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讓人拿來了幾個樣品。施密特仔細檢查後,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這不可能!”施密特幾乎是吼出來的,“你們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掌握這項技術?”
“施密特先生,您剛才不是說中國人需要五十年嗎?”沈良淡淡地說道,“現在看來,您高估了這個時間。”
“你們一定是偷了我們的技術!”施密特憤怒地說道,“我要向國際仲裁法庭起訴你們!”
“請便。”沈良毫不在意,“我們所有的技術都有完整的研發記錄,隨時歡迎檢查。”
施密特氣得臉色發青,但又無可奈何。華夏重工確實是自主研發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沈總,現在我們公司願意以更優惠的價格購買您的技術。”施密特突然換了一副嘴臉,“我們可以出價一億美元。”
“不賣。”沈良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技術,不會賣給任何外國公司。”
“兩億美元!”施密特咬牙說道。
“多少錢都不賣。”沈良的態度很堅決,“施密特先生,您還是回去告訴您的老板,中國人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中國了。”
施密特灰溜溜地離開了,臨走時還不忘放狠話:“沈總,您會後悔的。沒有我們的技術支持,您的企業走不遠。”
“那我們走著瞧。”沈良冷笑道。
華夏重工成功攻克鈦合金加工技術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行業。國內的航空企業紛紛前來洽談合作,訂單如雪花般飛來。
“沈總,我們現在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銷售總監興奮地彙報道,“而且價格比進口產品還高,客戶們都搶著要。”
“很好,但是我們不能驕傲。”沈良提醒道,“這隻是開始,我們還有更多的技術需要攻克。”
就在華夏重工忙著擴大生產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了。
“沈總,不好了!”技術總監急匆匆地跑進辦公室,“德國那邊向我們的客戶施壓,威脅說如果繼續使用我們的零部件,就不提供其他技術支持。”
“什麼?”沈良皺起了眉頭,“他們這是在搞技術封鎖。”
“是的,而且效果很明顯。”技術總監苦笑道,“已經有三家客戶取消了訂單。”
沈良沉思了一會兒,突然笑了。
“沈總,您怎麼還笑得出來?”技術總監不解地問道。
“因為我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辦法。”沈良神秘地說道,“既然他們要玩技術封鎖,那我們就玩得更大一點。”
“您的意思是?”
“我們不僅要做零部件,還要做整機。”沈良的眼中閃爍著光芒,“我們要造出自己的大飛機,讓全世界都看看中國人的實力。”
“造飛機?”技術總監倒吸一口冷氣,“沈總,這可是比零部件難一萬倍啊。”
“難又怎麼樣?”沈良站起身來,“當年我們造原子彈的時候,外國人也說不可能。結果呢?”
技術總監被沈良的氣勢感染了,眼中也燃起了鬥誌。“沈總,您說怎麼乾,我們就怎麼乾!”
“很好!”沈良拍了拍技術總監的肩膀,“從明天開始,我們成立飛機設計部。我要讓德國人知道,什麼叫做中國速度!”
消息傳出後,整個華夏重工都沸騰了。工人們議論紛紛,有人興奮,有人擔心,但更多的是期待。
“造飛機?我們華夏重工要造飛機了?”老工人李師傅激動地說道,“我活了六十多歲,還從來沒見過中國人造的飛機呢。”
“李師傅,您說我們能成功嗎?”年輕工人小張問道。
“能!”李師傅毫不猶豫地說道,“沈總說能成功,就一定能成功。你看看這幾年,沈總什麼時候失敗過?”
確實,從沈良接手華夏重工以來,幾乎每一個項目都獲得了成功。從最初的煉鋼爐改造,到後來的挖掘機、發電機組,再到現在的航空零部件,華夏重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但是造飛機,這確實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沈總,我們需要多少資金?”財務總監擔心地問道。
“先投入十億。”沈良說道,“如果不夠,再追加。”
“十億?”財務總監差點暈倒,“沈總,這是我們公司全部的流動資金啊。”
“沒關係,我們可以貸款。”沈良很淡定,“銀行那邊我已經談好了,他們願意支持我們的項目。”
“可是萬一失敗了怎麼辦?”財務總監還是很擔心。
“不會失敗的。”沈良的語氣很堅定,“我對此很有信心。”
接下來的幾個月,華夏重工開始了大規模的人才招聘。沈良親自出馬,到各大高校和研究院挖人。
“教授,我們華夏重工誠邀您加入我們的飛機設計團隊。”沈良對著一位航空專家說道。
“沈總,說實話,我對您的企業很佩服。”這位教授說道,“但是造飛機不是造汽車,難度實在太大了。”
“教授,您覺得最大的難度在哪裡?”沈良問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發動機。”教授毫不猶豫地說道,“沒有好的發動機,飛機就是一堆廢鐵。”
“那如果我告訴您,我們已經有了發動機的技術方案呢?”沈良神秘地說道。
“什麼?”教授不敢置信,“沈總,您不會是在開玩笑吧?”
沈良沒有說話,而是拿出了一份技術文件。教授接過來仔細看了看,臉色逐漸變得嚴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