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他所有改革的基石。
這,才是他這個“大明CEO”,真正要抓在手裡的“核心資產”。
朱由檢重新睜開眼,眼中的最後一絲波動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絕對的冷靜與決然。
他將那份東廠的報告放在一邊,然後鋪開一張全新的白紙。
他拿起炭筆和直尺,開始書寫。
《關於京營“資產重組”及“扭虧為盈”之項目計劃書》
一、項目背景及問題分析(現狀評估):
根據東廠情報部門提供的數據,京營作為大明核心安全部門,已嚴重“資不抵債”。其賬麵資產(兵員、裝備)與實際資產嚴重不符,人力資源(兵員素質)極端劣化,運營成本(軍餉)高昂,而核心產出(戰鬥力)近乎為零。
結論:京營,已是持續性巨額虧損、對集團安全無法提供正向價值、隨時可能因外部市場衝擊(戰爭)而導致“破產清算”(全軍覆沒)的,第一優先級之“不良資產”。
二、項目核心目標:
核心目標:於一年之內,完成對京營的全麵重組,建立一支規模為三萬人的“新核心軍”。
關鍵成果:
1:新軍需具備在京城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能力。
2:新軍的指揮體係,必須絕對垂直於皇帝本人,排除任何中間層(文官、勳貴)的乾擾。
3:新軍的運營成本,必須控製在每年五十萬兩白銀以內,實現“降本增效”。
三、項目執行路徑:
第一階段(13個月):清產核資(整頓腐敗)。
行動:成立專項審計小組,以雷霆手段清查空餉、侵占軍田、盜賣軍械等行為。核心目標是“打掃屋子”,清除腐敗存量,回收部分被侵占的資產。
第二階段(46個月):組織架構重組(改革編製)。
行動:廢除舊有衛所世襲製,裁汰老弱病殘。建立以“師旅營連排”為基礎的全新編製。軍官選拔,唯才是舉,打破勳貴壟斷。
第三階段(712個月):核心業務升級(強化訓練與裝備)。
行動:引入新式火器(燧發槍),改良火炮,推行“三疊陣”等新戰術。建立與軍功直接掛鉤的晉升體係。實行高強度、高淘汰率的實戰化訓練。
四、資源預算及激勵機製:
預算:由“CEO辦公室”(內帑)直接撥款五十萬兩,作為項目啟動資金,該筆資金不受戶部等傳統財務部門掣肘。
激勵機製(核心):
軍功授銀:建立明確的、可量化的戰功獎賞標準(如斬首、奪旗、破陣等),戰後即時兌現。
軍功授田:明確規定,凡參與對外作戰,每收複百裡失地,該次戰役有功將士,可分得其中四成土地的所有權。
戰利品分配:明確規定,作戰繳獲之一切戰利品,兩成歸“公司”(國庫),兩成歸將領,六成歸士兵。
他寫下最後一行字,筆尖在紙上,留下一個沉重的墨點。
這份計劃書,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對這個時代規則的背叛與顛覆。
它不再依靠忠君愛國的道德說教,而是用最赤裸裸的利益——銀子、土地、戰利品,來驅動人性中最原始的欲望。
它要打造的,不是一群為國儘忠的士兵,而是一個全新的、以戰爭為生的“軍事利益集團”。這個集團的榮辱興衰,將與他這個皇帝,與他發動的戰爭,死死地捆綁在一起。
他們的敵人,將不僅僅是建奴和流寇,更是那些阻礙他們獲得土地和財富的大明內部的所有舊勢力。
朱由檢放下炭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他走到窗邊,推開窗,一股冰冷的夜風瞬間灌了進來,吹得他衣袂翻飛。
他看著窗外那輪清冷而孤獨的明月,它照耀著這座沉睡的宮城,也照耀著宮牆之外那廣袤而黑暗的土地。
“藍圖畫好了……”朱由檢輕聲自語,聲音被風吹散。
“現在,需要一個能把這張圖紙,變成鋼鐵大樓的‘項目經理’。”
他的目光從夜空緩緩移回到桌案上的那副京師地圖上。
他的手指輕輕地劃過地圖。
從紫禁城的位置一路向東,最終停留在了地圖上一個被著重標記出來的府邸之上。
那裡,是英國公府。
“一個……有足夠的分量,來壓住那群驕兵悍將和勳貴耆老的人。”
“一個……家族的榮耀,來自於赫赫戰功,卻又眼看著這份榮耀,在糜爛的和平中,漸漸褪色的人。”
“一個……有榮譽感,有羞恥心,卻又被祖宗之法和階級利益捆綁,無路可退的人。”
“張維賢……”
朱由檢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複雜難明的笑意。
那笑容裡有期許有算計也有一絲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對即將被推上這條不歸路的孤臣的淡淡的憐憫。
他知道,當這份白皮書交到那位老國公手上時,一個舊的時代將伴隨著一位老臣的悲壯抉擇被徹底埋葬!
而一個新的...充滿了鋼鐵與火焰的時代,將由此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