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漢紀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44章 漢紀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

第44章 漢紀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1 / 1)

漢紀二從丁酉年到戊戌年,共兩年。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

太祖高皇帝三年,公元前204年,丁酉年,冬天十月,韓信和張耳率領幾萬兵馬向東攻打趙國。趙王和成安君陳餘得知消息後,在井陘口聚集兵力,號稱二十萬。

廣武君李左車向陳餘建議說:“韓信和張耳乘勝離開本國,到遠方來作戰,鋒芒銳不可當。我聽說‘從千裡之外運送糧食,士兵們就會麵帶饑色;臨時砍柴割草來做飯,軍隊就不能經常吃飽飯’。現在井陘這條路,戰車不能並行,騎兵不能排成行列;他們行軍幾百裡,勢必糧草會落在隊伍後麵。希望您借給我三萬奇兵,從小路去截斷他們的糧草輜重;您則深挖戰壕、高築壁壘,不要和他們交戰。這樣他們向前無法戰鬥,後退又回不去,在野外也搶不到東西,不出十天,韓信和張耳這兩位將領的腦袋就能送到您的營帳前;不然我們一定會被他們兩人俘虜。”陳餘向來自稱率領的是正義之師,不用欺詐的計謀,他說:“韓信的兵力少而且疲憊不堪,像這樣還避開不打,諸侯們會認為我膽小,以後就會輕易地來攻打我們了。”

韓信派人暗中打探,得知陳餘沒有采納廣武君的計策,非常高興,這才敢率領軍隊直接前進。在距離井陘口還有三十裡的地方,停下來宿營。半夜,傳令出發,挑選了兩千名輕騎兵,每人手持一麵紅旗,從小路隱蔽地爬上小山,觀察趙軍的動靜。韓信告誡他們說:“趙軍看到我們逃跑,一定會傾巢而出追擊我們;這時你們就迅速衝進趙軍營地,拔掉他們的旗幟,插上我們漢軍的紅旗。”

韓信又讓副將給士兵們分發乾糧,並說:“今天打敗趙國後再一起聚餐!”將領們都不太相信,隻是假裝答應:“好的。”韓信說:“趙軍已經先占據了有利地形紮營;而且他們沒看到我軍大將的旗鼓,不會輕易攻擊我們的先頭部隊,他們擔心我們到了險要的地方又退回去。”於是先派一萬人出發,出了井陘口,背靠河水擺開陣勢。趙軍看到後都哈哈大笑。

天亮後,韓信豎起大將的旗鼓,敲著鼓大搖大擺出了井陘口;趙軍打開營門出擊,雙方激戰了很久。這時韓信和張耳假裝丟棄旗鼓,向河邊的陣地逃去;河邊的漢軍打開營門放他們進去,然後又與趙軍展開激烈戰鬥。趙軍果然傾巢而出,爭搶漢軍的旗鼓,追擊韓信和張耳。韓信和張耳進入河邊陣地後,漢軍都拚死作戰,趙軍無法打敗他們。韓信派出的那兩千名奇兵,等趙軍全部出動去追擊敗兵的時候,就飛奔衝進趙軍營地,把趙軍的旗幟全部拔掉,插上兩千麵漢軍的紅旗。趙軍沒能抓到韓信等人,想要撤回營地;卻發現營地裡全是漢軍的紅旗,大為驚恐,以為漢軍已經把趙王和將領們都抓住了,頓時軍心大亂,紛紛逃跑,趙軍將領即使斬殺逃兵,也無法阻止潰敗。於是漢軍前後夾擊,把趙軍打得大敗,在泜水邊上斬殺了陳餘,活捉了趙王歇。

將領們獻上首級和俘虜,向韓信祝賀,順便問韓信說:“兵法上講:要右邊和背後靠山,前麵和左邊臨水。這次將軍卻讓我們背水列陣,還說‘打敗趙國後聚餐’,我們當時都不理解,結果竟然取勝了,這是什麼戰術啊?”韓信說:“這其實也在兵法裡,隻是你們沒注意罷了!兵法不是說‘把士兵置於死地,他們就會為求生而奮戰,反而能存活下來’嗎?況且我沒有平時就訓練有素、能聽從指揮的將士,這就好比‘驅趕著臨時拚湊的人去打仗’,在這種情況下,不把他們置於死地,讓他們各自為戰求生,是不行的。要是給他們留有生路,他們都會逃跑,還怎麼能指揮他們作戰呢?”將領們都很佩服,說:“太厲害了!這不是我們能想到的。”

韓信下令懸賞,能活捉廣武君的人,賞賜千金。有人把廣武君綁到了韓信的營帳,韓信親自為他解開繩索,請他麵向東坐,像對待老師一樣對待他。韓信問廣武君:“我打算向北攻打燕國,向東討伐齊國,怎麼做才能成功呢?”廣武君推辭說:“我是個戰敗逃亡的俘虜,哪裡有資格參與謀劃大事呢!”韓信說:“我聽說,百裡奚在虞國時,虞國滅亡;到了秦國,秦國卻稱霸。這不是因為他在虞國愚蠢,在秦國就聰明了,而是在於國君用不用他的計策,聽不聽他的建議。如果成安君當初聽了您的計策,像我這樣的人也早被俘虜了。就是因為他沒聽您的,所以我才有機會侍奉您請教您。現在我誠心向您請教,希望您不要推辭!”

廣武君說:“如今將軍渡過西河,俘虜魏王,活捉夏說;向東拿下井陘,不到一上午就打敗趙國二十萬大軍,殺了成安君;您的名聲傳遍天下,威震四海,各地的農夫們都放下農具,穿上好衣服,吃著美味的食物,側耳傾聽,等待您的命令,這是將軍您的長處。然而士兵們經過這麼多戰鬥,已經疲憊不堪,實際上很難再讓他們繼續高強度作戰了。現在將軍想用這些疲憊的士兵,去攻打燕國堅固的城池,想戰又難以取勝,攻城又攻不下來,反而會暴露出弱點,陷入困境;時間一長,糧食也會耗儘。燕國不投降,齊國必定會加強邊境防守,增強自身實力。燕、齊兩國僵持不下,那麼楚漢雙方的勝負就難以分辨了,這就是將軍您的短處。善於用兵的人,不會用自己的短處去攻擊彆人的長處,而是用自己的長處去攻擊彆人的短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韓信問:“那該怎麼做呢?”廣武君回答說:“現在為將軍您考慮,不如按兵不動,讓士兵們休息,安撫趙國的百姓,方圓百裡之內,每天都送來牛肉美酒,犒勞將士;做出要向北進攻燕國的態勢,然後派能言善辯的人帶著書信,把您的優勢告訴燕國,燕國肯定不敢不服從。燕國歸順後,再向東逼近齊國,即使有再聰明的人,也不知道該怎麼為齊國出謀劃策了。這樣,天下大事就有希望成功了。用兵本來就有先製造聲勢,然後再采取實際行動的策略,說的就是這種情況。”韓信說:“好主意!”就聽從了廣武君的計策,派使者去燕國,燕國立刻望風而降;韓信又派使者向漢王報告,並請求立張耳為趙王,漢王同意了。楚國多次派奇兵渡過黃河攻打趙國,張耳和韓信來回救援趙國,順便平定了趙國的城邑,然後調兵前往漢王那裡。

甲戌日是月末,出現了日食。

十一月,癸卯日是月末,又出現了日食。

隨何到了九江,九江太宰負責接待他,過了三天,英布都沒有接見他。隨何對太宰說:“大王之所以不見我,一定是覺得楚國強大,而漢朝弱小。這正是我來出使的原因。如果能讓我見到大王,我說的要是對,那正是大王想聽的;要是我說得不對,就把我們二十人在九江街頭斬首示眾,這足以表明大王背叛漢朝而親附楚國的決心。”太宰這才把這話轉告給英布。

英布接見了隨何。隨何說:“漢王派我恭敬地向大王呈上書信,我私下裡很奇怪,大王為什麼和楚國那麼親近呢!”九江王英布說:“我麵向北,以臣子的身份侍奉他。”隨何說:“大王和項王都是諸侯,您卻以臣子的身份侍奉他,一定是覺得楚國強大,可以依靠它來保全國家。項王攻打齊國的時候,親自背著築牆的工具,身先士卒。大王您應該出動九江所有的兵力,親自率領,為楚軍做前鋒;可現在您卻隻派了四千人去幫助楚國。作為向北稱臣侍奉彆人的人,難道應該是這樣的嗎?漢王攻入彭城的時候,項王還沒從齊國撤軍。大王您應該出動九江全部兵力渡過淮河,日夜在彭城下與漢軍會戰;但大王您擁有萬人之眾,卻沒有一人渡過淮河,隻是袖手旁觀誰勝誰負。依靠彆人來保全自己國家的人,難道應該是這樣的嗎?大王您空有歸附楚國的名聲,卻想厚著臉皮依靠它,我私下認為大王您這樣做不可取!不過大王不背叛楚國,是覺得漢朝弱小。然而楚國軍隊雖然強大,但天下人都認為它背負著不義的名聲,因為它違背盟約,殺害了義帝。漢王召集諸侯,回師堅守成皋、滎陽,運來蜀地、漢中的糧食,深挖壕溝,高築壁壘,分派士兵把守邊境要塞。楚軍深入敵國八九百裡,老弱殘兵還要從千裡之外轉運糧食。漢軍堅守不出,楚軍前進無法攻城,後退又不能脫身,所以說楚軍並不可靠。如果楚國戰勝了漢朝,諸侯們會因為自身危險而相互救援。楚國的強大,隻會招來天下諸侯的聯合對抗。所以楚國不如漢朝,這形勢很容易看出來。現在大王不依靠萬無一失的漢朝,卻要把自己托付給危在旦夕的楚國,我實在為大王感到疑惑!我不是說九江的兵力足以滅亡楚國;但如果大王發兵背叛楚國,項王一定會留下來攻打您;隻要拖住他幾個月,漢王奪取天下就穩操勝券了。我請求和大王一起拿著劍歸順漢王,漢王一定會割地封王給您;更何況九江本來就肯定是大王您的。”九江王英布說:“我聽從您的建議。”於是暗中答應背叛楚國,歸附漢朝,但還不敢泄露這個消息。

楚國的使者在九江,住在客館裡,正催促英布趕快發兵。隨何直接闖進去,坐在楚國使者的上座,說:“九江王已經歸附漢朝了,楚國憑什麼還能讓他發兵?”英布聽了很驚訝。楚國使者站起身來。隨何趁機勸英布說:“事情已經這樣了,可以馬上殺了楚國使者,彆讓他回去報信,然後趕快和漢王聯手。”英布說:“就按您說的辦。”於是殺了楚國使者,接著起兵攻打楚國。

楚國派項聲、龍且攻打九江,過了幾個月,龍且打敗了九江的軍隊。英布想帶兵投奔漢王,又怕楚軍追殺,就抄小路和隨何一起回到漢朝。十二月,九江王英布到達漢營。漢王正坐在床邊洗腳,就召英布進來見麵。英布見狀大怒,後悔來投奔,甚至想自殺;等他出來到了住的地方,發現帳幕、飲食、侍從官員都和漢王的規格一樣,又喜出望外。於是英布派人回九江;楚國已經派項伯收繳了九江的軍隊,還殺光了英布的妻子兒女,英布的使者找到一些老朋友和他寵幸的臣子,帶著幾千人歸附了漢王。漢王給英布增派了兵力,和他一起駐紮在成皋。

評論

這段曆史聚焦楚漢相爭關鍵階段,生動展現了各方勢力在軍事、外交等方麵的激烈角逐,人物的智謀、決策和性格特質對局勢走向產生了深遠影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韓信在井陘之戰中的表現堪稱軍事典範。麵對兵力遠超己方的趙軍,他精準把握戰機,巧妙運用奇正相生之法。先是派輕騎持赤幟埋伏,待趙軍傾巢而出時,迅速占領趙營,動搖趙軍軍心;又背水列陣,置之死地而後生,激發士兵鬥誌。戰後對諸將的解釋,更顯其對兵法的深刻理解與靈活運用。此役不僅展現了韓信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也體現出他善於洞察人心、因地製宜的智慧,以少勝多,一舉擊敗趙軍,為劉邦集團拓展了北方勢力範圍,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韓信獲勝後,對廣武君李左車以禮相待,並虛心求教攻燕伐齊之策。李左車雖為敗軍之將,卻能依據局勢,指出韓信軍隊勞頓、難以久戰的弱點,提出先休養生息、鎮撫趙民,再以威懾勸降燕國的策略。韓信從善如流,依計行事,燕國望風而降。這一係列互動,既展現了韓信的愛才與明智,也凸顯出李左車的智謀,同時反映出楚漢相爭時期各方勢力對人才的重視和爭奪。

隨何出使九江,成功策反九江王英布,堪稱外交上的關鍵一擊。他以犀利言辭,從道義、形勢、利益等多方麵剖析,指出英布對楚態度的不合理,強調楚國不義且實力難恃,而漢王更具優勢,歸漢能獲更大利益。隨何的勸說直擊要害,促使英布暗中答應叛楚歸漢。之後,隨何果斷利用楚使催兵的時機,迫使英布公開反楚,雖過程驚險,但最終達成目的。英布歸漢,削弱了楚國力量,增強了劉邦陣營,改變了楚漢之間的力量對比。

然而,劉邦對待英布的態度卻值得玩味。英布來歸時,劉邦踞床洗足召見,這種傲慢之舉引發英布大怒,幾乎使其悔而自殺;但隨後給予的優厚待遇又讓英布大喜過望。劉邦此舉或許是有意試探英布的忠誠與忍耐力,也可能是其一貫的隨性作風,但無論如何,都顯示出他在用人方麵既有不拘小節的一麵,又懂得恩威並施。

從整體局勢看,這一時期楚漢雙方在軍事與外交上都積極布局。韓信在北方戰場的節節勝利,以及英布的倒戈,使劉邦集團逐漸扭轉局勢,占據主動。而項羽雖仍具強大實力,但在多線作戰和內部勢力分化的壓力下,開始麵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各方勢力的此消彼長,推動著楚漢相爭向新的階段發展,為最終的勝負走向埋下伏筆。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拳轟穿避難所 大秦:開局救始皇,手握人皇幡鎮天下 嬌嬌小撩精太軟,糙漢頂不住了 快穿:禁欲教官掐腰陪我玩轉三界 靈未央 鬥羅:收徒成神從截胡朱竹清開始 冒充太傅寡嫂後,他硬要兼祧兩房 攻略男配的正確方法 封界 靈墨踏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