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天鳳二年公元15年,乙亥年)
春天二月,王莽大赦天下。
民間傳言黃龍死在黃山宮中,老百姓紛紛跑去觀看,多達上萬人。王莽很厭惡這事,就把人抓起來,追問傳言從哪來的,可最終也沒問出個所以然。
匈奴單於鹹已經和漢朝和親,就想要回他兒子登的屍體。王莽本想派使者送回去,但又怕鹹怨恨,傷害使者,於是就把之前說要殺單於侍子登的原將軍陳欽抓起來,找了個彆的罪名把他殺了。王莽挑選了能言善辯的濟南人王鹹作為大使。夏天五月,王莽又派和親侯王歙和王鹹等人護送右廚唯姑夕王回去,順便把之前斬殺的侍子登以及各位貴族隨從的靈柩送回。單於派雲、當的兒子大且渠奢等人到邊塞迎接。王鹹到了單於王庭,向單於陳述王莽的威風和德行,王莽也給單於送了很多金銀珍寶,趁機勸說單於更改名號,把匈奴改稱“恭奴”,單於改稱“善於”,還賜給印綬,封骨都侯當為後安公,當的兒子奢為後安侯。單於貪圖王莽送的錢財寶物,所以勉強聽從了,但依舊像以前一樣侵擾邊境。
王莽覺得隻要製度製定好了,天下自然就太平了,所以一門心思鑽研地理、製定禮儀、創作樂律,探討整合《六經》的學說。公卿大臣們從早到晚都在討論,討論了好幾年也沒個結果,根本沒時間去處理積壓的案件、百姓的冤屈以及民生的緊急事務。縣官空缺的,好幾年都由其他人兼任,這些人貪婪殘暴的情況日益嚴重。在各郡國的中郎將、繡衣執法,都仗著權勢,互相舉報。還有十一公士被派到各地去鼓勵農桑、頒布時令、檢查各項規定的執行情況,他們的車馬在路上絡繹不絕,互相交錯。他們召集官吏和百姓,逮捕證人,郡縣為了應付,就橫征暴斂,還互相賄賂,黑白顛倒,到朝廷上訪告狀的人越來越多。王莽自己是靠專權才奪取了漢朝政權,所以什麼事都想親自掌控,下麵的官員就隻知道按他的意思辦事,隻求不犯錯。各種寶物的管理、府庫錢糧的官職都由宦官擔任;官吏和百姓上書,都由宦官和皇帝身邊的人開啟,尚書都不知道內容。他就是這麼防備臣下。而且王莽還喜歡更改製度,政令又多又繁雜,下麵執行的人,動不動就得去詢問才能辦事,前後規定互相矛盾,混亂得理不清。王莽常常熬夜處理事務,直到天亮,還是忙不過來。尚書就趁機做壞事,積壓事務,上書等待批複的人等了好幾年都沒結果,被關押在郡縣的人遇到大赦才被放出來,守衛的士兵甚至三年都沒有輪換。糧食價格一直很貴,邊境二十多萬士兵都要靠朝廷供應衣食。五原、代郡的百姓深受其害,紛紛起來當盜賊,幾千人一夥,流竄到旁邊的郡。王莽派捕盜將軍孔仁帶兵和郡縣一起圍剿,過了一年多才平定。
邯鄲以北地區下了一場大雨,發了大水,水深的地方有好幾丈,淹死了幾千人。
王莽天鳳三年公元16年,丙子年)
春天二月乙酉日,發生地震,還下了大雪,函穀關以東地區尤其嚴重,雪深的地方有一丈,竹子和柏樹有的都凍死了。大司空王邑上書,以地震為由請求退休。王莽不答應,說:“地有動有震,震會造成災害,動不會有危害。《春秋》記載地震,《易·係》說坤動。動靜開合,萬物才得以生長。”他就喜歡這樣自我辯解掩飾,都是這類情況。
在此之前,因為各項製度還沒製定好,上到公侯,下到小官吏,都沒有俸祿。夏天五月,王莽下詔書說:“我遭遇了陽九、百六這樣的厄運,國家財政不足,百姓動蕩不安,從公卿以下,一個月的俸祿隻有十緵布二匹,或者帛一匹。我每次想到這事,都很痛心。現在厄運已經過去,國庫雖然還沒充實,但稍微有點積蓄了。從六月初一庚寅日開始,按照製度給官吏發放俸祿。”俸祿分為四輔、公卿、大夫、士,一直到輿、僚,共十五個等級。僚的俸祿一年六十六斛,依次按照等級增加,最高到四輔,一年有一萬斛。王莽又說:“古代豐收的時候就按照禮製充足供應,遇到災害就有所減少,與百姓同憂共喜。在統計核算時,要是天下有幸沒有災害,太官供應的膳食就準備齊全;要是有災害,就按照比例減少膳食。從十一公、六司、六卿以下,各自負責的州郡、封國出現災害,也按照比例減少俸祿。郎官、從官、在京城各官府領俸祿的官吏,按照太官膳食的增減來節製。希望上下一心,鼓勵發展農業,讓百姓安居樂業。”王莽製定的製度就是這麼繁瑣細碎,核算根本沒辦法執行,官吏最終還是拿不到俸祿,就各自利用官職之便做壞事,通過收受賄賂來維持生計。
戊辰日,長平館西岸崩塌,堵塞了涇水,水流不通,衝毀堤壩後向北流去。大臣們向王莽祝賀,說這是《河圖》裡所說的“以土填水”,是匈奴滅亡的祥瑞之兆。王莽於是派並州牧宋弘、遊擊都尉任萌等人帶兵攻打匈奴,到邊境駐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秋天七月辛酉日,霸城門發生火災。
戊子日是月底,出現日食。王莽大赦天下。
平蠻將軍馮茂攻打句町,士兵因為疾病瘟疫死了十分之六七,向百姓征收的賦稅達到了百姓財產的十分之五,益州被折騰得窮困不堪,卻還是沒能取勝。馮茂被召回,關進監獄後死了。冬天,又派寧始將軍廉丹和庸部牧史熊,大規模征調天水、隴西的騎兵,以及廣漢、巴、蜀、犍為的官吏百姓十萬人,加上負責轉運物資的人,總共二十萬人去攻打句町。剛開始的時候,斬殺了幾千人;但後來軍糧供應不上,士兵們挨餓生病。王莽召回廉丹、史熊,廉丹、史熊希望能增加物資調配,保證一定取勝後再回來,於是又大規模向百姓征收賦稅。就都大尹馮英不肯給,上書說:“自從西南夷反叛以來,已經快十年了,郡縣一直在抵抗攻打。接著任用馮茂,他隻知道采取一些權宜之計,僰道以南地區,山高路險,馮茂把很多人趕到遠處居住,耗費錢財數以億計,士兵們因為染上瘴氣死了十分之七。現在廉丹、史熊為了兌現自己的承諾,限期征調各郡的兵糧,又向百姓征收十分之四的財產,把梁州搞得民窮財儘,最終也不能成功。應該停止用兵,實行屯田,明確設立獎賞製度。”王莽很生氣,就免了馮英的官職;後來稍微醒悟了一些,說:“馮英也不能過分指責。”又任命馮英為長沙連率。粵巂的少數民族首領任貴也殺了太守枚根,自立為邛穀王。
翟義的同黨王孫慶被抓到了,王莽讓太醫、尚方官員和技術好的屠夫一起解剖他,測量他的五臟,用竹製的針管插入他的血管,來了解血脈的起止走向,說這樣可以用來治病。
這一年,派遣大使五威將王駿、西域都護李崇、戊己校尉郭欽出使西域。西域各國都到郊外迎接,還提供兵馬糧草。王駿想趁機襲擊他們,焉耆假裝投降,卻暗中集結兵力做好防備。王駿等人率領莎車、龜茲的七千多士兵分成幾部,命令郭欽和佐帥何封另外帶兵跟在後麵。王駿等人進入焉耆,焉耆的伏兵截斷他們的後路,姑墨、封犁、危須國的軍隊也倒戈,一起回頭襲擊王駿等人,把他們都殺了。郭欽、何封後來才到焉耆,焉耆的軍隊還沒回來,郭欽就發起襲擊,殺了焉耆的老弱百姓,然後從車師進入邊塞。王莽封郭欽為填外將軍,封劋胡子;封何封為集胡男。李崇收拾殘餘的士兵,退回到龜茲據守。等到王莽政權衰敗,李崇戰死,漢朝和西域的聯係就此斷絕。
評論
在天鳳二年到三年這期間,王莽統治下的新朝亂象叢生,危機四伏。王莽迷信祥瑞與製度,卻不切實際,麵對諸多現實問題應對失措。在對待匈奴事務上,用改名號、送珍寶等手段妄圖安撫,卻未真正解決雙方矛盾,匈奴依舊侵擾不斷,邊境百姓苦不堪言。在國內政務處理上,製度繁瑣且朝令夕改,官員為求自保,政務積壓,貪汙腐敗盛行,百姓生活艱難,多地甚至出現人相食、盜賊四起的慘狀。在對西南夷和西域的軍事行動中,王莽用人不當,戰略失誤,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導致無數士兵和平民傷亡,還使得地方經濟崩潰,邊疆局勢失控。王莽這種不顧實際、一意孤行的統治方式,使得新朝在內外交困中越陷越深,百姓對其統治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政權的根基已搖搖欲墜。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