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可以解決,”沈良自信地說,“關鍵是我們要有共同的目標和信任的基礎。”
穆勒看著沈良,這個年輕的中國人身上有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
“好吧,”穆勒說,“我可以再留一段時間,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合作方式。”
“太好了!”沈良站起來,“我相信我們的合作一定會很成功。”
就在這時,房門被敲響了。張建國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小沈,你在裡麵嗎?”
“在,”沈良回答,“請進。”
張建國推門進來,看到穆勒還在,鬆了一口氣。
“穆勒先生,聽說你要走了?”
“不,”穆勒笑著說,“我決定再留一段時間,看看能不能和你們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太好了!”張建國高興地說,“我們一定會好好配合!”
三人又聊了一會兒,主要是討論後續合作的具體安排。
臨彆時,穆勒對沈良說:“沈先生,我發現你不僅是一個優秀的技術專家,還是一個有遠見的企業家。”
“過獎了,”沈良謙虛地說,“我隻是希望能為中國的工業發展做一些貢獻。”
穆勒深深地看了沈良一眼,然後說:“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實現你的目標。”第二天一早,沈良剛到廠裡,就被張建國叫到了辦公室。
“小沈,昨天的事情傳到市裡了。”張建國的臉色有些嚴肅。
“什麼意思?”沈良心裡咯噔一下。
“市委工業部的李部長剛才來電話,說要親自過來看看我們的技術改造情況。”張建國點燃一支煙,“我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
沈良皺了皺眉:“李部長平時不是很少管具體的技術問題嗎?”
“對啊,”張建國吐了口煙,“而且聽他的語氣,好像還帶著質疑。估計是有人在他麵前說了什麼。”
沈良瞬間明白了。昨天自己在眾人麵前大出風頭,肯定有人看不慣,到上級那裡告狀去了。
“廠長,你覺得會是誰?”
張建國歎了口氣:“還能是誰?老趙他們幾個老技術員,昨天臉都丟儘了,心裡能痛快嗎?”
正說著,辦公室門被推開了。技術科的趙工程師走了進來,臉上掛著似笑非笑的表情。
“張廠長,聽說市裡要來人檢查?”
“趙工,你來得正好。”張建國眯著眼睛,“昨天的事情,你有什麼想法?”
趙工程師裝作無辜的樣子:“我能有什麼想法?小沈的技術確實厲害,我們老家夥比不了。”
“既然比不了,那就好好學習。”沈良直接開口,“技術這東西,不是靠資曆吃飯的。”
趙工程師臉色一沉:“小沈,你這話什麼意思?”
“字麵意思。”沈良毫不客氣,“有本事就拿技術說話,沒本事就彆在背後搞小動作。”
“你說誰搞小動作?”趙工程師聲音提高了八度。
“你心裡清楚。”沈良冷笑一聲,“市裡突然要來檢查,你覺得是巧合嗎?”
張建國趕緊打圓場:“好了好了,都是同事,彆吵了。”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車間主任小跑著進來:
“不好了,廠長!李部長提前到了,正在車間裡挑毛病呢!”
張建國臉色大變:“什麼?不是說十點鐘到嗎?”
“他們八點半就到了,現在正在看昨天改造的煉鋼爐,還帶了好幾個專家。”
沈良心裡一沉。提前到達,這明顯是想打個措手不及,找茬的意圖很明顯。
“走,我們過去看看。”張建國起身往外走。
到了車間,沈良遠遠就看到一群人圍在煉鋼爐旁邊。為首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正是市委工業部的李部長。
“這個改造確實有點意思,”李部長身旁的一個專家說,“但是安全係數夠嗎?萬一出了事故怎麼辦?”
另一個專家點頭附和:“是啊,這種土法上馬的做法,風險太大了。”
沈良聽了心裡冒火。這些所謂的專家,根本沒有仔細研究過改造方案,就在那裡指手畫腳。
“李部長,您來了。”張建國快步走過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廠長,”李部長的語氣很嚴肅,“我聽說你們廠搞了個什麼技術改造,還驚動了德國專家?”
“是的,效果很好,產量提高了百分之十五。”張建國如實回答。
“產量提高是好事,”李部長說,“但是安全問題不能忽視。我帶來的幾位專家看了看,覺得這個改造方案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沈良忍不住了:“李部長,請問這些專家仔細研究過我們的改造方案嗎?”
李部長看了看沈良:“你就是那個搞改造的技術員?”
“我是沈良。”
“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李部長擺出一副長輩的架勢,“但是做事要穩重,不能因為急於求成就忽視安全。”
“我想知道,”沈良直視著李部長,“您說的安全隱患具體是什麼?”
李部長身邊的專家立即跳出來:“小夥子,你這個改造方案我們看過了,溫度控製係統存在很大問題,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沈良冷笑一聲:“請問您看的是哪個版本的方案?我們的溫度控製係統采用了三重保護機製,比原來的係統更加安全。”
“這個…”專家有些卡殼。
“還有,”沈良繼續追問,“您說的溫度失控,具體是指什麼溫度?在什麼情況下會失控?”
專家開始結巴:“這個…就是…溫度過高的話…”
沈良已經看出來了,這個所謂的專家根本沒有認真看過改造方案,完全是在糊弄。
“李部長,”沈良提高了聲音,“我建議您的專家先認真研究一下我們的技術方案,再來下結論。”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