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將知道大家辛苦,但越是此刻,越要穩住!傳令下去,全軍每日早操照常,但強度減半。每日增設軍中比武,小範圍切磋,活躍氣氛。
同時,軍中將士輪流講述家鄉趣事,或傳授武藝,以消磨時間,振奮精神。
至於水源,我已命人深挖井,並用木炭和布料過濾,雖不能儘善儘美,但至少可緩解燃眉之急。”
他頓了頓,又道:“此外,本帥已派精銳斥候,分批向朔州、寰州方向疾馳,務必探明前方究竟是何狀況。
遼人既然在應州如此,那朔州、寰州是否也已成焦土?
若是,那他們的目的,便不僅僅是阻我補給,而是要將我軍徹底困死在這一片荒蕪之地!”
眾將領聞言,紛紛抱拳稱是。陳森的冷靜和果斷,無疑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雖然困境依舊,但至少主帥沒有亂,這便是最大的希望。
接下來的幾日,宋軍營地內,氣氛的確稍有緩和。
陳森親自巡視軍營,與士兵們同吃同住,雖然食物依舊匱乏,但他以身作則,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他甚至在軍中組織了“說書大會”,讓識字的士兵輪流念誦史書故事,或吟詩作賦,分散將士們的注意力。
然而,水源和糧草的壓力,如同懸在眾人頭頂的利劍,絲毫未減。
深挖的井水渾濁不堪,勉強能用,但飲用後仍有不少士兵腹瀉。
從後方運來的少量補給,也隻是杯水車薪。
趙佶的抱怨聲一天比一天大,他甚至派人來催問陳森,為何糧草還未抵達。
童貫則趁機在趙佶麵前煽風點火:“陛下,老臣聽聞,軍中已有多人染病,若長此以往,恐生大疫。這應州之地,寸草不生,實非久留之地啊。”
他言下之意,是勸趙佶退兵,打消收複燕雲的念頭。
陳森知道,這是童貫在借機施壓。他必須在糧草抵達前,找到新的突破口,或者至少,讓趙佶看到一絲希望。
就在第四日傍晚,第一批派往朔州方向的斥候,終於帶回了消息。然而,這消息卻讓陳森的心,再次沉了下去。
“報——國師!朔州城,亦是空城!”斥候的聲音帶著一絲絕望,
“城內一切如應州,儘數被毀!沿途村莊,也無一幸免!而且……
而且我們在朔州城外,發現了遼軍布下的陷阱和暗樁,若非我等小心,恐已全軍覆沒!”
“陷阱?暗樁?”陳森眉頭緊鎖,“遼軍主力在何處?可有發現?”
“回國師,未見遼軍主力。但從這些陷阱的布置來看,他們似乎在……監視我們。”
斥候的聲音有些顫抖,“我們還發現了一些遼人的馬蹄印,數量不多,但方向都是朝向西北,似乎是向著……遼朝上京的方向撤退。”
喜歡穿越古代我的空間有軍火:請卸甲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我的空間有軍火:請卸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