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你們這是盲目跟風!”他氣急敗壞地說,“出了事彆怪我沒提醒你們!”
說完他轉身就走。
沈良看著他的背影,心中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深深的擔憂。
他知道,這場鬥爭才剛剛開始。王大勇不會輕易認輸的,肯定還會想辦法搞破壞。
而且,下周市領導要來視察,這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如果到時候新工藝出了任何問題,他就真的要承擔責任了。
但沈良並不後悔。他知道,想要在這個時代推動技術進步,就必須要有承擔風險的勇氣。
夜幕降臨,沈良獨自在辦公室裡整理著資料。突然,門外傳來輕微的敲門聲。
“請進。”
門開了,孫大海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
“小沈,我有個事想跟你說。”他的表情有些緊張。
“什麼事,孫師傅?”
孫大海看了看門外,確定沒人後才開口:“我聽說,王大勇今天下午去了李廠長辦公室。”
沈良心中一沉。果然,王大勇還是去告狀了。
“他說了什麼?”
“具體的我不知道,但我聽辦公室的小王說,他們談了很久。”孫大海壓低聲音,“小沈,你要小心點。王大勇這個人睚眥必報,你今天讓他丟了麵子,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沈良點點頭:“我知道了,謝謝孫師傅提醒。”
“還有一件事。”孫大海猶豫了一下,“我覺得你應該去找找老廠長。”
“老廠長?”
“對,退休的老廠長陳建國。他在廠裡威望很高,而且特彆支持技術創新。如果他能幫你說句話...”
沈良眼睛一亮。這確實是個好主意。在這種複雜的人際關係網中,有一個德高望重的老領導支持,確實能起到關鍵作用。
“好主意,我明天就去拜訪陳老廠長。”
孫大海離開後,沈良繼續整理著資料。他要為下周的視察做好充分準備。
同時,他也在思考著如何應對王大勇的挑戰。技術上他有絕對的信心,但在人際關係和政治鬥爭方麵,他還需要更加謹慎。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勝負不僅關係到他個人的前途,更關係到整個廠的技術進步。
沈良看著窗外的夜色,心中湧起一股豪情。
無論多少困難,他都要把這條路走下去。第二天一早,沈良便騎著自行車來到了陳建國老廠長的家。
這是一棟老式的兩層小樓,門前種著幾株月季花,院子收拾得乾乾淨淨。沈良按響門鈴,很快傳來腳步聲。
開門的是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雖然已經六十多歲,但腰板筆直,眼神銳利。
“您就是陳廠長吧?我是技術科的沈良。”
陳建國上下打量著沈良:“小沈啊,我聽說過你。那個改進煉鋼爐的年輕人對吧?”
“正是。我想請您指教一些事情。”
“進來坐吧。”陳建國讓開身子,“老伴,泡茶!”
客廳裡擺設簡單,但整潔有序。書架上放滿了各種技術書籍和資料,牆上掛著幾張老照片,都是建廠初期的合影。
陳建國倒了杯茶遞給沈良:“說吧,什麼事讓你這個大忙人跑我這老頭子這兒來?”
沈良端起茶杯,組織了一下語言:“陳廠長,我想問問您,當年建廠的時候,遇到技術困難是怎麼解決的?”
陳建國眼神一亮:“怎麼,是不是有人給你壓力了?”
這老人果然精明。沈良苦笑一聲:“確實遇到了一些阻力。有人認為我的技術改進太激進,風險太大。”
“哈!”陳建國拍了拍桌子,“我就知道是這樣。讓我猜猜,是不是那個王大勇?”
沈良驚訝地看著他。
“彆奇怪,廠裡的情況我都了解。”陳建國喝了口茶,“王大勇這個人啊,技術能力還行,但思想太保守。最要命的是,他喜歡拉幫結派。”
“您說得對。昨天他當眾反對我的技術改進方案,還說我是瞎胡鬨。”
陳建國眯起眼睛:“他有什麼資格說你胡鬨?我看了你的改進數據,產量提升百分之十五,這是實實在在的成績!”
沈良心中一暖。看來老廠長確實在關注著廠裡的動態。
“可是現在李廠長那邊...”
“李誌民啊。”陳建國搖搖頭,“這個人能力不錯,但太謹慎了。做什麼事都要考慮半天,生怕出錯。”
他站起身,在房間裡踱了幾步:“小沈,你知道我們廠剛建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嗎?”
“請您指教。”
“一窮二白!”陳建國聲音有些激動,“什麼都沒有,技術靠蘇聯專家,設備都是二手貨。但我們硬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建起了這座鋼鐵廠。”
他指著牆上的老照片:“你看,這些都是當年的戰友。為了搞技術攻關,多少人日夜不眠。失敗了再來,再失敗再來,從來不怕風險。”
沈良認真地聽著,心中湧起一陣敬意。
“現在的年輕人不敢冒險,老的也變得膽小如鼠。”陳建國坐回沙發,“但你不一樣,你有當年我們那批人的精神!”
“謝謝您的鼓勵。但我擔心市領導下周來視察的時候...”
“視察?”陳建國眼神一動,“什麼時候的事?”
“下周三,市裡要來檢查我們廠的技術改進情況。”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