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鱗片上寫下願望也是為了明確目標與方向。”陳默手指劃過巨龍鱗片上的鱗片,“在寫下這些願望前,我曾和班上同學們請求過,如果可以,請寫下明年的目標。”
陳默停頓了一下,轉頭看向七班的所有同學,微微一笑。
“所以,雖然我們每個人的目標可能各自不同,但方向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去前進。”
教室內一片寂靜,老師們或若有所思,或眼冒讚賞。
“龍爪下方緊扣兩幅卷軸,其中《元旦起源》與《龍年典故》的文字內容及背景處若隱若現的"地下長城"虛影,均由林曉同學設計完成。”
聽到自己的名字,林曉也站起來朝著老師微微欠身。
“卷軸的內容主要是為了科普元旦節的曆史演變,最早元旦一詞是出現於三皇五帝中的顓頊帝,直到漢武帝頒行《太初曆》之後,華夏才正式規定正月初一為元旦。”
“長城的出現是想告訴同學們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它不僅是我國的標誌性建築,也是華夏的象征,哪怕曆經千年風雨,它依舊屹立不倒。”
“這就像我們的高中生活一樣,不斷會有小考測試,會有月考,會有期中考和期末考,但這些重要嗎?重要也不重要,我們可能會有發揮失常的一天,但隻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相信在最終的高考考場上,我們依舊可以發揮的更出色。”
教室內的同學終於忍不住竊竊私語,王遠撓了撓後腦勺,轉頭看了看林曉,眼裡滿是疑惑。
「啊?是這麼個意思嗎?說的我都要燃起來了。」
評分組四名教師中有一人提出疑問,“我看黑板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彆題了詩句,陳默同學可以解釋一下嗎?”
提出疑問的正是高三七班的班主任劉茂,他算是在場所有高三老師中最早聽過陳默的名字。
高二摸底考試時,陳默寫過一篇《以繭為墨,以翼為筆》的滿分作文,當時沈謙海還分享給他看,後麵去山城競賽的人選中他也知道陳默是其中一員,隻是沒想到陳默最後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嗯,這首詩是我根據黑板報內容有感而發。”陳默咧咧嘴,其實他還沒講完。
“這首詩名為《龍銜新歲》,我希望通過這些華夏元素的結合,展現出七班欣欣向榮的風采。”
金鱗披甲躍雲霄,
紅珠吐瑞迎新朝。
鐘聲敲醒星河浪,
煙花綻作滿天綃。
長城墨影盤地底,
典故紅卷展風騷。
待揭鱗間千個願,
共把心願化春潮。
“以上是我們七個人的作品,請各位老師予以評分。”
陳默把詩念了一遍,然後束手靜待。
喜歡重回2010:從高中起不留遺憾請大家收藏:()重回2010:從高中起不留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