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景皇帝上位第一年,公元前156年,乙酉年,冬天十月,丞相嘉等人上奏說:“論功勞沒人能大過高皇帝,論品德沒人能超過孝文皇帝。高皇帝的廟,應該作為帝王太祖的廟;孝文皇帝的廟,應該作為帝王太宗的廟。天子應該世世代代祭祀祖宗的廟,各郡國諸侯也應該各自為孝文皇帝建太宗廟。”皇帝批複:“行。”
夏天四月乙卯日,大赦天下。
派禦史大夫青到代地,和匈奴談和親的事兒。
五月,又把百姓田租減半,收三十分之一的稅。
當初,文帝廢除肉刑,表麵上看刑罰變輕了,實際上跟殺人差不多。砍右腳的人還是得死,砍左腳的人要挨五百板子,該割鼻子的要挨三百板子,大多都被打死了。這一年,皇帝下詔說:“增加打板子的數量,跟判重罪沒啥區彆,就算僥幸不死,這人也廢了。重新定個規矩:原來五百板子的改成三百,三百板子的改成二百。”
任命太中大夫周仁做郎中令,張歐當廷尉,楚元王的兒子平陸侯禮做宗正,中大夫晁錯當左內史。周仁一開始是太子的舍人,因為廉潔謹慎得到寵信。張歐也在太子宮侍奉過皇帝,雖然研究的是刑名之學,但為人忠厚,皇帝因此很看重他,讓他當了九卿之一。張歐當官從來不說要查辦誰,一直以忠厚長者的形象當官,下屬也覺得他是個忠厚的人,不敢太糊弄他。
孝景皇帝第二年,公元前155年,丙戌年,冬天十二月,西南方向出現了彗星。下令天下男子年滿二十歲開始服兵役。
春天三月甲寅日,封皇子德為河間王,閼為臨江王,餘為淮陽王,非為汝南王,彭祖為廣川王,發為長沙王。
夏天四月壬午日,太皇太後薄氏去世。
六月,丞相申屠嘉掛了。當時內史晁錯經常找皇帝單獨談事兒,皇帝每次都聽,對他的寵幸超過了九卿,很多法令都被他修改了。丞相申屠嘉覺得自己的建議不被采納,心裡恨晁錯。晁錯當內史,原來從東邊出門不方便,就另開了一扇門從南邊出去。而南邊出去的地方,是太上皇廟外麵的矮牆。申屠嘉聽說晁錯把宗廟的牆給拆了,就上奏章,請求殺了晁錯。有人告訴了晁錯,晁錯害怕了,連夜進宮去見皇帝,把事兒都攬自己身上。到了上朝的時候,申屠嘉請求殺內史晁錯。皇帝說:“晁錯拆的不是真正的廟牆,是外麵的矮牆,那些打雜的官員都在那兒辦公呢,而且還是我讓他乾的,晁錯沒罪。”丞相申屠嘉隻好謝罪。退朝後,申屠嘉對長史說:“我後悔沒先把晁錯斬了再奏請,結果被這小子算計了。”回到家,就吐血死了。晁錯從此更得勢了。
秋天,又和匈奴和親。
八月丁未日,任命禦史大夫開封侯陶青為丞相。丁巳日,任命內史晁錯為禦史大夫。
東北方向出現彗星。
秋天,衡山那邊下冰雹,大的有五寸,深的地方有二尺。
火星逆行守在北極星附近,月亮在北極星中間出現;木星在天庭中間逆行。
梁孝王因為是竇太後最小的兒子,很受寵,他的封國有四十多座城,都在天下最肥沃的地方。
得到的賞賜那叫一個多,數都數不過來,府庫裡的金錢有上百億,珠玉寶器比京城還多。他修了個東苑,方圓三百多裡,把睢陽城擴大到七十裡,還大力修建宮室,修了一條複道,從王宮一直連接到平台,有三十多裡長。他還招攬天下的豪傑之士,像吳地的枚乘、嚴忌,齊地的羊勝、公孫詭、鄒陽,蜀地的司馬相如這些人都跟他混。每次梁孝王進京朝見,皇帝都派人拿著符節,用皇帝專用的四匹馬拉的車到函穀關迎接。到了京城,那寵幸程度沒誰了,進宮就和皇帝同坐一輛輦車,出門就同坐一輛車,還能在上林苑打獵。梁孝王還上奏章請求留在京城,一留就是半年。梁國的侍中、郎、謁者都登記在冊,可以直接出入天子的殿門,跟漢朝的宦官沒啥區彆。
漢景帝即位初期的一係列舉措,展現出其在政治、經濟、法律等多方麵積極調整的治國思路,對西漢王朝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政治製度與祭祀體係構建上,漢景帝認可丞相嘉等人對高皇帝和孝文皇帝宗廟地位的提議,確立了祖宗祭祀製度,不僅強化了對先代帝王功績的尊崇,更鞏固了漢朝的統治根基,從文化和禮儀層麵增強了政權的正統性與權威性。在人事安排方麵,選拔周仁、張歐、晁錯等官員,周仁因廉潔謹慎、張歐以忠厚為人獲重用,反映出景帝用人注重品德,而晁錯受寵則凸顯皇帝對能臣乾吏的需求,這些任命為後續朝政運行奠定了人才基礎。
經濟政策上,漢景帝將田租減半至三十分之一,減輕了百姓負擔,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有利於穩定社會秩序,恢複和增強國家經濟實力。在法律改革方麵,鑒於文帝廢除肉刑後刑罰過重的弊端,景帝調整笞刑數量,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刑罰的人性化改革趨勢,雖未徹底解決問題,但朝著輕緩化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軍事與外交上,與匈奴和親旨在換取邊境安寧,為國內休養生息創造條件,這是漢初以來麵對匈奴威脅采取的務實策略。然而,這種妥協性的外交政策也反映出當時漢朝軍事力量尚未強大到主動出擊的程度,隻能通過和親暫時維持和平局麵。
在權力鬥爭與政治衝突方麵,晁錯與申屠嘉的矛盾激化頗具戲劇性。晁錯因受景帝寵信頻繁參與決策、修改法令,觸動了保守派官員利益,其私自拆太上皇廟外矮牆事件成為矛盾爆發點。申屠嘉試圖借此誅殺晁錯,卻因景帝庇護失敗,最終嘔血而亡。這一事件凸顯了景帝對晁錯的倚重,也展現出中央朝廷內部權力鬥爭的激烈。晁錯因此更加得勢,為後續其推行一係列改革舉措埋下伏筆,同時也加劇了朝廷內部的矛盾與不穩定因素。
此外,梁孝王備受竇太後寵愛,其封國實力雄厚、待遇優渥,不僅擁有廣袤肥沃的土地、巨額財富,還能招攬眾多天下豪傑,在京城的禮遇規格極高。梁孝王的特殊地位和權勢,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皇室親情,但也為日後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埋下隱患,威脅到中央集權統治,成為潛在的政治不穩定因素。
總體而言,漢景帝即位頭兩年的統治既有積極的改革與建設,推動了國家發展,也存在權力鬥爭、地方勢力坐大等問題,這些都為西漢王朝後續的發展演變產生了重要影響,成為曆史進程中不可忽視的關鍵階段。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