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漢紀九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78章 漢紀九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

第78章 漢紀九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1 / 1)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二年壬寅,公元前139年)

冬季,十月,淮南王劉安入朝覲見。漢武帝因劉安是自己的叔父且才能出眾,對他十分尊重,每次設宴召見交談,都到黃昏才結束。

劉安向來與武安侯田蚡交好,他入朝時,田蚡到霸上迎接,對他說:“皇上沒有太子,您是高皇帝的親孫子,施行仁義,天下無人不知。一旦皇上駕崩,除了您還能立誰為帝呢!”劉安大喜,贈給田蚡豐厚的金錢財物。

太皇竇太後喜好黃老學說,不喜歡儒家思想。趙綰奏請漢武帝不必將政事稟奏給東宮的竇太後。竇太後大怒說:“這是想再做新垣平那樣的事嗎!”暗中查得趙綰、王臧謀取私利的事,以此責備漢武帝。漢武帝因此廢除設立明堂之事,之前推行的新政也全部廢止。將趙綰、王臧交付官吏查辦,二人皆自殺。丞相竇嬰、太尉田蚡被免職,申公也因病免官歸鄉。

當初,漢景帝因太子太傅石奮及其四子都官至二千石,便將其家門稱為“萬石君”。萬石君沒有文才學問,但恭敬謹慎無人能比。子孫做小吏,回家拜見他時,萬石君必定身穿朝服接見,不直呼其名。子孫有過失,他不責備,而是坐在側室,對著餐桌不吃飯;然後諸子相互責備,通過族中長輩袒露上身謝罪,改正錯誤後,他才答應進食。已成年的子孫在身邊時,即使閒居也必定戴帽。他主持喪事時,哀傷至極。子孫遵循教誨,都因孝順恭謹聞名於各郡國。等到趙綰、王臧因儒學獲罪,竇太後認為儒者多文飾少質樸,而萬石君家不空談卻親身踐行,於是任命其長子石建為郎中令,少子石慶為內史。石建在漢武帝身邊,有事要進言時,會屏退旁人暢所欲言,言辭極為懇切;但在朝堂上覲見時,卻像不善言辭的人,漢武帝因此親近他。石慶曾任太仆,為漢武帝駕車出行,漢武帝問車中幾匹馬,石慶用馬鞭逐個數完馬後,舉手說:“六匹馬。”石慶在諸子中是最為簡率的。

竇嬰、田蚡被免職後,以列侯身份居家。田蚡雖不任職,卻因王太後的關係受到親信,多次進言政事多有成效。趨炎附勢的官吏都離開竇嬰歸附田蚡,田蚡日益驕橫。

春季,二月丙戌初一,發生日食。

三月乙未,任命太常柏至侯許昌為丞相。

當初,堂邑侯陳午娶漢武帝的姑母館陶公主劉嫖為妻,漢武帝能成為太子,公主出力不少,便將女兒許配給太子為妃,漢武帝即位後,太子妃成為皇後。館陶公主自恃有功,請求無度,漢武帝對此感到厭煩。陳皇後驕橫善妒,獨占寵愛卻無子,花了九千萬錢求醫,想求得子嗣,最終仍無結果,漸漸失去恩寵。皇太後對漢武帝說:“你剛即位,大臣尚未信服,先議設明堂,已讓太皇太後發怒。如今又得罪長公主,必定會再次獲罪。女人容易哄勸,應多加謹慎!”漢武帝於是對長公主、陳皇後重新施加恩禮。

漢武帝到霸上舉行祓除儀式,返回時路過姐姐平陽公主家,喜愛上歌女衛子夫。衛子夫的母親衛媼是平陽公主家的僮仆。平陽公主趁機將衛子夫送入宮中,衛子夫恩寵日盛。陳皇後聽聞後,憤怒不已,多次氣得幾乎死去,漢武帝更加惱怒。

衛子夫的同母弟衛青,父親鄭季本是平陽縣吏,在平陽侯家當差時,與衛媼私通生下衛青,衛青冒用衛姓。長大後,衛青成為平陽侯家的騎奴。大長公主館陶公主)抓住衛青囚禁起來,想殺他,其友騎郎公孫敖率壯士將他救下。漢武帝聽聞後,召衛青為建章監、侍中,數日間賞賜累至千金。不久後,封衛子夫為夫人,衛青為太中大夫。

夏季,四月,出現如同太陽的星,夜間升起。

開始設置茂陵邑。

當時大臣議事時多為晁錯的削藩之策鳴冤,致力於打壓諸侯王,多次上奏暴露其過失,吹毛求疵,鞭笞諸侯王的臣下使其屈服,讓他們證明諸侯王的罪行,諸侯王無不悲怨。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三年癸卯,公元前138年)

冬季,十月,代王劉登、長沙王劉發、中山王劉勝、濟川王劉明入朝。漢武帝設宴,劉勝聽到樂聲哭泣。漢武帝問原因,劉勝回答:“悲傷的人無法停止歎息,憂思的人無法停止感慨。如今我心結已久,每當聽到微妙的音樂,不知不覺就淚水橫流。我得以作為皇室宗親擔任東方藩王,論親屬又是陛下的兄長。如今群臣與皇室沒有絲毫親屬關係,卻結黨議論,互相包庇,使宗室被排斥,骨肉親情如冰融化,我私下為此傷感!”將官吏侵辱諸侯王的事詳細上奏。於是漢武帝加厚諸侯的禮儀,減省有關部門所奏的諸侯之事,增加親族間的恩義。

黃河在平原郡泛濫。

發生大饑荒,出現人相食的現象。秋季,七月,西北方向出現彗星。

濟川王劉明因殺害中傅獲罪,被廢黜遷到房陵。

七國之亂失敗時,吳王之子劉駒逃亡到閩越,怨恨東甌殺了其父,時常勸說閩越攻打東甌。閩越聽從,發兵圍困東甌,東甌派人向漢武帝告急。漢武帝詢問田蚡,田蚡回答:“越人互相攻擊是常事,又多次反叛,自秦時就被放棄不屬於中原,不值得煩勞中國去救援。”莊助說:“隻怕力量不足救援,德行不能覆蓋。若真能做到,為何放棄?況且秦連鹹陽都能放棄,何止是越地!如今小國因困窘來告急,天子不救,他們還能去哪裡申訴?又憑什麼做萬國之主?”漢武帝說:“太尉不足以商議此事。我剛即位,不想發出虎符征伐郡國軍隊。”於是派莊助持節到會稽郡調兵。會稽郡守想按律法拒絕發兵,莊助便斬殺一名司馬,宣諭旨意,最終發兵渡海救援東甌。軍隊未到,閩越已撤兵。東甌請求舉國內遷,於是將全部民眾遷來,安置在江淮之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九月丙子月末,發生日食。

漢武帝自即位之初,便招選天下文學才智之士,給予破格提拔。四方士人多上書陳說政事得失,自我推薦的數以千計。漢武帝選拔其中傑出者寵信任用。莊助最先被進用,後來又得到吳人朱買臣、趙人吾丘壽王、蜀人司馬相如、平原人東方朔、吳人枚皋、濟南人終軍等,都留在身邊,常讓他們與大臣辯論,用義理文章應和,大臣多次被駁倒。但司馬相如僅因辭賦得寵;東方朔、枚皋論事不注重根本,喜好詼諧,漢武帝將他們當作俳優蓄養,雖多次賞賜,卻始終不委以重任。東方朔也觀察漢武帝的臉色,時常直言進諫,有所補益。

這一年,漢武帝開始微服出行,北至池陽,西至黃山,南到長楊打獵,東到宜春遊玩,與左右能騎射的人在殿門約定會合。常夜間出行,自稱平陽侯;天亮後,進入南山下,射鹿、豬、狐、兔,奔馳在莊稼地裡,百姓都大聲叫罵。鄂縣、杜縣的縣令想逮捕他們,漢武帝出示皇帝用物才得免。又曾夜間到伯穀,投宿旅店,向店主求漿水,店主說:“沒有漿水,隻有尿!”並懷疑漢武帝是奸盜,聚集少年想攻擊他。店主的妻子見漢武帝形貌非凡,阻止丈夫說:“客人不是普通人,且又有防備,不可圖謀。”丈夫不聽,妻子用酒灌醉他並捆綁起來,少年們都散去,妻子殺雞做飯謝客。次日,漢武帝歸來,召見店主妻子,賜金千斤,任命其丈夫為羽林郎。後來又私下設置更衣處,從宣曲以南有十二處,夜間投宿長楊、五柞等宮。

漢武帝因為行道路遠、勞苦,又讓百姓擔憂,便派太中大夫吾丘壽王登記阿城以南、盩厔以東、宜春以西的土地麵積及價值,想劃作上林苑,連接南山。又下詔令中尉、左右內史標注屬縣的荒田,想用來補償鄠、杜兩地的百姓。吾丘壽王奏報後,漢武帝十分高興,稱讚他做得好。當時東方朔在旁,進諫說:“南山是天下的險阻。漢朝興起,離開三河之地,停留在霸、滻以西,建都涇、渭之南,這就是所謂天下陸海之地,是秦得以征服西戎、兼並山東的原因。山中出產玉石、金、銀、銅、鐵、良材,是百工取材、萬民依賴的來源。又有粳稻、梨栗、桑麻、竹箭的富饒,土地適宜種植薑、芋,水中多蛙魚,貧窮者能自給自足,無饑寒之憂,所以酆、鎬之間號稱土地肥沃,每畝價值一金。如今規劃為苑,斷絕陂池水澤之利,奪取百姓肥沃的土地,對上缺乏國家財用,對下剝奪農桑之業,這是不可之一。繁茂荊棘之林,擴大狐兔苑囿,成為虎狼巢穴,毀壞人家墳墓,拆毀民居,讓幼弱懷戀故土,老人流淚悲傷,這是不可之二。開拓營建,築牆為苑,騎馬東西奔馳,駕車南北馳騁,有深溝大渠。一日之樂,不足以危及沒有防備的車駕,這是不可之三。殷紂王造九市之宮而諸侯反叛,楚靈王建章華台而楚民離散,秦始皇興修阿房宮而天下大亂。我這糞土般的愚臣違背聖意,罪當萬死!”漢武帝於是任命東方朔為太中大夫、給事中,賜黃金百斤。但仍按吾丘壽王所奏修建上林苑。

漢武帝又喜好親自搏擊熊、豬,追逐野獸。司馬相如上疏勸諫說:“我聽說物有同類而能力不同的,所以力氣著稱的有烏獲,敏捷著稱的有慶忌,勇猛著稱的有孟賁、夏育。我私下認為,人確實有這樣的,獸也應該如此。如今陛下喜好跨越險阻,射擊猛獸,若突然遇到凶猛的野獸,在險地受驚,侵犯天子車駕,車來不及掉頭,人來不及施展技巧,即使有烏獲、逄蒙的技藝也無法使用,就連枯木朽株都能成為禍害。這如同胡、越之敵從車輪下興起,羌、夷之患接踵而至,難道不危險嗎!即使萬無一失,也本非天子所應接近。即使清道而行,在中路奔馳,仍時有馬嚼子斷裂的變故,何況跋涉豐草,馳騁丘陵,前有獵獸之樂,內無防患之意,其危害不難預見。看輕萬乘之尊的安全,以出入萬分之一危險的道路為娛,我私下認為陛下不應這樣做。明智者能預見未萌之禍,智慧者能避開無形之危,災禍本就多藏於隱微之處,在人們疏忽時發作。所以俗語說:‘家累千金,不坐屋簷下。’這話雖小,可以喻大。”漢武帝認為他說得好。

評論

這段文字展現了漢武帝即位初期的政治博弈與時代特征。建元二年至三年間,朝堂圍繞“崇儒”與“尊道”展開激烈交鋒:竇太後借黃老思想壓製儒學新政,導致趙綰、王臧自殺,竇嬰、田蚡罷官,凸顯漢初政治中後宮勢力對皇權的製約。而漢武帝通過啟用石奮等恭謹之臣,既平衡了竇太後的壓力,也為後續改革埋下伏筆。

在統治策略上,漢武帝展現出複雜的兩麵性:一方麵,他借田蚡之口暗中拉攏淮南王,又因竇太後乾預暫時妥協,體現政治權謀;另一方麵,對閩越攻東甌事件,他突破“太尉不足與計”的常規,派莊助持節調兵,開創了以“節”代“虎符”的軍事調度特例,彰顯集權意誌。同時,微服私行、修建上林苑等行為,既暴露了帝王的個人享樂需求,也反映出皇權對社會資源的支配力擴張。

思想文化領域,儒家與黃老的衝突之外,東方朔、司馬相如等文臣以諫言、辭賦參與政治,形成“以文乾政”的獨特模式。東方朔直諫上林苑、司馬相如勸諫獵獸,雖獲賞賜卻未真正改變漢武帝決策,暗示文人在皇權體係中的有限作用。而“罷黜百家”的前奏已在悄然醞釀,隨著竇太後去世,儒學最終將成為正統,這一過程中皇權與思想的結合,正逐步塑造著大漢帝國的精神內核。

此外,衛子夫與衛青的崛起,打破了漢初外戚依賴宗室的傳統,為寒門士人通過裙帶關係躋身權力中心開辟了路徑,也為後來衛氏家族的輝煌埋下伏筆。整體而言,這一時期的曆史細節,處處折射出漢武帝從少年天子向集權君主蛻變的軌跡,以及大漢王朝從“無為”轉向“有為”的深層變革。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靠,女主怎麼有追追啊 謀春 我媽是年代文早逝原配 歡迎來到神明的遊戲 從海灣風暴開始 覺醒十倍返利,我手撕極品親戚! 主母生存指南 引誘清冷權臣後 克係末日擺攤,邪神被我喂成萌寵 亡妻回歸的方式不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