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這簡直是奇跡!”李建軍激動得直搓手。
“小沈,你這技術要是推廣到全國,咱們的鋼鐵產量得翻番啊!”王海波拍著沈良的肩膀。
沈良謙虛地搖搖頭:“這隻是一點小改進,不值一提。”
陳誌華看著沈良,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這個年輕人給他的感覺越來越神秘了。
不僅技術能力超群,而且舉止從容,絲毫沒有年輕人應有的張揚。
“小沈,你今年多大了?”陳誌華問道。
“26。”沈良回答。
“26歲就有這樣的技術水平,前途不可限量啊。”陳誌華感慨道。
沈良心中苦笑。
如果讓他們知道自己來自2024年,不知道會是什麼反應。
測試結束後,專家組開始討論推廣方案。
“這個技術必須儘快在全國推廣。”陳誌華語氣堅決。
“但是推廣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培訓。”李建軍提出了現實問題。
“沈良同誌可以擔任技術指導。”王海波建議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沈良身上。
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一旦成為全國推廣的技術負責人,他就能接觸到更高層次的技術資源。
但沈良卻搖了搖頭。
“各位領導,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想法。”
陳誌華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什麼想法?”
沈良深吸一口氣,決定拋出自己的終極計劃。
“連鑄技術隻是開始,我還有更多的技術儲備。”他看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如果給我足夠的資源和人才,我有信心在重工業領域實現更大的突破。”
會議室裡安靜了幾秒鐘。
然後陳誌華問道:“你說的突破是指?”
“大型裝備製造。”沈良一字一句地說道,“挖掘機、發電機組、遠洋輪船,這些目前我們完全依賴進口的重型裝備。”
李建軍倒吸一口氣。
這些可都是國家急需但技術門檻極高的設備。
“你有把握?”陳誌華語氣嚴肅。
“有。”沈良點頭,“但我需要一個平台。”陳誌華的手指在桌麵上輕敲著,節奏緩慢而有力。這個動作表明他正在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
沈良的話太過驚人了。挖掘機、發電機組、遠洋輪船,每一樣都是西方發達國家嚴密封鎖的尖端技術。即便是蘇聯老大哥,對這些關鍵設備也是千方百計地保密。
“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王海波壓低了聲音,“這些技術,我們連基礎資料都搞不到。”
沈良看著他,眼中沒有絲毫動搖:“正是因為搞不到,所以才要自己研發。”
李建軍忍不住搖頭:“小沈,你的連鑄技術確實厲害,但那和重型裝備製造完全是兩個概念。一台大型挖掘機涉及上千個零部件,液壓係統、傳動係統、控製係統......”
“我都有完整的技術方案。”沈良打斷了他。
會議室裡的空氣仿佛凝固了。
陳誌華盯著沈良看了足足半分鐘,然後緩緩開口:“你需要什麼樣的平台?”
“一個直屬國家的重工研究院。”沈良語氣平靜,但話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配備一流的人才和設備,有足夠的資金支持。”
李建軍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這...這得多少錢啊!建一個研究院至少要幾千萬!”
“如果我們能夠實現技術突破,幾千萬算什麼?”沈良反問道,“一台進口的大型挖掘機就要一百多萬美元。”
王海波算了一下彙率,倒吸了一口氣。按照現在的彙率,一百多萬美元相當於五六百萬人民幣。
“關鍵是風險太大。”陳誌華皺著眉頭,“如果失敗了怎麼辦?”
沈良心中冷笑。他當然知道不會失敗,因為所有的技術路線他都清清楚楚。但這種話他不能說。
“我可以先做出樣機證明技術可行性。”沈良提議道,“給我三個月時間,我製作一台小型挖掘機的工作樣機。如果成功了,再考慮後續投資。”
這個建議讓在場的專家們眼前一亮。
三個月做出樣機,投資不會太大,而且能夠直觀地驗證技術能力。
“你需要什麼條件?”陳誌華問道。
“一個機械加工車間,十名技術過硬的工人,還有...”沈良停頓了一下,“五萬元的材料費。”
五萬元!
李建軍瞪大了眼睛。這在1980年可是一筆巨款,相當於普通工人二十年的工資。
但陳誌華卻點了點頭:“如果你真的能做出來,彆說五萬,五十萬都值得。”
沈良嘴角微微上揚。他知道陳誌華已經心動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還有一個條件。”沈良繼續說道,“我需要直接向部委彙報,不經過中間環節。”
這個要求讓王海波皺起了眉頭。按照正常程序,技術彙報需要層層上報,怎麼可能讓一個普通技術員直接麵對部委領導?
但陳誌華思考了片刻,竟然同意了:“可以,但前提是你的樣機必須成功。”
沈良伸出手:“一言為定。”
陳誌華和他握了握手,感受到了這個年輕人手掌的堅定有力。
“那我們現在就去安排車間。”李建軍站了起來。
會議結束後,沈良獨自走出了辦公樓。
夜晚的工業區很安靜,隻有遠處傳來機器運轉的轟鳴聲。他仰頭望著滿天的繁星,心中湧起一陣激動。
真正的挑戰現在才開始。連鑄技術隻是小試牛刀,接下來的挖掘機項目才是他改寫曆史的第一步。
他從衣袋裡掏出一個小本子,在月光下快速記錄著技術要點。液壓泵的參數,發動機的功率匹配,履帶底盤的設計...這些在2024年爛大街的技術,在1980年卻是絕密。
“沈工,這麼晚還在外麵?”
沈良轉身,看到廠保衛科的老張拿著手電筒走過來。
“出來透透氣。”沈良合上本子,“最近壓力有點大。”
老張笑了笑:“聽說你搞的連鑄技術很厲害,連部裡的專家都震驚了。”
消息傳得真快。沈良心想,看來明天整個廠子都會知道這件事。
“還在試驗階段,不敢說成功。”沈良謙虛地回應。
“你們這些技術人員就是謙虛。”老張拍了拍他的肩膀,“早點回去休息吧,彆著涼了。”
沈良點點頭,向宿舍樓走去。
路過車間時,他特意停下來觀察了一下現有的設備。
機床的精度、工人的技術水平、材料的質量,這些都將影響他的挖掘機項目。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