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哀皇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己未年)
春天正月辛醜初一,漢哀帝下詔讓將軍、中二千石官員各舉薦一名精通兵法的人,順勢任命孔鄉侯傅晏為大司馬、衛將軍,陽安侯丁明為大司馬、驃騎將軍。
就在這一天,發生了日食。漢哀帝下詔讓公卿大夫們認真反思並陳述自己的過失,又讓他們各舉薦一名賢良方正且能直言進諫的人,還大赦天下。
丞相王嘉呈上奏章說:“孝元皇帝繼承大業,為人溫和謙恭,欲望很少,當時京城國庫有四十萬萬錢。元帝曾到上林苑,後宮的馮貴人跟著到了獸圈,猛獸突然受驚跑出來,馮貴人衝上前去擋住猛獸,元帝讚賞她的大義,賜給她五萬錢。對後宮中受寵的人,有所賞賜時,元帝會叮囑受賞者不要到處聲張感謝。這表明元帝追求公平,厭惡偏袒,很重視不失去人心,賞賜也很節儉。那時外戚中財產達到千萬的很少,所以少府、水衡掌管的錢財很多。雖然遭遇初元、永光年間的災年饑荒,再加上西羌叛亂,對外要供應軍隊,對內要賑濟貧民,但始終沒有傾覆危亡的憂慮,就是因為國庫充實。孝成皇帝時,諫臣們多次說他私自出宮的危害,以及過於寵愛女色,沉迷酒色,損害德行,影響壽命,諫言非常懇切,但成帝始終沒有怨恨發怒。寵臣淳於長、張放、史育,史育多次被貶退,家裡財產不到千萬,張放被驅逐回封國,淳於長被拷打死於獄中,成帝沒有因為私人喜愛而損害公義,所以雖然朝廷內部有很多批評,但國家還算安穩,皇位傳到了陛下您手中。陛下在封國的時候,喜歡《詩》《書》,崇尚節儉,被征召來京城的路上,人們都稱讚您的品德美好,這就是天下人心歸附您的原因。剛即位時,您更換了帷帳,去掉了錦繡裝飾,皇帝坐的車的席子邊緣隻用普通的綈繒。共皇的寢廟本應修建,您憂慮百姓,考慮到費用不足,就按照大義割舍親情,暫時停止修建,現在才開始動工。然而駙馬都尉董賢卻在上林苑修建官署,又為他建造大府邸,大門朝著北闕,引來王渠的水澆灌花園池塘,還派使者監督施工,賞賜給官吏士卒的財物,比修建宗廟時還多。董賢母親生病,長安的廚房提供祭祀用品,路過的人都能得到飲食。為董賢製作器具,器具製成後,要先奏報給皇帝才送去,有的器具特彆好,還特意賞賜工匠。就算是供奉給宗廟、三宮的物品,也沒有這麼講究。董賢家有賓客宴請、婚禮或者親戚相見等事,各官府都一起操辦,賞賜給奴仆、奴婢每人十萬錢。使者去市場上采買物品,商人們都受到震動,道路上喧嘩吵鬨,群臣都感到惶恐疑惑。陛下下詔廢除苑囿,卻把兩千多頃地賜給董賢,均田製度從此被破壞。董賢奢侈僭越、放縱無度,攪亂了陰陽秩序,災異現象頻繁出現,老百姓謠言四起,拿著籌互相驚嚇,上天都被迷惑了,這種情況無法自行停止。陛下向來仁愛明智、做事謹慎,現在卻遭到這麼多指責。孔子說:‘盲人遇到危險不去扶持,將要摔倒了不去攙扶,那還要輔助的人乾什麼呢!’我有幸擔任丞相之職,內心暗自悲傷,無法讓我的忠誠得到陛下理解;如果我的死對國家有益,我不敢吝惜自己的生命。希望陛下謹慎對待自己所偏愛的,審察眾人都懷疑的事情!以前的寵臣鄧通、韓嫣,驕橫顯貴沒有節製,貪圖安逸沒有滿足,小人無法克製自己的情欲,最終陷入罪惡,擾亂國家,丟掉性命,不能善終,這就是所說的‘愛他反而足以害了他’啊!陛下應該好好看看前代的教訓,節製對董賢的寵愛,讓他能保全性命。”漢哀帝從此對王嘉漸漸不滿。
前涼州刺史杜鄴以賢良方正的身份回答皇帝的策問說:“我聽說陽尊陰卑,這是天道。所以男子即使地位低賤,在各自家中也是陽;女子即使尊貴,在國家中仍是陰。所以禮明確了女子三從的道義,就算有文母那樣的德行,也必須依附於兒子。以前鄭伯順從薑氏的欲望,最終有叔段篡奪國家的災禍;周襄王受惠後逼迫,遭遇流亡鄭國的危險。漢朝建立後,呂太後偏袒親屬,幾乎危及國家。我看陛下您約束自己、生活節儉,想要和天下人一起開創新局麵,然而吉祥的征兆沒有出現,卻發生了日食、地震。按照《春秋》記載,災異現象是上天通過各種跡象來表達意思。日食,表明陽被陰侵犯。坤代表地,代表土,代表母親,以安靜為美德;地震,就是陰不安靜的表現。這些征兆非常明顯,我怎敢不直言呢!以前曾子問順從父命的道理,孔子說:‘這是什麼話!’孔子讚賞閔子騫遵守禮儀,不隨便順從父母,所做的事都合乎道理,所以彆人無法離間。現在外戚家的兄弟們,不管賢能與否,都在宮中侍奉陛下,分布在各個職位上,有的掌管軍事護衛,有的率領軍隊屯守,陛下的寵愛都集中在一家,這種顯貴的程度,是世間少見少聞的。甚至同時設置大司馬、將軍的官職,就算皇甫氏再強盛,三桓在魯國再顯赫,魯國為此設立三軍,也比不上現在的情況!就在任命他們的那天,出現了日食。日食不在前後,偏偏在任命時發生,這表明陛下謙遜,沒有獨斷專行,接受的旨意不止一個,說的話就聽,想要的就滿足,有罪惡的人不受到懲罰,沒有功勞能力的人都能得到官爵,這種風氣逐漸積累,過錯就在這裡,希望能讓陛下清楚明白,有所覺悟。以前詩人諷刺、《春秋》譏諷的,就是類似這樣的現象,大概不是其他原因。從後世看前代,會憤怒地指責。等到自己做這些事時,卻不能以史為鑒,就覺得自己做得對,這是考慮不周啊。希望陛下更加精誠,回想即位之初的做法,做事多參考古代,讓百姓安心,那麼百姓們都會喜悅,上帝和眾神也會收起憤怒,吉祥福祿,怎麼會不回報您呢!”
漢哀帝又征召孔光到公車府,詢問關於日食的事情,任命他為光祿大夫,俸祿為中二千石,加官給事中,地位僅次於丞相。當初,王莽回到封國後,閉門不出,自我約束。他的次子王獲殺了一個奴仆,王莽嚴厲斥責王獲,讓他自殺。在封國三年,官吏和百姓上書為王莽鳴冤的有上百人。到這時,賢良周護、宋崇等在回答策問時,又極力頌揚王莽的功德。漢哀帝於是征召王莽和平阿侯王仁回到京城,侍奉太後。
評論
這段時期,西漢王朝在漢哀帝統治下已顯諸多亂象。從官員任命看,隨意封傅晏、丁明為大司馬等要職,缺乏合理考量,這背後可能是外戚勢力對朝政的滲透與把控。日食這一災異現象,引發了各方對朝政的反思與進諫。王嘉對漢哀帝過度寵信董賢進行了深刻批判,指出董賢的奢侈僭越不僅破壞製度,更引發諸多災異與民怨,而漢哀帝卻對忠言逆耳的王嘉心生不滿,顯示出皇帝的昏聵與不納諫。杜鄴則從陰陽、曆史教訓等角度,直指外戚勢力過大,皇帝偏聽偏信、賞罰不明的問題,揭示出當時朝廷內部權力失衡與政治的混亂。與此同時,王莽雖在封國,卻因一些舉動博得了官吏百姓的同情與讚譽,為其日後重返政治舞台奠定基礎。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