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漢紀二十 孝元皇帝上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133章 漢紀二十 孝元皇帝上

第133章 漢紀二十 孝元皇帝上(1 / 1)

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

春天正月辛醜日,漢宣帝被安葬在杜陵,朝廷大赦天下。

三月丙午日,漢元帝立王氏為皇後,封皇後的父親王禁為陽平侯。

朝廷把三輔、太常、郡國公田以及可以節省的皇家園林拿出來,幫助貧民發展生產;對財產不滿千錢的貧民,借給他們種子和糧食。

漢元帝封外祖父平恩戴侯許廣漢同胞弟弟的兒子、中常侍許嘉為平恩侯。

夏天六月,因為百姓中發生瘟疫,漢元帝下令太官減少膳食,裁減樂府的人員,減少皇家園林中的馬匹,用來救濟貧困的百姓。

秋天九月,關東十一個郡和封國發大水,發生饑荒,甚至出現人吃人的現象,朝廷調運附近郡的錢糧來進行救助。

漢元帝早就聽說琅邪人王吉、貢禹都精通經學且品行高潔,就派使者去征召他們。王吉在途中生病去世。貢禹到京後,被任命為諫大夫。漢元帝多次虛心地向貢禹詢問政事,貢禹上奏說:“古代的君主很節儉,隻征收十分之一的稅,沒有其他的賦稅和徭役,所以百姓家庭富足。高祖、孝文、孝景皇帝時,宮女不過十幾人,馬廄裡的馬不過一百多匹。但後世的君主爭著奢侈,而且越來越嚴重,臣下也跟著效仿。我覺得要像遠古時代那樣很難,不過應該稍微效仿古代來自我節製。如今宮殿已經建成,沒辦法改變了,其他方麵都可以減少花費。以前齊地負責製作宮廷服飾的三服官,進貢的衣物不過十竹箱;現在齊地的三服官,每個部門有幾千名工匠,一年的花費高達數萬金,馬廄裡吃糧食的馬將近一萬匹。漢武帝的時候,又選了幾千名美女充實後宮。等到他去世,陪葬了大量的金錢、財物,還有鳥獸、魚鱉等共一百九十種;還把很多宮女安置在陵園守陵。到孝宣皇帝的時候,陛下忌諱提這些事,群臣也就沿襲舊例,這實在讓人痛心啊!所以使得天下人都跟著這種風氣,娶妻都大大超過限度,諸侯的妻妾有的多達幾百人,富豪官吏和百姓家養歌女的也有幾十人,這樣就導致宮內有很多哀怨的女子,宮外有很多單身的男子。而且普通百姓埋葬死者,也都是把地上的財物大量埋入地下。這些過錯都是從上麵產生的,大臣們因循舊例也有責任。希望陛下能深入了解古代的做法,選擇節儉的方式。大幅度減少皇帝使用的車馬服飾和器物,減掉三分之二;挑選後宮賢能的女子,留下二十人,其餘的都送回家,各個陵園中沒有子女的宮女,也應該全部遣散;馬廄裡的馬不要超過幾十匹,隻保留長安城南的園林作為打獵的場所就行。如今天下發生饑荒,難道不應該大力自我減損來拯救百姓,順應天意嗎?上天降生聖人,是為了萬民,而不隻是讓聖人自己享樂的。”漢元帝認為他的話很好並采納,下詔讓那些很少去的宮殿館舍不要再修繕;太仆減少馬匹的穀物供應;水衡都尉減少肉食獸的喂養。

司馬光評論說:忠臣侍奉君主,應該要求君主去做困難的事,那麼容易的事不用費力就自然能做好;彌補君主的短處,那麼君主的長處不用勸勉也能得到發揚。漢元帝剛即位的時候,虛心向貢禹請教,貢禹應該先講當務之急,後講不太急迫的事。然而,當時優柔寡斷、讒佞之人掌權是大患,貢禹卻不提及;恭謹節儉是漢元帝本來就有的誌向,貢禹卻孜孜不倦地講這件事,這是為什麼呢!如果貢禹的智慧不足以察覺這些,又怎麼能稱為賢能呢!如果知道卻不說,那罪過就更大了!

匈奴呼韓邪單於又上書說民眾生活困苦。漢元帝下詔讓雲中、五原郡轉運二萬斛穀物給他。

這一年,漢朝開始設置戊己校尉,讓他們在車師舊地屯田。

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

春天正月,漢元帝前往甘泉宮,在泰畤祭祀天神。樂陵侯史高憑借外戚身份兼管尚書事務,前將軍蕭望之、光祿大夫周堪為他的副手。蕭望之是著名的儒者,和周堪都因為曾是漢元帝的老師,有舊日的恩情,所以漢元帝很信任他們,多次在閒暇時召見他們,談論國家治亂,陳述王道之事。蕭望之推薦並選拔了通曉經學、品行端正的宗室子弟散騎、諫大夫劉更生擔任給事中,與侍中金敞一起在漢元帝身邊隨時糾正皇帝的過失。這四人同心商議,用古代的製度來勸導漢元帝,想匡正很多事,漢元帝很願意采納他們的意見。史高隻是虛居其位,因此與蕭望之產生了矛盾。

中書令弘恭、仆射石顯,從漢宣帝時就長期掌管朝廷機要事務,精通法令條文。漢元帝即位後,身體多病,因為石顯長期負責事務,又是宦官沒有宮外的黨羽,精明專注值得信任,就把政事委托給他,事情無論大小,都通過石顯上奏並由他決斷,石顯尊貴受寵,權勢傾朝,百官都恭敬地侍奉他。石顯為人乖巧聰慧,熟悉事務,能深切領會皇帝的微妙旨意,內心卻非常狠毒,擅長詭辯,用這些來中傷彆人,誰要是得罪了他,哪怕隻是瞪他一眼,他就會用嚴酷的法律陷害對方。他還與車騎將軍史高內外勾結,議論事情常常堅持舊例,不依從蕭望之等人的意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蕭望之等人對許氏、史氏家族的放縱感到憂慮和苦惱,又痛恨弘恭、石顯專權,就建議說:“中書是政務的根本,是國家的關鍵部門,應該讓通明公正的人來掌管。漢武帝在後宮遊樂宴飲,所以任用宦官,這不符合古代的製度。應該廢除中書的宦官,以符合古代不接近受過刑罰之人的道義。”由此與史高、弘恭、石顯產生了嚴重的衝突。漢元帝剛即位,為人謙讓,慎重對待改革,這個建議討論了很久都沒有決定下來,最後把劉更生調出朝廷擔任宗正。

蕭望之、周堪多次舉薦名儒和優秀人才來擔任諫官。會稽人鄭朋暗地裡想依附蕭望之,就上書告發車騎將軍史高派門客在各郡國謀取不正當利益,還提到許氏、史氏家族子弟的罪過。奏章交給周堪看,周堪稟報漢元帝後,漢元帝下令讓鄭朋在金馬門等待詔令。鄭朋給蕭望之寫書信說:“如今將軍您的規劃,是像管仲、晏嬰那樣就滿足了,還是要像周公、召公那樣一直努力下去呢?如果像管仲、晏嬰那樣就滿足了,那我鄭朋就回延陵的水邊,一直到老死算了。如果將軍要振興周公、召公的大業,像日昃之君那樣廣泛聽取意見,那我鄭朋或許願意竭儘全力為您效萬分之一的力!”蕭望之剛開始見到鄭朋時,真誠地接待他;後來知道他品行不端,就與他斷絕了往來。鄭朋是楚地的人,心裡怨恨,就轉而尋求加入許氏、史氏家族,推翻之前說許氏、史氏的事,說:“那些都是周堪、劉更生教我說的,我是關東人,怎麼會知道這些!”於是侍中許章稟告漢元帝後召見了鄭朋。鄭朋出來後,揚言說:“我見到皇上,告發了前將軍蕭望之五條小過錯,一條大罪過。”待詔華龍品行汙濁,想加入周堪等人的陣營,周堪等人不接納他,他就與鄭朋勾結在一起。

弘恭、石顯指使鄭朋、華龍二人告發蕭望之等人圖謀罷免車騎將軍史高,疏遠許氏、史氏家族。等到蕭望之休假出宮的日子,讓鄭朋、華龍呈上告發奏章。漢元帝把此事交給弘恭去查問情況,蕭望之回答說:“外戚身居高位,大多奢侈淫逸,我是想匡正國家,不是為了私利做壞事。”弘恭、石顯上奏說:“蕭望之、周堪、劉更生結為朋黨,互相稱譽舉薦,多次詆毀大臣,離間皇室親戚關係,想要專擅權勢。作為臣子不忠誠,誣陷皇上,大逆不道,請讓謁者把他們召到廷尉那裡受審。”當時漢元帝剛即位,不明白“召致廷尉”就是下獄的意思,就批準了他們的奏章。後來漢元帝要召見周堪、劉更生,才知道他們已經被下獄。漢元帝大驚說:“我隻是讓廷尉去查問而已啊!”就責備弘恭、石顯,兩人都叩頭謝罪。漢元帝說:“讓他們出來任職。”弘恭、石顯就指使史高對漢元帝說:“皇上剛即位,還沒有以道德教化聞名天下,卻先審查自己的老師。既然已經把九卿、大夫下獄,就應該就此判決並罷免他們。”於是漢元帝下詔給丞相、禦史說:“前將軍蕭望之,做我的老師八年,沒有其他罪過。如今事情過去很久,記憶模糊難以查明,赦免蕭望之的罪,收回他前將軍、光祿勳的印綬;周堪、劉更生都免為平民。”

評論

漢元帝初元元年至二年,王朝開啟了新的篇章,但這期間各種問題逐漸浮現,預示著西漢王朝開始麵臨新的挑戰。

在經濟民生方麵,麵對自然災害和百姓的困苦,朝廷采取了一係列救濟措施,如調糧救荒、減賦貸種等,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百姓的艱難處境。貢禹針對朝廷奢靡之風提出的節儉建議,雖切中時弊,但從側麵反映出當時社會存在嚴重的奢侈浪費現象,這種風氣若不改變,將對國家經濟和社會風氣產生不良影響。

政治層麵,漢元帝即位初期,朝廷內部權力鬥爭激烈。史高、弘恭、石顯與蕭望之、周堪等人形成兩大勢力集團。蕭望之等儒臣試圖以古製匡正國家,限製外戚和宦官權力,出發點是好的,但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顯得過於理想化。而弘恭、石顯等宦官,憑借皇帝的信任專擅朝政,與外戚勾結,利用手段陷害忠良,致使蕭望之等人被罷官。這不僅破壞了朝廷的政治生態,也反映出漢元帝在政治決策上的優柔寡斷,未能正確分辨忠奸,有效掌控朝政局勢。

對外關係上,漢朝對匈奴呼韓邪單於的救助,維持了雙方相對穩定的關係,體現了漢朝在處理民族關係上的策略。但從長遠看,這一時期朝廷內部的混亂可能會影響對邊疆事務的處理能力。

總體而言,初元年間是西漢王朝發展的一個轉折點,漢元帝未能有效應對朝廷內部的權力鬥爭和社會問題,使得西漢王朝在看似平靜的表麵下,實則已潛藏諸多危機,為日後的衰落埋下了伏筆。這些事件也為後世提供了深刻教訓,在政治治理中,君主需明辨忠奸,平衡各方勢力,同時要注重節儉,關注民生,才能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 快穿之哼!糯糯才不是孟婆家的呢 奧特:我靠模擬成就至高 重生65,靠打獵,我把妻女寵上了天 星海於你 櫻盛時分 快穿攻略:點滿男主的撒嬌技 空間係統穿七零,肥妻暴瘦暴富樣樣行 哈利波特之薩滿巫師也是巫師 敲骨吸髓?重生另選家人寵我如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