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秦紀三 秦二始皇帝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38章 秦紀三 秦二始皇帝下

第38章 秦紀三 秦二始皇帝下(1 / 1)

趙高派了十幾撥自己的門客,假裝成禦史、謁者、侍中,輪番去審訊李斯。李斯每次都如實回答,這些人就又讓人對他嚴刑拷打。後來二世派人來查驗李斯的口供,李斯以為還和之前一樣,就始終不再改口,承認了罪名。案件審理完畢,上報給二世。二世高興地說:“要不是趙君,我差點被丞相給騙了!”等到二世派去調查三川郡守李由的人到的時候,楚軍已經把李由殺了。使者回來時,正好趕上丞相李斯被下獄,趙高就偽造了李斯謀反的供詞,各種證據相互附會,於是李斯被判處了五種刑罰,在鹹陽街市上腰斬。李斯走出監獄,和他的二兒子一起被押解。他回頭對二兒子說:“我想再和你一起牽著黃狗,從上蔡東門出去追逐野兔,這還能辦得到嗎!”於是父子倆相對痛哭,最終被滅了三族。二世就任命趙高為丞相,所有事情,無論大小都由趙高決定。

項梁在東阿打敗章邯後,帶兵往西,向北來到定陶,又一次打敗秦軍。項羽和沛公又在雍丘和秦軍交戰,把秦軍打得大敗,還斬殺了李由。項梁因此更加輕視秦軍,臉上露出驕傲的神色。宋義勸諫說:“打了勝仗,將領驕傲,士兵懈怠,這樣是會失敗的。現在士兵們已經有點懈怠了,而秦兵卻越來越多,我真為您擔心啊!”項梁不聽。於是項梁派宋義出使齊國,宋義在路上遇到齊國使者高陵君顯,就問他:“您是要去見武信君嗎?”高陵君顯回答:“是啊。”宋義說:“我斷定武信君的軍隊一定會失敗。您要是慢點兒走就能免遭一死,走得快了就會遭殃。”二世發動了所有兵力增援章邯攻打楚軍,在定陶把楚軍打得大敗,項梁戰死。

當時連著下雨,從七月一直下到九月。項羽和沛公攻打外黃沒打下來,就離開去攻打陳留。聽說武信君項梁死了,士兵們都很恐慌,於是和將軍呂臣一起帶兵向東撤退,還把楚懷王從盱眙遷都到彭城。呂臣的軍隊駐紮在彭城東麵,項羽的軍隊駐紮在彭城西麵,沛公的軍隊駐紮在碭縣。

魏豹收複了魏國二十多座城池,楚懷王封魏豹為魏王。

閏九月,楚懷王合並了呂臣和項羽的軍隊,自己親自統領;任命沛公為碭郡郡守,封武安侯,讓他率領碭郡的軍隊;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稱魯公;任命呂臣為司徒,他的父親呂青為令尹。

章邯打敗項梁後,覺得楚地的兵不足為慮,就渡過黃河,向北攻打趙國,把趙國打得大敗。章邯帶兵到了邯鄲,把城裡的百姓都遷到河內,把城牆都拆毀了。張耳和趙王歇逃進巨鹿城,王離帶兵包圍了他們。陳餘向北收攏常山的兵力,得到幾萬人,駐紮在巨鹿北麵。章邯的軍隊駐紮在巨鹿南麵的棘原。趙國多次向楚國求救。

高陵君顯在楚國,見到楚懷王說:“宋義早就斷定武信君的軍隊會失敗,沒過幾天,軍隊果然戰敗了。打仗還沒開始就能預見失敗的征兆,這可真是懂軍事啊。”楚懷王就召見宋義,和他商議事情,非常欣賞他,於是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末將,去援救趙國。其他各路將領都歸宋義統領,宋義號稱“卿子冠軍”。

當初,楚懷王和各位將領約定:“先進入並平定關中的人就封王。”那時候,秦軍很強,經常乘勝追擊,各位將領都覺得先入關沒什麼好處,不願意去。隻有項羽怨恨秦軍殺了項梁,鬥誌昂揚地想和沛公一起向西入關。楚懷王的各位老將都說:“項羽這人,凶狠殘暴,狡猾不講信義,曾經攻打襄城,襄城人一個都沒留下,全被他活埋了,他所經過的地方沒有不被殘害毀滅的。而且楚國多次進攻,之前陳王、項梁都失敗了,不如改派忠厚老實的人,秉持著仁義向西進軍,向秦國的父老鄉親宣告我們的意圖。秦國的父老鄉親被他們的君主壓迫很久了,現在要是真有忠厚的人去,不侵犯殘害他們,應該能拿下關中。項羽不能派,隻有沛公向來寬容大度,是個忠厚長者,可以派他去。”楚懷王於是沒答應項羽,而是派沛公向西去攻城略地,收攏陳王、項梁的散兵來攻打秦國。

沛公取道碭縣,到了陽城和杠裡,攻打秦軍的營壘,打敗了秦軍的兩支部隊。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甲午年,冬天十月,齊國將領田都背叛田榮,幫助楚國援救趙國。

沛公在成武打敗了東郡尉的軍隊。

宋義行軍到了安陽,停留了四十六天不前進。項羽說:“秦軍把趙國圍得這麼急,我們應該趕緊帶兵渡過黃河;楚軍在外麵攻擊,趙軍在裡麵接應,一定能打敗秦軍。”宋義說:“不是這樣。叮咬牛的牛虻,是沒辦法對付虱子的。現在秦軍攻打趙國,如果打勝了,士兵們肯定疲憊,我們就趁他們疲憊的時候進攻;如果秦軍打敗了,我們就大張旗鼓地向西進軍,一定能拿下秦國。所以不如先讓秦、趙兩國相互爭鬥。說到披上戰甲,拿起武器衝鋒陷陣,我宋義不如您;但說到坐在營帳裡出謀劃策,您就不如我宋義了。”於是他在軍中下令說:“有像老虎一樣勇猛,像羊一樣凶狠,像狼一樣貪婪,倔強不聽指揮的,都斬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著宋義派他的兒子宋襄去輔佐齊國,還親自把他送到無鹽,在那裡大擺宴席飲酒作樂。當時天氣寒冷,又下著大雨,士兵們又冷又餓。項羽說:“我們本應該齊心協力攻打秦軍,現在卻長時間停留不前進。今年鬨饑荒,百姓貧困,士兵們隻能吃些豆子摻半的飯,軍中也沒有存糧了,他卻還在飲酒作樂;不帶領軍隊渡過黃河,依靠趙國的糧食,和趙國合力攻打秦國,還說什麼‘趁他們疲憊的時候進攻’。以秦國的強大,攻打剛建立的趙國,勢必能拿下趙國。趙國被拿下,秦國就更強大了,還有什麼疲憊可趁!況且我們楚軍剛打了敗仗,大王坐立不安,把全國的軍隊都交給將軍您,國家的安危,就在這一次行動了。現在他不體恤士兵,隻顧著自己的私利,可不是能安定國家的臣子!”

十一月,一天早晨,項羽去參見上將軍宋義,就在宋義的營帳中砍下了他的腦袋。然後出來向軍中下令說:“宋義與齊國勾結謀反楚國,楚王暗中命令我項羽殺了他!”當時,各位將領都被震懾住了,沒人敢反抗,都說:“最先擁立楚王的,是將軍您的家族,現在將軍又誅殺了叛亂之人。”於是大家一起擁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項羽派人去追宋義的兒子,追到齊國境內,把他殺了。又派桓楚向楚懷王報告情況。楚懷王於是正式任命項羽為上將軍。

十二月,沛公帶兵到了栗縣,遇到剛武侯,奪了他的軍隊四千多人,合並到自己軍中;又和魏國將領皇欣、武滿的軍隊會合,一起攻打秦軍,打敗了秦軍。

原來齊王建的孫子田安攻下濟北,跟隨項羽援救趙國。

章邯修築了一條通道連接黃河,給王離運送軍糧。王離軍隊糧草充足,加緊攻打巨鹿。巨鹿城中糧食吃完了,兵力也少,張耳多次派人去叫陳餘來救援。陳餘估計自己兵力太少,打不過秦軍,不敢前去。過了幾個月,張耳非常生氣,埋怨陳餘,派張黶、陳澤去責備陳餘說:“當初我和您是生死之交,現在趙王和我早晚都可能死,而您卻擁兵數萬,不肯來救我們,這生死與共的交情體現在哪兒呢!如果您真講信用,為什麼不衝向秦軍和我們一起死,這樣說不定還有十分之一二的機會能保全性命。”

陳餘說:“我估計去了也終究救不了趙國,隻能白白讓軍隊覆滅。而且我之所以不和你們一起死,是想為趙王和您向秦國報仇。現在要是一起死,就好比把肉扔給餓虎,有什麼好處呢!”張黶、陳澤要求和陳餘一起去死,陳餘就派張黶、陳澤帶領五千人先去試探秦軍,一到戰場,五千人全部戰死。當時,齊國、燕國的軍隊都來援救趙國,張敖也向北收攏代地的兵力,得到一萬多人,趕來後都在陳餘的旁邊紮營,不敢進攻秦軍。

項羽殺了卿子冠軍宋義後,威名震動楚國,於是派當陽君、薄將軍帶領兩萬士兵渡過黃河去救巨鹿。交戰取得了一些小勝利,還截斷了章邯給王離運糧的通道,王離的軍隊開始缺糧。陳餘又請求增兵。項羽就帶領全部軍隊渡過黃河,把船都沉了,把鍋碗瓢盆都砸了,把營帳也燒了,隻帶了三天的口糧,向士兵們表明有進無退、必死一戰的決心。於是一到戰場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相遇,經過九次激戰,把秦軍打得大敗,章邯帶兵後退。其他諸侯的軍隊這才敢進攻秦軍,最終殺了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不投降,自焚而死。當時,楚軍的勇猛在諸侯軍中是最厲害的。來援救巨鹿的諸侯軍有十幾座營壘,一開始都不敢出兵。等到楚軍攻打秦軍的時候,諸侯軍的將領們都在營壘上觀望。楚軍戰士們個個以一當十,喊殺聲震天動地,諸侯軍的將士們沒有不感到恐懼的。打敗秦軍後,項羽召見諸侯軍的將領;這些將領進入轅門時,都跪著用膝蓋前行,不敢抬頭看項羽。項羽從此成為諸侯軍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歸附於他。

於是趙王歇和張耳才得以從巨鹿城出來感謝各路諸侯。張耳和陳餘見麵後,張耳責備陳餘不肯救趙國;又問張黶、陳澤在哪裡,懷疑是陳餘殺了他們,多次追問陳餘。陳餘生氣地說:“沒想到您對我的怨恨這麼深啊!難道您覺得我是舍不得將軍的印信嗎?”於是解下印信綬帶,推給張耳,張耳也很驚訝,沒有接受。陳餘起身去廁所。有門客勸張耳說:“我聽說‘上天給的東西如果不接受,反而會招來災禍’。現在陳將軍把印信給您,您不接受,違背天意可不吉利,趕緊收下!”張耳於是佩戴上印信,接收了陳餘的部下。陳餘回來後,看到張耳沒有推辭就收下了印信,也很生氣,就快步走出去,獨自和他手下關係好的幾百人到黃河邊的湖澤中去捕魚打獵了。趙王歇回到信都。

春天二月,沛公向北攻打昌邑,遇到了彭越,彭越帶著他的軍隊跟隨沛公。彭越是昌邑人,平常在巨野澤中捕魚,還做過強盜。

陳勝、項梁起義的時候,巨野澤中的年輕人聚集了一百多人,去投奔彭越,說:“請您做我們的首領。”彭越推辭說:“我不願意啊。”年輕人堅持請求,彭越才答應,和他們約定第二天太陽出來的時候集合,遲到的斬首。第二天太陽出來了,有十幾個人遲到,最後一個人到中午才來。於是彭越抱歉地說:“我年紀大了,你們非要我做首領。現在約定好時間,卻有這麼多人遲到,不能都殺了,就殺最後來的這一個人吧。”彭越命令隊長把那人斬了。大家都笑著說:“不至於這樣吧!我們以後不敢了。”於是彭越拉過一個人就殺了,還設壇祭祀,向部下發號施令,部下們都非常震驚,不敢抬頭看他。之後彭越就去攻城略地,收編諸侯的散兵,得到一千多人,就幫助沛公攻打昌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昌邑沒有攻下,沛公帶兵向西經過高陽。高陽人酈食其,家境貧困,落魄失意,做裡門的看守。沛公部下的一個騎兵正好是酈食其同裡的人,酈食其見到他,就說:“經過高陽的諸侯將領有幾十人,我打聽了一下,這些將領都小氣,喜歡繁瑣的禮節,剛愎自用,聽不進有遠見的話。我聽說沛公為人傲慢,但能禮賢下士,有雄才大略,這才是我真正願意追隨的人,你能不能幫我引薦一下。要是你見到沛公,就說:‘我們鄉裡有個酈先生,六十多歲了,身高八尺,人們都叫他狂生。但酈先生自己說他不是狂生。’”騎兵說:“沛公不喜歡儒生,那些戴著儒生帽子來的客人,沛公總是摘下他們的帽子,往裡麵撒尿,和人說話的時候,還經常大罵,你可彆以儒生的身份去遊說他。”酈食其說:“你就照我說的講。”騎兵就找機會像酈食其叮囑的那樣跟沛公說了。

沛公到了高陽的客舍,派人去召酈食其。酈食其來了,進去拜見沛公。當時沛公正叉開腿坐在床上,讓兩個女子給他洗腳,就這樣接見酈食其。酈食其進去後,隻是作了個長揖,沒有下拜,說:“您是想幫助秦朝攻打諸侯呢,還是想率領諸侯滅掉秦朝呢?”沛公罵道:“你這個書呆子!天下人受秦朝的苦已經很久了,所以諸侯們才聯合起來攻打秦朝,你怎麼能說我是幫助秦朝攻打諸侯呢!”酈食其說:“如果您一定要聚集民眾,集合正義之師去討伐無道的秦朝,那就不應該這樣傲慢地接見長者!”於是沛公立刻停止洗腳,起身整理衣服,請酈食其上座,還向他道歉。酈食其就談起六國合縱連橫時候的事情。沛公很高興,賞賜酈食其吃飯,然後問道:“您看計策該怎麼定呢?”酈食其說:“您現在集合起來的這些人,收攏的散亂士兵,還不到一萬人;就想直接去攻打強大的秦國,這就好比是去虎口探險啊。陳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是四通八達的地方,現在城中又囤積了很多糧食。我和陳留縣令關係很好,請讓我去說服他,讓他向您投降。如果他不聽,您就帶兵攻打,我在城裡做內應。”於是沛公派酈食其出發,自己帶兵跟著他,最終拿下了陳留。沛公封酈食其為廣野君。酈食其又推薦了他的弟弟酈商。當時酈商聚集了幾千年輕人,前來歸附沛公,沛公任命他為將領,讓他帶領陳留的軍隊跟隨自己。酈食其經常作為說客,出使各諸侯。

三月,沛公攻打開封,沒有攻下。向西進軍,和秦將楊熊在白馬會戰,又在曲遇東麵交戰,把楊熊打得大敗。楊熊逃到滎陽,二世派使者把他斬首示眾。

夏天四月,沛公向南攻打潁川,進行了大屠殺。借助張良的力量,於是占領了韓國的部分土地。當時趙國的彆將司馬卬正打算渡過黃河進入關中,沛公就向北攻打平陰,封鎖了黃河渡口南岸,在洛陽東麵與秦軍交戰。戰況不利,就向南從轘轅關出去。張良帶兵跟隨沛公。沛公命令韓王成留守陽翟,自己和張良一起南下。

評論

這段曆史詳細展現了秦末風雲變幻之際,各方勢力的角逐以及關鍵人物的抉擇,深刻影響著曆史走向,蘊含諸多值得深思之處。

秦朝方麵,李斯這位昔日大秦丞相,在與趙高的權力鬥爭中徹底落敗,被施以五刑腰斬,家族被夷滅。這一結局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標誌著秦朝朝堂正直力量的消逝,趙高自此獨攬大權,秦朝政治愈發黑暗腐朽,加速了王朝的覆滅。

反秦勢力這邊,項梁此前連破秦軍,卻因驕傲輕敵,不聽宋義勸諫,最終在定陶戰敗身死,令人惋惜。他的離世讓反秦局勢陡然嚴峻。楚懷王趁機整合軍隊,重新布局,封沛公為碭郡長、武安侯,項羽為長安侯、魯公等,試圖凝聚力量。

宋義被任命為上將軍救趙,卻在安陽滯留不進,想坐收漁翁之利。他不顧士卒饑寒,為子送任齊國,大擺宴席,儘顯自私與短視。項羽果斷斬殺宋義,展現出非凡的果敢與擔當,隨後破釜沉舟,以必死決心與秦軍決戰,成功擊敗秦軍,威震諸侯,成為諸侯上將軍,極大地鼓舞了反秦士氣。

沛公劉邦一路西進,在軍事行動中不斷收編力量、壯大自身。他善於用人,聽從酈食其計策拿下陳留,獲得重要糧草補給。酈食其以其遠見卓識和口才,成功說服沛公改變態度,為其效力,還引薦弟弟酈商帶來四千兵力。劉邦這一路的發展,充分展現出他作為領導者的魅力與戰略眼光,廣納賢才,把握時機,穩步向關中推進。

同時,巨鹿之戰中,各方勢力的表現也反映出反秦聯盟內部的複雜關係。陳餘因兵力懸殊不敢救趙,與張耳產生矛盾,昔日刎頸之交心生嫌隙。而齊師、燕師等諸侯軍起初作壁上觀,直到項羽大破秦軍才敢進擊,凸顯出諸侯間各懷心思,缺乏協同作戰的決心與勇氣。

這段曆史生動呈現了秦末亂世的殘酷與複雜,各方勢力在權力、利益、理想間激烈碰撞,人物的性格與決策深刻影響著曆史進程,為後世了解這一關鍵時期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與深刻的啟示。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猝死轉生,為了改變選擇嫁給自己 頂級大佬竟然喜歡種田 國運:琪亞娜出擊 快穿之主神也要考核 彆唱了,路邊的狗都有遺憾了! 京夜燼愛 火煉星空 生育值0?獸世大佬們全是我榜一 並肩,三尺高台 渣雌死遁五年回歸,黑化父子愛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