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鐘後,鋼水開始凝固。
牽引係統啟動,將初步成型的鋼坯從結晶器中拉出。
沈良屏住呼吸,這是最關鍵的時刻。
鋼坯緩緩從結晶器中伸出,表麵光滑,沒有裂紋!
“成功了!”李明華激動地跳了起來。
連鑄機正常運轉,一根根鋼坯被連續拉出,切割成標準長度。
張司長從遠處走過來,仔細觀察剛剛生產出的鋼坯。
“表麵質量不錯,內部組織怎麼樣?”他問道。
沈良立刻安排人進行金相檢驗。
結果顯示,鋼坯內部組織致密,沒有縮孔、夾雜等缺陷。
“各項指標都達到了設計要求!”檢驗員興奮地報告。
張司長仔細查看了檢驗報告,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沈同誌,恭喜你們。這台連鑄機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車間裡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但沈良知道,這隻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要想真正實現連鑄技術的產業化,還有無數困難等著他們去克服。然而,成功的喜悅很快被現實的重壓衝淡。
張司長離開前,留下了一份詳細的技術轉移報告。報告中密密麻麻列出了幾十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每一個都足以讓人頭疼。
“材料標準化是最大的難題。”沈良看著報告,眉頭緊鎖,“我們用的很多材料都是臨時采購,批次之間性能差異很大。”
李明華湊過來看了看,倒吸了一口氣:“這麼多問題,得什麼時候才能解決完?”
“慢慢來吧。”沈良苦笑,“技術突破隻是第一步,後麵的路更難走。”
第二天一早,車間裡就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帶頭的是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身後跟著五六個人,手裡都拿著筆記本。
“請問哪位是沈良沈同誌?”眼鏡男人客氣地問道。
“我就是。”沈良走過去,“您是?”
“我是冶金部技術司的李處長。”男人伸出手,“昨天張司長回去後,立刻向部裡彙報了這裡的情況。部領導非常重視,特派我們來進行技術評估。”
沈良心中暗道不妙。技術評估聽起來是好事,但往往意味著更嚴格的要求和更多的限製。
“歡迎各位領導!”沈良表麵客氣,心裡卻在快速思考對策。
李處長團隊的評估持續了整整三天。
他們不僅要看設備運行,還要查閱所有技術資料,甚至連零部件的采購記錄都不放過。
“你們這台連鑄機的設計圖紙在哪裡?”一個年輕的技術員問道。
沈良尷尬地笑了笑:“我們主要是根據經驗和實驗數據進行改進,正式圖紙還在完善中。”
年輕技術員皺起眉頭:“沒有正式圖紙,怎麼保證工藝一致性?”
這正是沈良最頭疼的問題。他腦子裡有完整的技術方案,但要把這些轉化為標準化的圖紙和工藝文件,工作量巨大。
“我們會儘快補齊相關文檔。”沈良隻能這麼說。
更麻煩的是材料供應問題。
“這種特殊耐火材料,全國隻有兩家廠能生產,而且需要提前半年訂貨。”李處長指著結晶器說道,“如果要批量生產連鑄機,材料供應就是個大問題。”
沈良默默記下這些問題。看來,技術突破隻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後麵還有無數坑等著他。
第四天,李處長召集所有人開會。
“經過我們的評估,”李處長清了清嗓子,“這台連鑄機的技術水平確實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距離產業化還有相當距離。”
沈良心中一沉,果然如他所料。
“具體問題我們已經整理成冊。”李處長拿出一份厚厚的報告,“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麵:設計標準化、材料供應鏈和質量控製體係。”
陳誌華忍不住問道:“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部裡的意思是,成立專門的連鑄技術產業化小組,由沈良同誌擔任組長。”李處長看向沈良,“小組將得到部裡的全力支持,包括資金、人員和政策。”
沈良愣了一下。這是要把他調到北京去?
“不過,”李處長話鋒一轉,“小組暫時設在這裡,等技術完全成熟後再考慮遷移。”
鬆了一口氣的同時,沈良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部裡的支持是好事,但同時也意味著更高的期望和更嚴格的考核。
散會後,李明華悄悄湊到沈良身邊:“老沈,這下咱們真成國家隊了。”
“國家隊好啊,有錢有人有政策。”陳誌華在一旁羨慕地說道。
沈良卻沒有他們那麼樂觀。他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當天下午,廠長老張緊急召見沈良。
“小沈啊,”老張臉上寫滿了複雜,“這次真是給咱們廠爭了大光彩。”
“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沈良謙虛地說道。
“彆謙虛了。”老張擺擺手,“部裡已經下了正式文件,成立連鑄技術產業化小組,你是組長。不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沈良察覺出老張話裡有話:“不過什麼?”
“小組雖然設在我們廠,但直接歸部裡管。說白了,你現在已經不是我們廠的人了。”老張苦笑道,“舍不得啊,好不容易出了個人才。”
沈良這才明白老張的複雜心情。培養了這麼久的技術骨乾,現在要被上級調走,確實讓人不舍。
“張廠長,我雖然調走了,但這個項目還是在咱們廠做。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儘管說。”沈良誠懇地說道。
老張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一周後,連鑄技術產業化小組正式成立。
小組辦公地點就設在原來的實驗車間旁邊,新建了一棟三層小樓。
沈良的辦公室在三樓,麵積不大但采光很好。辦公桌上已經堆滿了各種技術資料和項目文件。
敲門聲響起,李明華和陳誌華一起走了進來。
“恭喜沈組長!”李明華笑著說道,“從今天起,您就是正處級乾部了。”
“彆瞎說,我還是原來的我。”沈良擺擺手,“倒是你們兩個,願不願意跟我一起乾?”
“當然願意!”陳誌華立刻表態,“跟著您混,準沒錯。”
李明華卻有些猶豫:“老沈,我家裡情況複雜,可能不方便調動。”
沈良理解李明華的顧慮。家庭負擔重,工作調動確實需要謹慎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