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軍果然是個小惡魔。
自己這話一說完,他就又開始念叨了:“永淳二年,冬月初三,李賢承諾……”
天知道自己回去長安之前,還會對劉建軍許下多少這樣的承諾。
李賢望著劉建軍離去的背影這樣想著。
但李賢很享受劉建軍這樣待他。
這是他在長安從來沒有感受到的,該被稱之為真誠的東西。
長安的人就像是有兩張臉麵,白天的時候是一張,晚上的時候又變成了另外一張。
甚至有的人不止有兩張臉麵,他們就像是一個個帶著無數張麵具的人,或許前一秒在自己麵前還是紅臉,忠肝義膽,但一轉身就變成了狡詐的白臉,將匕首朝著自己心口上刺。
李賢忽然又想,劉建軍該是什麼臉呢?
他低下頭,看著劉建軍留下的板車,那上麵放著那隻裝著冬瓜的籃筐。
劉建軍剛才直接把冬瓜拉到了自家門口,說這東西就放在自己家裡了,省得他天天盯著,說話的時候還一副嫌麻煩的樣子。
但其實李賢知道,劉建軍就是想讓自己放心。
這隻冬瓜關係到自己能不能回到長安,能不能見到父皇,所以放在自己麵前,是最讓自己安心的。
所以,李賢心想,無論劉建軍是什麼樣的臉,但他對自己都是極好的。
“篤篤篤。”
李賢敲響了房門,裡麵傳來繡娘的喚聲:“誰?”
聲音輕快,已經沒有了先前的警惕和驚恐。
這些也都是劉建軍帶來的。
李賢輕聲應道:“是我,繡娘。”
……
李賢很少回來這麼晚,但因為出門的時候跟繡娘說過這趟出去是跟劉建軍一起,所以家裡人也沒有太過擔心。
反倒是年齡最小的兒子李光義瞧見了李賢身後的板車,驚呼著湊了過來,就要將手朝竹筐裡探。
他從未見過家中有這麼大的“家具”。
李賢心裡一驚,急忙拽住了李光義,用極其罕見的嚴厲語氣訓斥道:“這東西不許碰!”
李光義被李賢嚇了一跳,委屈巴巴的就縮回了手。
繡娘顯然意識到了不對勁,將李光義拉入懷裡,柔聲問:“夫君,這是……”
“這是我們一家重回長安的希望。”
李賢眼睛裡像是有光。
……
李明史已經答應把祥瑞的消息送往長安了,但蜀地險峻,這一來一回也需要近二十日之久,李賢能做的隻有等待。
等長安的天使送來讓自己帶著祥瑞赴京的消息。
李賢有點擔心這冬瓜會放壞,但劉建軍說這瓜是剛摘的,蜀地冬天寒冷,即便是放上一個月從外表看上去也像是好的,但裡邊肯定是爛成一團了,吃是不能吃的,但看還是能看,當成祥瑞進獻給父皇圖個樂嗬也是沒問題的。
李賢有些不滿劉建軍無所謂的態度,但一想到這麼大的冬瓜卻隻能任由它爛掉,心裡又莫名升起一陣彷徨。
這隻冬瓜肯定是劉建軍耗費了很大的精力才尋來的,結果它卻不是作為它本身菜肴的身份被端上餐桌,而是成為了一隻觀賞物供父皇觀賞。
祥瑞的意義不該是它能填飽一個人的肚子嗎?
李賢把這話說給劉建軍的時候,劉建軍是這樣說的:“你就是吃飽了撐得閒操心,你自個兒的命都還懸著呢,有那心思操心一隻冬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