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杏表示知道了。
“我會給你安排一段時間的假期,你現在混的地方先辭掉,然後去一趟廈門。”張海客說完,看了看鐘表。他們的父母在這裡經營著一些小型產業,平日裡也不怎麼回家。
家裡這些年紀大了,體力不好的族人,大多都會選擇經營產業,或者退居二線做文職和聯絡人。不過能夠幸運活到這個階段的人,也很少就是了。
張海杏沒反駁。
兄妹倆這些年湊在一起的日子越來越少了,單獨相處的時間也少。張海客安排完畢,又說:“廚房裡有我做的飯,你餓了沒?”
張海杏誠實點頭,馬尾辮微微晃蕩。“餓了。”
……
張海客的手藝完全繼承他媽媽。張海杏也會做飯,但並不精通廚藝。從小到的,家裡要麼是老爸做飯,要麼是老媽,兩個人不在就是張海客。
作為最小的孩子,張海杏的廚房實踐經驗非常低。
進入三月,香港雨水增多。屋子裡染上潮氣,總讓人心情不好。
張海杏問:“你最近回家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是有事嗎?”
張海客夾了一筷子燉粉條,漫不經心道:“換換心情。”
“感覺腦子要炸了而已。”
在四九年之前,張海客對政治上的事情並不精通。現在因為張海桐的規劃,各種牽扯變得非常複雜。因為同夥過於膽大,讓張海客這方麵技能經驗瘋狂增加。
即便如此,哪怕有張隆升幫忙,有時候還是會頭疼。
先前統計出來各地投放的擁有“那張臉”的人的數據也統計出來了。
在海外的基本沒有傷亡,倒是國內的死了兩個。
死了倒無所謂,怕就怕沒死。
死了至少確定這兩個死人的身份無法利用。沒死的人,隨時都有被頂替的可能。
目前已經有人審出來一個頂替者,這人頂替的那個人常年活躍在東南亞。已經能確定臉經過調整,相似度高的嚇人。
那群姓汪的就沒放棄過滲透進張家。就像蟑螂一樣,當你發現一個,可能屋子裡就已經有一堆了。
張海客想了想,還是叮囑張海杏。“你這次出任務,儘量不要離開廈門太遠。”
張海杏:“?”
張海客:“我怕你再回來,就不是我妹妹了。”
在張海客辦公室桌上,還放著張海桐從杭州送回來的信息。
裡麵提到了汪家仍在複製那張臉的行為。以及,有重要的事要發生了。
喜歡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請大家收藏:()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