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漢紀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138章 漢紀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

第138章 漢紀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1 / 1)

永光三年公元前41年)

春天二月,馮奉世回到京城,改任左將軍,被賜予關內侯的爵位。

三月,漢元帝立皇子劉康為濟陽王。

夏天四月癸未日,平昌考侯王接去世。秋天七月壬戌日,任命平恩侯許嘉為大司馬、車騎將軍。

冬天十一月己醜日,發生地震,還下了雨。

恢複鹽鐵官的設置;設立博士弟子名額一千人。這是因為朝廷財政用度不足,很多百姓都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的待遇,導致無法供給朝廷內外的徭役需求。

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

春天二月,大赦天下。

三月,漢元帝前往雍城,祭祀五畤。

夏天六月甲戌日,漢宣帝陵園的東闕發生火災。

戊寅日是月末,出現日食。漢元帝於是召集之前說日食變異是因為周堪、張猛的人進行責問,這些人都叩頭謝罪。漢元帝因此下詔稱讚周堪的優點,征召他到自己所在的地方,任命他為光祿大夫,俸祿為中二千石,兼管尚書事務;張猛再次擔任太中大夫、給事中。中書令石顯掌管尚書事務,尚書的五名官員都是他的黨羽。周堪很少能見到皇帝,常常要通過石顯奏報事情,事情也都由石顯說了算。恰逢周堪生病不能說話,最終去世。石顯誣陷張猛,致使張猛在公車署自殺。

當初,貢禹上奏說:“漢惠帝、漢景帝的宗廟,按照親儘的原則都應該毀掉,還有各郡國的宗廟不符合古代禮製,應該加以整頓確定。”漢元帝認可他的建議。秋天七月戊子日,撤銷昭靈後、武哀王、昭哀後、衛思後、戾太子、戾後的陵園,都不再進行祭祀,隻裁減設置一些官吏士卒守護。冬天十月乙醜日,撤銷各郡國的祖宗廟。

各個皇陵分彆歸三輔管轄。把渭城壽陵亭部原上作為漢元帝自己的初陵。漢元帝下詔,初陵不要設置縣邑,也不要遷徙郡國的百姓。

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

春天正月,漢元帝前往甘泉宮,祭祀泰畤。三月,前往河東,祭祀後土。

秋天,潁川發生水災,淹死了一些百姓。

冬天,漢元帝到長楊射熊館,進行大規模打獵活動。

十二月乙酉日,按照韋玄成等人的建議,毀掉太上皇、漢惠帝的寢廟園。

漢元帝喜好儒術和文辭,對漢宣帝時期的政策有較大改動。向皇帝上書言事的人大多能得到召見,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意見符合皇帝心意。此外,傅昭儀和她的兒子濟陽王劉康深受漢元帝寵愛,超過了皇後和太子。太子少傅匡衡上疏說:“我聽說國家治亂安危的關鍵,在於審慎地考慮用心之處。接受天命的開國君主,致力於開創基業、傳承國統,使之無窮無儘;繼位的君主,心裡應想著繼承和宣揚先王的德行,並光大他們的功績。從前周成王繼位後,思考著遵循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國之道來修養自己的品德,把美好的功業都歸到兩位先王身上,而不敢獨占美名,因此上天享用他的祭祀,鬼神也保佑他。陛下聖德如天覆蓋萬物,像愛護子女一樣關愛天下百姓,然而陰陽尚未調和,奸邪尚未禁止,大概是因為議論政事的人沒有大力宣揚先帝的偉大功績,反而爭著說以前的製度不可用,一定要變更,而變更的內容有的不可行又再改回來,因此群臣相互指責,官吏和百姓都無所適從。我私下裡為國家放棄已經成功的事業,卻白白陷入這種混亂局麵而感到遺憾!希望陛下全麵審視國家大業,留意遵循先帝製度、弘揚先帝功績,以此來穩定群臣之心。《大雅》說:‘不要忘記你的祖先,努力修養你的品德。’這是最高道德的根本。《傳》說:‘審明好惡,修養情性,那麼王道就完備了。’修養情性的方法,一定要審視自己的長處並強化自己的短處,大概聰明通達的人要警惕過於苛察,見聞淺陋的人要警惕被蒙蔽,勇猛剛強的人要警惕過於暴躁,仁愛溫良的人要警惕優柔寡斷,沉著冷靜的人要警惕錯失時機,胸懷寬廣的人要警惕疏忽遺忘。一定要審視自己應當警惕的地方,用義來加以匡正,這樣中和的教化就會相應顯現,奸巧虛偽的人就不敢結黨營私謀求晉升。希望陛下能引以為戒,這是尊崇聖德的方法!

“我又聽說家庭關係處理好了,天下的治理就能得當,所以《詩經》以《國風》開篇,《禮記》以冠禮、婚禮為根本。以《國風》開篇,是推原人的情性來明確人倫關係;以冠禮、婚禮為根本,是端正基礎以防患於未然。所以聖明的君主一定要慎重處理妃嬪皇後之間的關係,區彆嫡子與庶子的地位,這是禮在內部的體現。地位低的不超越地位高的,新的不排在舊的前麵,這樣來統禦人情、調理陰氣;尊重嫡子而使庶子地位卑下,嫡子在阼階舉行冠禮,用醴酒來行禮,其他兒子不能參與,這是為了尊重正統、明確嫌疑。這並非隻是虛增禮儀形式,而是內心對他們有區彆對待,所以禮能探究內心的情感並表現在外。聖人的一舉一動、日常起居所親近的人、事物都能井然有序,那麼天下人就會自我修養,百姓也會順從教化。如果應當親近的人反而疏遠,應當尊貴的人反而卑下,那麼奸佞取巧的人就會趁機行動,擾亂國家。所以聖人謹慎地防範事情的開端,在事情還未發生時就加以禁止,不因為個人私情而損害公義。《傳》說:‘端正家庭,天下就能安定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初,漢武帝堵塞了黃河的決口宣房後,後來黃河又在館陶向北決口,形成屯氏河,向東北流入大海,河麵寬度和深度與黃河相同,所以就順其自然,沒有築堤堵塞。這一年,黃河在清河靈鳴犢口決口,屯氏河因此斷流。

評論

漢元帝永光三年至五年,西漢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水利等多方麵都經曆了一係列顯著變化,這些變化深刻地反映出王朝在這一時期麵臨的複雜局勢與潛在危機。

政治層麵,漢元帝對官員的任命與調動頻繁,如馮奉世的升遷、許嘉擔任大司馬等。然而,朝堂內部權力鬥爭依舊激烈,石顯憑借權勢掌控尚書事務,打壓異己,周堪和張猛雖一度被重新啟用,但最終仍遭石顯陷害,這不僅體現出石顯的專權跋扈,更凸顯出漢元帝未能有效製衡權力,導致朝廷政治生態持續惡化,正直之士難以施展抱負,政治決策易受奸佞影響。

經濟上,恢複鹽鐵官與增加博士弟子員,旨在解決財政用度不足與培養人才,但百姓大量複除使得徭役供給困難,反映出國家在經濟政策調整時麵臨的困境與矛盾,也暗示了當時社會經濟結構可能存在深層次問題,國家在平衡財政、民生與人才培養等方麵舉步維艱。

文化與禮儀方麵,漢元帝遵循貢禹、韋玄成等人的建議,對宗廟製度進行大規模改革,撤銷多處陵園與郡國宗廟。這一舉措雖意在遵循古禮,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衝擊了傳統的祭祀文化和社會的宗法觀念,引發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同時也反映出漢元帝在文化政策上的搖擺不定,缺乏對文化傳承與變革的謹慎考量。

社會層麵,匡衡的上疏揭示出當時社會存在諸多問題。漢元帝對儒術和文辭的喜好引發政策頻繁變動,致使群臣和百姓無所適從,社會秩序出現混亂跡象。此外,宮廷內部的寵愛失衡,傅昭儀及其子劉康備受寵愛,遠超皇後和太子,這可能引發宮廷內部的矛盾鬥爭,影響政權的穩定傳承,也為後續的政治動蕩埋下隱患。

水利方麵,黃河的決口與屯氏河的斷流,不僅給當地百姓帶來嚴重的水災,影響了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也反映出當時水利設施的維護和治理存在不足,國家在應對自然災害時缺乏有效的應對機製,這對以農業為基礎的西漢王朝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不穩定。

總體而言,永光年間的西漢王朝看似在進行各種改革與調整,但實則在諸多方麵陷入困境。漢元帝的決策未能有效解決王朝麵臨的問題,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內部矛盾與社會混亂。這些問題相互交織,逐漸侵蝕著西漢王朝的根基,使其在衰落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也為後世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治理等方麵提供了深刻的教訓。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影視:從都挺好開始的老登 聖使流年 這個皇帝不僅擺爛,還沒有素質 閨蜜變婆媳?倆寡婦聯手製霸八零 我,有間客棧是怪異 病弱美人在詭異世界封神 幫人求子,卻險喜當爹! 以聲吻心 暴君:開局召喚典韋 斬神原神:神隕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