮的軍閥暴君霸占。
除此之外,申都市也有消息傳來。
雖說崇興縣位置偏遠,雙方消息傳播很難送達,但殺縣長這種大事還是傳了過去。
幾天下來,警務處長周福生都快把陳卓的電話打爆了。
他知道陳卓能惹事,但萬萬沒想到是踏馬這麼能惹事!
居然連縣長都敢殺,無疑是在給他這個警務處長製造大難題。
為了掩蓋陳卓的動態,他每天愁的大把大把掉頭發,恨不得當場辭職不乾。
“祖宗!我叫你祖宗了陳卓!求求你給我少找點麻煩吧,我的職權真沒你想象中的那麼大!”
電話那頭傳來周福生近乎生無可戀的聲音,“過兩天警局會派出督察員到崇興縣對你進行秘密調查,我實在攔不住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掛斷電話,陳卓一臉淡定,連半路堵截督察員的想法都沒有。
如今他勢力已成,這些官場上的打壓與製衡根本毫無意義。
陳卓這段時間唯一關注的,就是寧省軍閥的動態。
在何家被滅之後,那位何家二爺遲遲沒有率兵回來,這讓他意識到寧吳兩省軍閥之間的戰爭應該已經迫在眉睫,隨時可能爆發,所以才讓何其峰連滅門之仇都沒辦法回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